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苏区梅州的新机遇

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满怀希望的日子。
近期,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解决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
对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梅州来说,这无疑是令人振奋的消息。这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圣地,又一次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全市上下深受鼓舞、备受感动,倍增干好工作、推动梅州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信心和力量。
东风已至,梅州的机遇不言而喻。开局之年,梅州将展现怎样的奋斗姿态,如何抓住利好机遇,何以最大化放大“苏区政策”效应?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乘势而上。梅州按照“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要求,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把苏区精神化为接续奋斗的动力与实际行动,把政策红利转化为振兴发展成果,奋力推动梅州老区苏区振兴发展步步高。
●南方日报记者 汪思婷 通讯员 辜昀玥
感恩奋进
苏区处处焕发新颜
梅江河畔,春意盎然,草长莺飞。
聚焦中部,华南文旅新标杆客都人家成了梅州文旅打卡点,春节假期每天接待游客超六万人次;梅州综合保税区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热火朝天,全力以赴确保如期封关验收,打造梅州对外开放新高地、新引擎。
望向西部,梅龙高铁红线内征地任务基本完成,4个控制性工程点全面开工,刷新了近年来省管铁路建设征地拆迁的最快速度;梅州投资最大的单体基建工程梅蓄电站预计3月底蓄水,近2000名建设者奋战在一线。
放眼东部,大埔县西河镇人山人海,镇级全域旅游为乡村振兴注入旅游的动力;蕉岭县新落成的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承载着振兴数学教育的希望,也承载着苏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期盼……
小项目跑出“梅州速度”,大项目干出“苏区风采”。
梅州速度,何以可能?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关怀,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指导,为梅州老区苏区加快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坚定了梅州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支持的信心和决心,国家和省也陆续对梅州原中央苏区县给予专项财力补助。
2014年,《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正式出台,梅州市全境纳入规划范围,多项重大项目、重大事项和重大政策惠及梅州,为今后进一步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支持拿到了“入场券”“敲门砖”。
善察势者得先机。2015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建设项目——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在大埔县动工建设。今年1月13日,“水利重器”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标志着工程初步具备防洪功能。
记者从梅州市发展和改革局获悉,该项目通过“一事一议”方式成功争取享受西部政策补助标准,获中央预算内资金30.145亿元,是目前我省乃至东部沿海地区单体水利项目获中央投资补助最大的项目。
昔日开展革命风起云涌,今朝建设发展如火如荼。
2019年5月10日,全省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工作现场会在梅州市大埔县召开,研究部署推动全省老区苏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振兴发展。随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支持力度空前。
同年11月,省人大常委会发布了《广东省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条例》,将革命老区建设工作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和政策措施通过地方性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推动老区苏区发展走上法治化轨道。
数据显示,实施苏区振兴政策以来,梅州经济社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全市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695.75亿元增至2020年1207.98亿元,顺利完成了“十三五”确定的经济总量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交通、水利、能源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或加速推进,全力加快振兴发展步伐。
“随着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实施,通过科学谋划、提前布局,梅州积极对接落实了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影响的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梅州市发展和改革局总经济师陈志文表示,梅州借力政策优势,释放政策红利,内生动力不断激活,加快破解苏区发展难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再迎新机
政策利好加速振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今年,党中央部署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在这一重大时刻,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饮水思源,不忘老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把老区发展和老区人民时刻记在心头的老区情怀。
“《意见》是此前政策的延续和创新,是新发展阶段特别是‘十四五’时期支持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聚焦解决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陈志文表示,该政策的出台为梅州苏区的振兴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无疑,这样的机遇能为梅州争取到更多的国家和省政策支持。
陈志文表示,这将为梅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大上项目、快上项目、上大项目、上绿色项目,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高潮,注入更多振兴发展活力。
《意见》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压茬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在新时代推动革命老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分五章十五条,并明确了2025年和2035年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目标。
