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学的笔触记录大凉山腹地的勃勃生机

光明日报记者 李笑萌

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颁发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奖。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为自己村子的代表颁奖,三河村的村民们不禁也在电视机前欢呼起来。这一幕,同样也牵动着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罗伟章的心。

“在三河村,老人吉木子洛脸上的‘幸福’让我印象深刻。她从人畜混居的土墙房搬进干净宽敞的‘彝民新村’,此前她没想过这辈子能不走黄泥巴路,没想过能住好房子,没想过既能吃菜也能吃肉,更没想过大孙女能去幼教点当辅导员,孙子能去绵阳中学读书,这一切因为脱贫攻坚变成了现实,她的幸福感是融进血液里的。”在罗伟章记忆里,在大凉山深处这样“幸福的人”有很多。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光明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彝欣社区。新华社发

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与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组织的“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作家之一,罗伟章在过去的一年里四次走进大凉山腹地,驻扎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创作出《凉山热土》一书,用近20万字记录了这片土地上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昭觉,罗伟章不仅看到大山里百姓生活的巨变,更感受到脱贫攻坚带给古老村落的勃勃生机。

走在昭觉县的村落间,罗伟章最为动容的是老百姓精神面貌的变化。四开乡吉列阿呷的丈夫在四川康定打工,她则在乡里的农业产业园做工,夫妻二人每天都会通电话。“我问‘你们都是谁打给谁呀?’她特别羞涩地告诉我总是丈夫打给她多些。”罗伟章说,这件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在大凉山却十分难得。

“之所以这样问她,是因为我知道这个地方曾经男尊女卑的观念十分严重。”随着采访的逐渐深入,罗伟章慢慢意识到这种观念并不是天生的,“一方面这与彝族历史上长时期的迁徙和战争有关,男人随时为上战场拼命准备着,平时农活主要落在女人肩上;另一方面,之前大凉山农业结构单一,种完了洋芋和圆根萝卜几乎再没有事做,男人们就晒晒太阳、打打牌消磨时间。”如今,随着各种产业的引进和观念的转变,乡亲们在本地或是外出打工,一年四季都有了赚钱的营生。“生活有了奔头,就不至于天天打牌喝酒,丈夫对妻子也有了温柔的情感。”罗伟章说,正是这种对好生活的向往让大凉山不断有了新的希望。

驻扎在昭觉,罗伟章把每一天的时间切割成上午、下午、晚上和凌晨,乡亲们的只言片语,都让他不敢错过。在“美德”超市教孩子们刷牙洗脸、读书看报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徐振宇,住在村民家牛圈里的第一书记戴自弦……“我的采访录音很多,但我没用文字转换软件,而是边听边在电脑上誊写了一遍。对我来说,乡亲们的语气词都很重要,其中包含的是他们对生活最真实的情感。”

去年11月,罗伟章再次回到昭觉。这一次,他赶上了彝族年。说起彝族年,罗伟章也算是“半个行家”。“彝族人要吃砣砣肉,就是大块大块的肉。以前他们是觉得肉只能那样吃,现在日子好了,老百姓也学会了吃炒肉、把肉菜混炒,既节约又丰富了营养。现在见到外地客人依然要上砣砣肉,是作为传统和风情展示。”

更让罗伟章高兴的是,他发现大山深处的乡亲们健谈了。“刚去采访时,他们都不大愿意说话,问上三句,他可能两个字就把你打发了,而且眼睛也不看你。这次回去,他们呱嗒呱嗒地有很多话说。”分析其中原因,罗伟章觉得一方面是乡亲们跟他熟络了,更重要的在于他们更自信了。“他们跟我讲自己怎样出门打工,怎样修房子,怎样把孩子送到县城或西昌甚至是成都读书。孩子们大方地跟我谈起了考大学、当教师、当医生、当运动员这些梦想。”在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里,都是大凉山乡亲们生活的新滋味。

作为脱贫攻坚历程的一名记录者,罗伟章觉得自己十分幸运。“在大凉山,我看到的是从里到外的新生机。这样的创作给了我重新审视中国乡村、审视自己的机会,让我感受到了新时代赋予中国乡村的新现实,对我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再教育。”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03日 09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