甘孜人,微博之夜将于28日盛大开幕!这一次,他们带着甘孜故事来了~

康巴传媒(本网整理

微博之夜(Weibo Awards Ceremony)是新浪在中国大陆主办的综合类荣誉典礼,创办于2004年。该荣誉典礼是每年盘点和评选年度热点人物及热门事件的综合性荣誉典礼,前身为新浪网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新浪网络中国年度评选、新浪网络盛典。

今年,微博之夜独家探秘到圣洁甘孜大地~

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濯桑乡汉戈村第一书记文雪松

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濯桑乡下汝村第一书记任敏

草原小子理塘丁真

出席现场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part 1理塘县濯桑乡汉戈村第一书记文雪松

在丁真的家乡甘孜州理塘县,也有一位80后驻村干部走红各大媒体,他就是理塘县濯桑乡汉戈村驻村第一书记文雪松。与其年龄不相符的白发,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基层一线的干部,为群众脱贫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人们纷纷为这位“白发书记”点赞。

在同事眼里,文雪松是一个“不安分”的中年干部,经常做一些“迷惑”行为——在村委开辟的实验室里折腾“黑暗料理”,请乡里的扶贫干部来开“试吃大会”;37岁的“高龄”了,还偏要做抖音主播给村里带货。他给干部们试吃的和卖的货都是村里几个扶贫干部一起研发的青稞曲奇,有袋装和盒装的,包装上印着村里申请的专利品牌:汉戈花村,搭建“祥瑞濯桑、最美汉戈”电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

他说:“当前,脱贫攻坚战如火如荼、成效显著,同时各地也出现一些‘返贫‘’现象,要实现全面小康,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我们驻村工作人员一定要尽长效之责,切换多角色。”作为第一书记的文雪松坚信:只有迈开步子、甩开肩膀,才能干出样子,只要将真情融入脚下的热土,用脚步体察民情民意,解百姓之忧。

文书记的朋友圈的封面是蓝天白云下的汉戈村百亩花田。据此前康巴传媒报道,理塘县汉戈村有800亩花田,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何让更多的人从花海走进汉戈村是干部们极力关注的事,在宣传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驻村干部们首先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扩散百亩花田的消息。“其实我们村每年也搞赛马比赛,就是大家都不知道罢了。”文雪松说,理塘县的旅游资源虽好,当时没有更多的渠道宣传出去。

丁真的“火”,让全中国认识了理塘县。“汉戈村的年轻人基本上都会玩抖音,但是都是随便玩玩,不成气候。”文书记正在考虑培养一些抖音主播,他开始有意识地训练村里的小伙子、小姑娘说普通话,文雪松告诉记者,汉戈村准备培养一批像丁真一样的汉戈村、理塘县乃至甘孜州的旅游宣传形象大使。”

part 2理塘县濯桑乡下汝村第一书记任敏

略显书生气的外表,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庞,简单的一身衣服,配上双肩包,甘孜州司法局派驻下汝村的第一书记任敏的形象和平常人们对干部的印象大相径庭。

初到下汝村,任敏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语言不通。前来村办公室咨询政策、电话里申请资助的藏族村民大多不会说汉语,不会藏语的她,常常是想帮忙却搭不上话。

在值班巡逻、外出考察学习的休息间隙,任敏会拿出藏文基础教材和笔记本向村主任学习简单的藏语。她还请乡上会汉藏双语的干部帮忙把“家里面有人在吗?”“把户口簿拿过来看一看。”等入户走访常用藏语用汉语进行读音标注,用微信录音保存。知道读音了,任敏就开始练发音。“布姆(女子),阿噶特(辛苦了)!”成了她的口头禅,也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

图为任敏走访下汝村搬迁户

“离了啥,也离不开这个双肩包。”任敏过了语言关,就背起双肩包开始入户走访,“里面装着工作笔记、村里的文件材料、贫困户的信息资料、双语便民联系卡、藏文教材和藏文学习笔记本……每一样都是我的好帮手!”

背着这只包,任敏3年累计入户走访1200余人次,解答法律、教育、脱贫攻坚政策521人次,“脸盲、路痴”的她现在能轻车熟路地找到每户村民的家,能准确说出学生就读的学校和班级,能讲出每位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

“不知道村民有啥困难,怎么去解决困难?”任敏向村主任细曲珍说起为何整天背包到处走。细曲珍却打趣道:“布姆,你比我这个土生土长的老头子还像下汝村的。”

任敏(左)开展脱贫攻坚政策知识宣讲

任敏脑子里成天琢磨着怎样帮村民解难:村子自然禀赋不好,村民不光吃菜难,而且买菜贵,一年光买菜都要花个两三千块钱,怎么办?