其中,在“对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方面,《意见》明确提出“建设好梅州综合保税区和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2020年5月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梅州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同年6月底,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梅州综合保税区。
梅州地处内陆,不靠海,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港口,怎样才能真正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综合保税区的设立,以及与国家无水港的联动建设,将使梅州扭转对外开放劣势,开启与全球无缝对接的时代。
据梅州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企业来说,进驻园区最大的政策红利就是通关便利,所有进出口货物在综保区内即可办理手续;综保区具备保税仓储功能,相当于把海外的仓库搬到了家门口,梅州百姓不出国门就能以更实惠的价格、更快捷的速度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
作为广东省首个内陆型综合保税区、梅州首个国家级平台,梅州综保区承载着梅州苏区发展潜力与希望。综合保税区这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平台建成运营以后,将更好地带动梅州苏区振兴发展,拉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水平将得到明显提升。
《意见》还明确,到2025年,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影响力明显增强,2035年将“红色文化繁荣”放在形成发展新局面的首位,并将“弘扬传承红色文化”列为重点任务之一。
“红色是革命老区的底色,我们要把红色故事讲好,也必须讲好,这是革命老区的历史机遇,也是重大使命。”苏区精神(广东)研究中心秘书邱锦炜认为,在弘扬传承红色文化方面,梅州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梅州市坚持挖掘、保护并举,举全市之力,让革命历史纪念馆、红色故事、古驿道等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
展望未来
着力破解发展难题
去年10月19日至20日,省委书记李希到梅州市,深入农村、企业、文化场馆、特色小镇及产业项目建设现场,就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行调研,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梅州的关怀和厚爱,也为梅州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使命在肩、责任如山。
根据中共梅州市委七届十次全会部署,梅州将落实“123456”思路举措,扭住“六争六补”工作总抓手,统筹推进“5311”绿色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五星争辉”市域发展格局,建设“三宜”城市,推动梅州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样本。
苏区振兴发展,需要持续奋斗、久久为功。
虽然梅州在对接落实原中央苏区政策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赣州龙岩等苏区相比,发展水平和享受政策还存在不少差距。这个差距,也正是梅州在接下来的苏区振兴工作需要努力突破的。
新征程,新机遇,更当奋发向前。
《意见》作为一份综合性、系统性的文件,下一步,梅州在研究吃透《意见》政策的前提下,密切跟进国家相关部委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设施建设、实体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红色旅游等重点领域实施方案,全面对接落实国家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1+N+X”政策体系。
同时,梅州将积极争取省级层面加大对苏区老区的扶持力度,支持梅州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动梅州在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在全国或全省有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促进绿色转型发展、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等方面,走出一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此外,积极争取省在制订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的政策文件中,更多体现对梅州苏区老区的支持,最大化放大“苏区政策”效应,助力梅州苏区加快高质量振兴发展。
号角已吹响,击鼓又催征。
“一是深入研究、吃透精神,抓好政策的转化运用;二是对标对表、认真谋划,逐条逐项对照,细化实化为梅州的具体行动;三是精准对接、狠抓落实,做到逐个项目争取、逐项政策突破,努力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陈志文说。
“我们加强与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的通力合作,完成12个红色微党课,擦亮梅州12张红色文化名片。”邱锦炜说,打造嘉应学院红色讲解员培养工程,培养30名大学生红色讲解员,努力把该工程打造成红色文化育人的品牌工程。
“此次《意见》中提出要‘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我们就根据企业需求,做好培育指导,帮助梅州特色产品走出去。”梅州海关企业管理科副科长伍伟军说,梅州海关积极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采取“线上+线下”方式,优化审批各项流程,帮助企业顺利获取出口资质,助力革命老区“山品”走出去。
苏区风骨,薪火相传。今日的梅州干群,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姿态,扛起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切实推动老区苏区加快发展,奋力实现苏区振兴发展步步高。
相关
主动对接争取支持
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近日,梅州市委书记陈敏、市长张爱军到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联系工作,就梅州市需要协调解决的有关事项进行沟通对接,积极争取省直单位的指导和支持。
陈敏、张爱军希望省直单位一如既往地对梅州苏区高看一眼、厚爱三分,进一步加强对梅州工作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助推梅州高质量发展。
省直各单位负责同志对梅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发展思路给予肯定和赞扬,对梅州市提出的请求事项认真答复、积极回应,并提出意见建议。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周德全、厅长鲁修禄:将对梅州铜箔—高端印制电路板产业发展、“无废城市”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等工作加大支持力度。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葛长伟:将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大项目、重大改革实施,增添发展后劲。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白云峰:将支持梅州卷烟厂加大技改力度和数字化转型、智慧工厂等建设。
●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小华、总经理刘晓华:将与梅州一道合力推进大丰高速、梅汕高速改扩建等项目。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高坤:将在铜箔—高端印制电路板、稀土等重点产业发展上给予支持。
●省自然资源厅厅长陈光荣:将支持梅州市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创建绿色矿业示范区等,推动自然资源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