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这片山脉被称为仙山,连诗仙李白都心生向往

钱塘江,浙江的母亲河,从远古奔流至今。接运河、通大海、纳百川,这条无数文人咏赞的神奇江流,闪耀着灿烂的文化之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浙江儿女。

一带金华山,是怎样的风光,让诗仙李白都为之神往?又因为怎样的传奇,让这里成为万人迷的仙山?一脉金华江滔滔西去,性格卓异的江水,如何哺育了影响深远的婺学?吕祖谦又在婺学发展的长河当中做出过怎样的贡献?

守望文化家园,传承历史文脉,本期文化浙江大讲堂为您讲述《钱塘江诗路:江南邹鲁 仙境婺城》。

婺城,这座诗歌的国度,每一条江河都自带韵脚,每一座碧山都懂得平仄。

李白的长诗《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中有佳句:“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岧峣。”诗中的双溪和赤松,说的就是婺江和金华山。

一条双溪诗意滔滔,一脉赤松山仙雾缭绕。明万历《金华府志》引南朝《玉台新咏》序言“金星与婺女争华,故曰金华”。婺城天赐宝地,这里是金星和婺女星争华的美地。城外北山高耸入云,溶洞群蔚为奇观,南山苍翠连绵,四溪五湖碧波荡漾;市区三江交汇,两洲相望,八咏楼镌刻着历朝的丽句华章。

在婺城 水是诗路

滔滔的江水向西流,在婺城的燕尾洲,义乌江与南来的武义江汇合后成了婺江,一路向西,沿途接纳乾溪、白沙溪等溪流后汇入兰江,再奔向钱塘江。婺城地处四省通衢的浙中盆地,自古以来“拥一郡之形胜,为两浙之要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这里成了历代诗人词家探访江南的必经之路。

李清照到金华避乱,留下一首《题八咏楼》,“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简简单单14个字,道清婺城这座千古名城的浩浩荡荡。

一脉婺江,两岸文明,缤呈多彩,源远流长。

在婺城,山是仙山

金华城北有金华山,金华山雄踞浙中大地,自然风光秀美奇绝。金华山古称常山或长山,明万历《金华府志》收录的宋朝诗人王野《始得山桥隐居记》记载:“金华山峙州城之北,横亘百余里,博厚崷萃,屹若屏障,所谓长山者是也。山之可游者,左赤松,右智者,三洞居其西北。洞之胜闻于天下,而赤松、智者亦以仙佛著名久矣。”

一座山被称作仙山,必定美得不可方物。在这里,山间的白云皆为仙人吐纳,山间的白石是仙人牧过的白羊。满山都是奇绝的溶洞,神秀的双龙在洞口迎接四海宾朋,卧舟可以进入龙宫。隐藏着太多宝藏的仙山,自古就是仙家的道场,佛子的兰若,儒生的书院,隐者的草堂。

金华山是黄帝铸鼎、黄大仙叱石成羊的仙山。

金华的山形水貌为“金衢如盆,山若蟠龙,双溪汇聚,双龙来朝”,暗合“天乾地坤,龙蟠龙聚”,在统一华夏后,黄帝为“鼎定南国”,首选的铸鼎地便为金华山。

自黄帝南巡金华山开铸鼎炼丹先河以来,道学家、医学家、神仙家接踵而至,如赤松子、黄初平等众多仙道人物,都在金华山留下了采药、炼丹、修道的传说和踪迹。也正是因为这些传说,让世代文人墨客,都要到这里来寻仙。

李白也许没有真正到过金华山,但他一定是极想要来一趟的。他在《古风》一诗中写到:“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我愿从之游,未去发已白。不知繁华子,扰扰何所迫。昆山采琼蕊,可以炼精魄。”

这一片山脉,引得无数诗人心驰神往,文天祥说,“牵引驾车如卫玠,叱教起石羡初平。”苏轼也道“止者自止行者行,先生超然坐其旁。挟策读书羊不亡,化而为石起复僵。”

金华山有多仙,孩子们一定是知道的,因为叶圣陶的一篇《记金华的双龙洞》:“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

宋代学者方凤在《金华洞天记》记载:“伛偻踏水入内洞,有形蜿蜒,头角须尾,凡二,屈蟠隐见,爪尖皆白,石如玉,所谓双龙也。”双龙洞是大自然的恩赐,得诗人的盛宠。宋代叶芳写到“一水穿开岩底石,片槎引入洞中天。”明朝屠隆也说 “千尺横梁压水低,轻舠仰卧入回溪。”徐霞客在其《浙游日记》中也说:“外洞,轩旷宏爽,如广厦高穹。”

双龙洞旁,还有一个冰壶洞,洞内有一瀑布自暗河飞泻而出,声若巨雷轰鸣,其势壮观无比,金履祥写道:“洞外烟云肤寸合,洞中冰雪百寻飞。壶中日月凭谁记,水自飞淙云自归。”

金华山风光无限,有仙的传说,有水的灵动,有诗的沉淀。

在婺城,城是诗城

南宋迁都临安,金华成了陪都,一时名士云集,开创了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吕祖谦出身于“东莱吕氏”,门荫入仕,起家将仕郎。他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

吕祖谦与其胞弟吕祖俭创办“丽泽书斋”,后得宋理宗御赐牌匾“丽泽书院”。关于丽泽这个名字的来由有这么一说。“丽泽”之名取于《周易》“兑封”象义:“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丽泽”意为两泽相连,其水交流犹如君子朋友通过讲会而交流知识、学说。相传朱熹曾来信建议命名为“尊贤堂”,吕祖谦去信婉言谢绝,他以《易经》聚朋论道的典故,定名为“丽泽堂”。丽泽书院,与岳麓、白鹿洞、象山书院并称为南宋四大书院。

吕祖谦开创的丽泽书院是金华学派的发祥地,促进了南宋两浙学术文化的繁荣,天下称婺州为“小邹鲁”。

而后,婺学由北山四先生传承。北山就是金华山,北山四先生,即何基、王柏、金履祥和许谦。何基师承朱熹学生王干,又受吕祖谦一脉婺学的影响,婺学在从他们开始源远流长,学术思想经久不息。南宋时期,定都临安,金华作为陪都,成了全国求取功名的士子一定要去的地方,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学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这里寻找更为正统的文脉。

现在,丽泽书院已经看不到它的遗迹,但是在金华山上,还存有一座鹿田书院,书院内供奉金华自宋朝至清朝的婺学代表人物“七贤”,以及让婺学一直传承下去的北山四先生。

在鹿田书院,向南可俯瞰金华城全貌。站在这里放眼望去,一脉清流潺潺流淌,一江春水滔滔而来,这里有灵动的水,这里有美好的传说,这里是江南的邹鲁,这里是万千诗人钟爱的世外桃源,有多少绝妙的诗篇,就有多少传世的风华。

扫一扫

看《文化浙江大讲堂》往期节目

文化浙江,锦绣华章!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浙江新闻频道,每周日晚 21:20推出文化专题节目《文化浙江大讲堂》。

告诉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