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久久为功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努力。”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贵阳市广大干部群众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加强技术支撑
让农业更高质高效
“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光荣地参与到脱贫攻坚的艰苦奋战中,见证这一历史成绩、伟大胜利,我感到十分自豪。”贵阳市植保植检站站长、研究员耿坤在单位与同事一道收看电视直播后,这两天还通过新闻、网络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做好植保工作,对农业绿色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耿坤认为,做好植保工作要找好抓手,积极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推广植保新技术、新产品,实现农药减量控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从事植保工作20年来,耿坤的足迹遍布贵阳市所有乡镇和大部分村寨。她表示,作为一名植保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牢记一心为民的初衷,发扬“三牛”精神,找准植保工作的痛点和难点,加大植保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助力贵阳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也让息烽县核桃种植协会会长张义富受到了鼓舞、增添了信心。
2010年以来,息烽县青山苗族乡大力发展核桃产业,但品种问题却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作为一名基层农技人员,2015年,张义富参与青山苗族乡核桃品种培育,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建立了本地优质核桃采穗基地100余亩,还积极探索核桃的高接换优工作,为下一步的核桃品种改良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品种保障。
“今后我将继续做好品种改良工作,通过高枝换接本地优质品种示范带动,有效确保产品质量,提高果树抗病性,解决核桃产业后续管理松散、挂果率低、品质不优等问题,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张义富说。
写好民生答卷
让乡村更宜居宜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
写好民生答卷,提升农村民生事业发展水平,是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乡村更加宜居宜业的题中要义。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坐在轮椅上的张桂梅校长颁奖的场景,让花溪区孟关乡中心完小校长陈燕十分动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张桂梅校长用一生坚守了立德树人的初心,践行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是‘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的写照。”陈燕说,能成为乡村教育工作者的一员,她深感光荣与自豪,倍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去年9月,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孟关乡中心小学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为孩子们提供了优质的教学环境。陈燕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教育的嘱托,像张桂梅校长一样,带着爱扎根基层,成为更多乡村孩子的指路明灯,帮他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尽自己所能,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青春,为乡村教育振兴尽全力。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一支部书记、神经外科副主任甘元华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非常激动,进一步增强了他投身基层的信心和决心。
“下一步,我将继续以强烈的担当、务实的举措,将医疗技术和人才输送到受援地区,让当地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甘元华说。
创新发展模式
让农民更富裕富足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市供销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唐进学习讲话后,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总书记的讲话激荡人心、鼓舞士气,全市供销社系统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持续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在乡村振兴中彰显新时代供销社的担当和贡献。”唐进说。
唐进介绍,全市供销社系统将全面推进供销合作社网点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综合服务网点的聚合作用,构建新时代供销社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体系,努力打造“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主渠道。扎实抓好为农服务工作,保证农资市场供求和价格稳定,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做好配方施肥、庄稼医院、无人机喷洒、技术指导等服务,提高农业产业化服务质量。同时,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全面完成“贵州再生资源静脉产业园”项目建设,在全市推广建设“两网融合”社区绿色回收小屋,积极探索农地膜回收,通过与农地膜使用大户、专业合作社、蔬菜生产基地等合作,建立“回收网点—分拣中心—终端处置”模式。
苗绣是贵州保存的世界级文化奇观,近年来通过保护、挖掘、创新,已成为带动农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文化产业。多年来,贵阳苗疆故事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十万回(北京)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丽,致力于推动苗绣产业发展、带动农村群众增收。她和父亲曾宪阳两代人,行走贵州大山40年,拍摄、记录、收藏苗衣苗绣,建立博物馆,创立“苗疆故事”品牌,通过订单等方式,与绣娘工坊形成上下游供应链,让乡村成为文创产品的生产环节之一,增加农民收益。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和信心。”曾丽说,今后将扩大苗绣文创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乡村受益面和合作点,通过“苗绣+”的方式,带动更多农特产品进入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樊成琼 刘辉 詹燕 章婧 常青 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