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将成为中国交通第四极

记者 | 唐俊
3月1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交通部部长李小鹏对近日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下称《纲要》)做了专题介绍。
《纲要》由交通部主导编写,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李小鹏介绍,这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立体交通网的中长期规划纲要。
根据规划,未来15年,中国将构建70万公里的交通网线,建设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建设100个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
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结合未来交通运输发展和空间分布特点,《纲要》把重点区域划分为3类,分别是极、组群、组团。
极的重要性最高,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个地区。组群重要性次之,包括长江中游、山东半岛、海峡西岸、中原地区、哈长、辽中南、北部湾和关中平原8个地区。组团包括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山西中部、天山北坡、兰西、宁夏沿黄、拉萨和喀什9个地区。
未来中国将按照极、组群、组团之间交通联系强度,打造由主轴、走廊、通道组成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通规划中的四个极,除了传统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个经济发达地区,成渝地区晋升为中国交通第四极,在交通网络中的重要性与其他三大区域并肩平行。
去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去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又审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目前还未公布全文。
虽然《纲要》提出的交通第四极并不等同于经济第四极,但背后规划的考虑必定与经济发展相关,交通的发展也有利于带动经济的发展。
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布局中,涉及成渝地区的包括京津冀-成渝主轴、长三角-成渝主轴、粤港澳-成渝主轴、西部陆海走廊、成渝昆走廊、川藏通道、厦蓉通道。
规划提出,中国将建设面向世界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其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枢纽,以提升对外连通水平为导向,强化门户枢纽功能,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四川北部被秦岭环绕,西部为横断山脉,南部为云贵高原,自古以来有“蜀道难”的说法。随着铁路和航空的发展,川渝地区的交通逐渐通畅。
铁路方面,成都和重庆通过成渝高铁连接,两地北向有西成高铁、宝成铁路和兰渝铁路,东部有郑渝高铁、宁蓉线、渝怀铁路和宜万铁路,南部有成贵高铁、渝贵铁路、成昆线,西部的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已经开通。
此外,成昆复线改造工程即将完工,川南城际铁路、渝昆高铁、渝西高铁、沿江高铁已经开建;去年底成达万高铁获批,成渝间第二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即将获批,并预留时速400公里的条件。
在铁路运营上,也能看出成渝地区重要性的提升。中国目前只有四条高铁的最高运营时速达到了350公里,其中三条从北京出发,分别是京沪高铁、京津城际、京张高铁,第四条就是成渝高铁。
铁路正在探索多元化票制,推出了计次票和定期票,目前仅有两条线路可以购买此类票务产品,一条是京沪高铁,一条就是成渝高铁。
2020年11月,由西部六省市八股东组成的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成立,并同步在重庆、贵州、甘肃、新疆、宁夏成立区域运营公司,公司的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就位于重庆。
航空方面,2020年全国机场客流排名中,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和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分别位列第二和第四位。在全球机场客流排名中,成都双流机场排第三,重庆江北机场排第六。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今年初已经开始真机试飞,今年内将会正式开通,成都也将成为京沪之后,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
关于重庆第二机场的规划也时有提起。2020年8月,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重庆第二机场预选场址地形图及净空障碍物测绘招标”公告,其中重庆第二机场预选场址地在璧山正兴,预计规划3-4条3200米-3800米的平行跑道,飞行区等级为4F级,规划年旅客吞吐量7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50万吨。
公路方面,除了现有的国道和高速,从四川出发沿长江延伸的沿江高速已经开工,这也是目前国内单体投资最大的高速公路,总投资达到826亿元。从四川雅安经拉萨到新疆叶城的G4218高速正在推进中,其中雅安至康定段2018年已通车,拉萨至日喀则段今年2月通车,康定至新都桥段2月份获批。
在问到成渝地区未来是否还会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落地时,参与编写《纲要》的交通部规划司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纲要是一个总体性的规划,不涉及具体项目,未来会分析实际情况,需要补短板的地方再规划落地实际项目。
总体上而言,作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的一极,成渝地区在交通上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并将作为中国四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之一,带动西部地区人流、物流与全国和全世界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