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代表专访●委员连线

图片
【聚焦两会●代表专访】
孙卫东代表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王洋 通讯员 霍星宇
“政府工作报告对2021年工作安排中提出,聚焦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乡村振兴工程,全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培育壮大特优产业,统筹推进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三农’思想。”市人大代表孙卫东说。
孙卫东认为,石楼县发展的重点是在“十四五”时期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就业扶贫、产业扶贫的后续帮扶工作,稳定脱贫攻坚政策,以产业发展为重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多元化有效衔接。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帮扶形成的好政策、好制度要延续下来,促进扶贫产业升级和乡村产业兴旺。
孙卫东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做好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重大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平稳过渡、有效衔接,着力增强脱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扎实做好五年巩固期任务,提升脱贫的质量,进一步迈出扎实有效的步伐,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神,保持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为我市率先蹚出一条转型发展新路子作出新贡献。
李计平代表
破解企业用地难题 激发民企发展活力
□ 本报记者 王洋 通讯员 解德智 任建伟
“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企的转型升级和新项目的布局建设,都离不开土地的有效供应,土地问题成为束缚民企健康、有序发展的一道‘紧箍’。”市人大代表李计平说。
李计平认为,目前民企用地存在申报门槛高,用地报批难、用地指标少,项目落地难、后备资源缺,占补平衡难、出让地价高,企业承受难等困难和瓶颈,面对企业用地瓶颈,需要靠创新驱动来解决,将理念、思维、举措的创新作为破解企业用地难题的“引擎”。
李计平建议,要通过腾笼换鸟,盘活土地存量,盘活土地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根本途径,要积极探寻节约集约用地新途径,充分盘活并利用存量土地、闲置土地进行项目建设;要全面加强土地执法监管力度,加大对批而未用、用而不足、长期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拆除违法建筑、清理违法占地,坚决制止土地的闲置和浪费,从源头为企业发展腾出空间,探索实施农村易地搬迁和拆并;整合利用农村存量土地资源,旧村建设用地可通过租赁、入股等形式用于企业建设用地,也可复垦整理后用于规模化现代农业经营,将新增的耕地面积用于增减挂钩项目建设或占补平衡;企业可选择长期租赁、租让结合、先租后让、弹性出让等方式,有效降低企业用地成本,促进项目加快落地,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进一步实现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有机统一,促进转型和新建项目尽快落地,推动吕梁“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好局、起好步。
赵鹏强代表
培育壮大特优产业 夯实乡村振兴基
□ 实习记者 梁英杰 通讯员 张宏飞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交出优异答卷,1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5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下一步的乡村工作振兴中提出,聚焦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乡村振兴工程,全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赵鹏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深感责任重大。
“实施乡村振兴工程,我们文水县机遇很大。”在市人代会文水县代表团分团会议上,市人大代表、下曲镇乡镇干部赵鹏强谈论中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主要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怎么样。文水是农业大县,去年发展特色种植面积3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2.19亿公斤,完成生态畜牧养殖发展布局规划,打造畜禽产业集群,深入推进农村改革,210个村完成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组织40余户农业龙头企业参加直播带货节、展销会和推介会,销售收入突破113亿元。”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环境极大改善,村民经济收入稳步增长,但由于村庄规划滞后,制约了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也带来了系列民生问题。赵鹏强说:“下曲镇拥有十万亩耕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河渠成网,有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乡村振兴基础条件优越。希望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响应‘两会’精神,通过培育壮大特优产业,打好乡村振兴全民战,统筹推进农村改革,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贺虎平代表
做优做强特色农业 大力推动乡村振兴
□ 实习记者 王卫斌 通讯员 杜凤英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打好特优产业振兴战,持续做大红枣、核桃、小杂粮等八大产业。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是推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脱贫和持续增收致富的最有效途径。报告总结过去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指导我们未来发展更有信心。”市人大代表贺虎平说。
贺虎平创办的山花烂漫有限公司,是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近几年通过持续开展“带得稳、带得准”产业扶贫带贫实践,带动周边6个乡镇65个村2300户群众种植小米、杂粮,实现了增收脱贫。贺虎平表示,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公司将继续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有效带动群众持续增收,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贺虎平建议,按照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县、整体推进县、重点帮扶县的思路,产业提升要在品种一致、品质优良、品相上佳、品牌过硬、产品成量等五品兼优上下足绣花功夫,大抓传统优质品种挖掘提纯等,引进外地优良早熟品种,持续推进种业、育、繁、推一体化进程,从制约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入手。落实好市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加强高标准耕地和农田配套建设,便于大中型农机全天候作业,在黄土高原上“藏粮于地”,高标准抓好“兴县小米”种植基地。要从实际出发,在农业乡镇所在地规划建设小型加油站和充电桩,为大量农机具推广使用提供支撑,配套农机修配中心和农技培训中心,实现不误农时,便民惠民,真正做到“藏粮于技”。
党红艳代表
在法律援助道路上为人民群众保驾护航