第一书记示范小棚、贫困党员蔬菜小棚……任敏跑上跑下,向上级党委政府协调资金,为每户村民建起一个小型蔬菜棚,还带头示范蔬菜种植。不会种,任敏就联系专家视频教学、田间授技;销路不好,任敏就到餐馆、饭店推销

“如今我们不仅不用花钱买菜吃,自己吃不完的菜还可以卖出去变成钱,这多亏了任书记啊。”平时腼腆的村民泽丁说起任敏对村子的帮助连连称赞。在支出上做了减法,任敏又在收入上做加法。

任敏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在一起

为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管理好集体牧场,任敏想方设法在州司法局争取到了20万元,交通银行也投了70万元产业帮扶基金,农业部门也伸出援手投了20万元资金,修建牲畜暖棚,确保集体牧场的牛顺利过冬

集体牧场开始分散养殖后,任敏便隔三岔五乘坐村干部的摩托车奔走在放牧的牛场上。遇到刮风下雨,她就只能留宿在村民临时搭建的又冷又湿的帐篷里。细心的她会定期对牦牛进行清点,还为每头牛起了名字,为它们建立了健康档案。她说:“这些牛是村民脱贫奔康的命根子,一定要守好。”通过提高出栏率,2017年以来年,下汝村的牦牛养殖产业已经累计为村民增收11万元

任敏(右)给村内五保户麦麦送上新棉衣

1,任敏收到村民甲它递交的一封入党申请书。一位年近花甲的藏族老人为啥突然要入党?原来,作为贫困户的甲它,看到任敏和村里的党员为村里发展忙前忙后,深受感动,也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一说起村里的变化,甲它滔滔不绝起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这些年村里兴建了村集体牧场,村民也修建起小型蔬菜棚,就连‘野草草’都变成了‘红票票’。”甲它所说的“野草草”,就是蒲公英。

小小蒲公英,如何变身致富草?去年初,任敏在村里转悠时,发现田边地头有许多蒲公英干草,端着水杯的她暗自思忖:蒲公英遍地都是,泡水喝又有一定保健功效,难道不能从这方面着手?

光自己村宣传,任敏嫌不够,就汇报给乡党委政府。濯桑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全面介绍蒲公英发展前景。驻村工作队走村入户,挨家挨户宣传蒲公英产业优点。依托农民夜校,邀请农业技术人员专门向村民讲授采挖技术,驻村工作队员示范带头采挖、清洗、晾晒、包装

设计产品标签及包装,征求多方意见,形成美观大方、富有特色的包装……任敏忙得不亦乐乎。去年6月初,她通过了解市场行情,给产品定价,濯桑乡发动乡村干部、村民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大力宣传,并在汉戈景区、观景台、酒店进行展销。

任敏(左一)在甘孜州农博会上售卖蒲公英

蒲公英茶推出后,作家桑格格通过微博得知任敏在高原的扶贫事迹后深受感动,主动联系任敏免费为下汝村的农产品代言,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村民们纷纷加入到蒲公英采挖队伍中来。短短10天,濯桑乡就销售蒲公英茶等产品280份,帮助群众增收10000余元。刚包装完蒲公英的下汝村贫困户拉姆说:“第一书记挖空心思为我们找致富路,没想到身边见惯了的‘野草’居然变成了致富草。”截至7月,下汝村蒲公英已销售1200袋,累计为村民增收43200元,每户贫困家庭实现增收1000多元

part 3草原小子理塘丁真

2020年11月12日,一则短视频《直拍藏族小伙丁真》一经抖音发布,不仅让年仅20岁的理塘县牧民丁真一天几上热搜,还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甚至得到“外交天团”华春莹连发三推“打call”,进而上演了一场播放量超20亿次、阅读量过50亿次和众多中省媒体、文旅官博、专家学者参与互动的网络传播事件。更有趣的是,丁真走红后,几省区的文旅官博纷纷下场,发起了“抢人大战”。然而身为流量担当的“甜野男孩”丁真,却并没有像其他“网红”一样禁不住商业活动的诱惑,而是“留守”家乡担当旅游大使,为家乡代言。真挚的微笑与真诚的邀请,不仅让“野性与纯真并存”的丁真“火”出了新境界,而且在一波又一波热度与流量的支撑下,圣洁甘孜也随之“火”出了新高度。“现象级网红”丁真在帮助家乡成功“出圈”的同时,家乡的大美景致与人文关怀,也无疑成了他持续火热的重要支撑。他深深地知道,恩从何来与恩向谁报。“这才是‘网红’最好的‘打开方式’”。

丁真置身喧嚣复杂的互联网环境,却不因流量迷失自我。为家乡代言努力,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力量。

丁真依然是那个朴实的丁真,他正在努力学习,继续着自己的追梦之路。

梳理“丁真现象”引发的,热度和关注度的时间脉络。我们不难发现,在丁真被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之后,人们透过丁真的“初心”。了解到丁真的家乡甘孜州理塘县——美丽的风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知道了那些年纪不大就白了头的基层干部,那些下沉一线、驻村攻坚的扶贫干部矢志不渝,走村入户带领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并由此看到了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党员干部勤勉、奉献、扎根的基层的初心和使命。

满屏的“丁真”

满屏的“初心”

满屏的“关爱”

实则都是人们透过丁真的“初心”

看到了“自己”:

用力所能及的方式

积极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为他人、社会和国家贡献

自己的力量的愿望

这愿望是我们共同的初心

这愿望是一股不能被忽视的蓬勃力量

这愿望是各族人民团结一心

建设美丽家园的中国梦

审核:黄良富 责编:肖宵 编辑:岳诗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