□ 实习记者 梁英杰 通讯员 王晶晶
“为困难群体办好每一个案件。”这是党红艳的人生信条。在多年工作中,党红艳结合自身工作和人大代表职责,传递群众心声,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在法律战线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用法律为人民群众保驾护航。
“报告中提到,要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吕梁发展更有温度,让群众的幸福感更有质感。让我感慨颇深,也很振奋。”党红艳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目标明确,求真务实,很接地气。回顾过去的成绩客观实在,令人鼓舞,“十四五”时期和2021年工作的部署目标任务重点突出,催人奋进,全市各项工作不断出彩,为今后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全市推动法律援助组织机构、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法律宣传“四个全覆盖”,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困难群众法律需求日益增加。为此党红艳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城乡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困难群体实施法律援助,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推动法律援助事业发展。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党红艳深感责任重大,她表示,要履行代表义务,胜任代表职务,就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代表群众向人代会建言献策。接下来会继续履行职责,把公平正义作为执业追求,不断满足困难群众对法律援助的需求,全心全意为他们排忧解难,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在法律援助道路上砥砺前行。
渠仙代表
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本报记者 刘小宇 通讯员 张宏飞
“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高考二本B类以上达线人数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二。”在文水县分团审议中,来自文水中学的市人大代表渠仙点赞道。
对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优化布局抓教育”,渠仙代表说到:“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深化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等综合改革是关键。教育事关国家发展大计,百姓民生福祉,就是要在基础教育上持续发力,促进高中教育、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稳步推进。去年,文水县实施县管校聘改革,4919名教师完成竞聘上岗,全市教育改革现场会在我县召开;高中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20年高考达二本B类以上1718人,1名学子被清华大学录取;县职教中心一期教学区整体工程基本完成,注资200万元成立文水县崇文教育发展基金会,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全市民生投入。”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渠仙建议,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努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马上新学期就要开学了,作为一名高中一线教师,我将带着会议精神投身一线,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教书育人,为‘五个吕梁’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渠仙告诉记者。
张翠宇代表
激活基层财政发展动能 凝心聚力建设“五个吕梁”
□ 实习记者 王卫斌 通讯员 董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鼓舞人心,对‘十三五’时期的工作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回顾总结,对2021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高屋建瓴,条理清晰、措施具体,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是一份在疫情特殊时期,可进一步增强信心、凝聚人心、开拓创新的好报告。”来自中阳县的市人大代表张翠宇说。
张翠宇代表建议,今年是我市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起步之年,是“十四五”转型出雏型的开局之年,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开好局、起好步来展开。作为最基层的人大代表,她表示不但要把社情民意反映好,而且要把会议精神传达好,更重要的是要扑下身子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好。今年春节刚过,财政系统就在省财政厅的部署下,开展了“转型出雏型 财政强支撑”大学习大研讨大创新大提升活动,以“系统式学习、开放式研讨、主动式创新、整体性提升”为途径,细化了五个方面19项“我们怎么办”的具体课题。作为来自基层财政系统的市人大代表,张翠宇表示,一定要在会议结束后,及时学习和传达好市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会议精神,力求通过在大学习中领题、大研讨中破题、大创新中解题、大提升中答题,统一思想、提振信心、汇聚合力、激发干劲,推进财政工作开启新征程、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为建设“五个吕梁”,提供财政强有力的支撑。
王海荣代表
立足“三新五大”发展战略 助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 本报记者 冯凯治 通讯员 王艳
“今年的政府报告中提到,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培育壮大特优产业统筹推进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听到报告后倍感振奋,对未来信心十足,市人大代表王海荣在接受采访时手捧着“新鲜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难掩激动地说。
王海荣介绍说,羊肚菌是高端食用菌,不仅细嫩鲜美,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等20多种营养元素,人工栽种的羊肚菌具有种植周期短、效益高等特点,很受消费者喜爱。去年在离石区委、区政府的号召下,在信义镇率先试种了1亩羊肚菌。从种植、管护到采收,王海荣始终对羊肚菌细心呵护,均匀放置营养包,确保羊肚菌在大棚内健康生长。
我种植羊肚菌是利用冬闲时大棚闲置土地,羊肚菌丰收后,又可在大棚里种植其他蔬菜。菌类跟蔬菜交叉种植,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更是实现“一地双收”的双赢效果。近年来,离石区围绕“三新五大”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后在坪头乡、吴城镇鼓励种植羊肚菌,效果十分显著。王海荣说,今年自家的羊肚菌预计能收获新鲜羊肚菌700斤左右,预计收入将在4万元左右。王海荣表示,“下一步,我将扩大种植规模,同时带动周边有种植意愿的村民一起种植羊肚菌,把羊肚菌打造成离石区的致富增收特色产业。”
【聚焦两会●委员连线】
裴章生委员
创新办校机制 提升办学质量
□ 本报记者 马温博 通讯员 张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持续集中力量办好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实事,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出安排部署,令人充满期待。”政协委员裴章生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和长足进步,但基础教育目前还存在一些短板。
如何提升办学成效,裴章生认为要持续加大办校机制改革,创新办校思路。他建议,要在激发公办学校的内生动力上下功夫,要尽快去行政化,建立新型的政府与学校关系,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推进学校进行教育家办学;要加强校长的职级化,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后备人才库建设,建立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充分发挥校长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全面提高办学质量;要加大对名校长的培养力度,发挥好名校长对教育质量提高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增强名校长带动实效,建议与国内一流学校建立对口帮扶关系,每年选送若干个校长进行进修培养,开阔视野,提升教育管理能力;要落实好“县管校聘”政策,稳定教师队伍,促进教师队伍资源配置更为科学合理,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带动我市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维华委员
强化品牌建设 壮大产业集群
□ 本报记者 马温博 通讯员 任建伟 解德智
“‘十三五’期间,为有效带动农户增收,我市做优做强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各地打造了‘吕梁红枣’‘吕梁核桃’‘吕粮山猪’‘岚县土豆’‘交口夏菇’等区域品牌,五大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发展产业已成为我市转型发展、振兴乡村的主要路径。”市政协委员关维华说。
“但目前各地产业发展存在同质化严重,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创新不够,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品牌化建设,影响做强优势产业。”关维华认为,推进品牌化建设,不仅有利于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拓展产品的深度与广度,还有益于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为我市“十四五”转型出雏形奠定坚实基础。
就如何打造品牌,关维华提出“六个要”,他建议,要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提升品牌文化内涵,深挖当地品牌在观光旅游、传统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特色;要强化企业品牌定位,形成明显的价值区分,避免同质化竞争;要加强企业品牌形象设计,打造别具一格的感官体验,从而抢占消费市场;要进一步加强自身产品的研发,加强产品质量的提升;要强化品牌营销,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打造消费者信得过的产品;要大力借助跨境电商、电商直播等平台,积极培育“旅游+”“文化+”“农业+”等品牌新业态,不断增强品牌价值,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
孙尚平委员
坚持“项目为王”推进产业发展
□ 本报记者 穆佳妮
“项目为王”是新时代抓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市“两会”上,政协委员孙尚平认为,要坚持“项目为王”,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孙尚平说,2020年全市农业农村领域坚持“项目为王”,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实施了各类重大项目122个、总投资68.3亿元,启动建设了酿品、干果饮品(药茶)、肉制品、功能保健食品、药材药品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全市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持续发力,带动全市农民收入突破万元。这些成绩充分体现了项目在改善基础条件、引领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的突出作用。
孙尚平建议,下一步要坚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链条、全流程、全环节推进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推动全市农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首先要加强项目谋划,聚焦一产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目标,坚决打好乡村产业振兴战,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谋划实施一批优质项目,高起点、高标准创建和提升一批生产基地、产业园区。其次要积极招商引资。重点以吕梁名特优功能食品展销会和各种农业文化节等特色专题展销活动为契机,组织招商引资项目推介洽谈会,吸引国内外具有资金、技术、管理优势的大企业、大公司和战略投资商前来考察投资,同时,抓住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的有利时机,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到战略支撑项目和龙头企业建设中来。在此基础上,全力抓好引进项目的跟进落实,力争快落地、快投产,确保引资成功。
张焕文委员
聚焦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吕梁
□ 本报记者 刘少伟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生态吕梁建设工程,抢抓战略机遇,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高标准保护示范区,持续在一个现场打赢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两场战役,让我听了非常振奋。”2月23日,张焕文在认真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颇为激动地说。
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张焕文牢记职责使命,认真参政议政,并通过参加学习调研等活动,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积极建言献策。先后荣获社情民意工作优秀奖、2020年度优秀委员等荣誉。在今年市“两会”上,他将关注的目光对准了生态文明建设。“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近年来,我市实施了吕梁山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成效显著,吕梁林地面积已达国土面积的62.8%。”张焕文介绍道。
“政府工作报告专门将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今年要重点抓好的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充分体现了政府的高瞻远瞩和坚定决心,为继续实施吕梁山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生态吕梁建设,我们可以邀请第三方参与,对第一阶段主要目标进行对照评估,寻找差距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法。进一步完善林长制组织体系,压实市县政府主体责任,将吕梁山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各项年度目标任务纳入年度责任制考核范围。在交城庞泉沟、文水苍儿会、交口云梦山、中阳柏洼山先行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加强吕梁山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联合防治、联合执法,维护林草资源安全。同时,进一步加强与科研单位和高校建立紧密型协作关系,借助科研单位和高校的专业优势,推动吕梁山生态保护和修复。”张焕文建议。
编辑:王一格 / 审核:郭炳中 监制:任昱
吕梁日报微信公众号 吕梁日报官方人民号 吕梁日报官方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