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明星基金经理上综艺,公众在担忧什么?

作者:吴亚琦

近日,一则关于某综艺节目节目组邀请明星基金经理录制节目的消息在网上流传。有媒体向多家头部基金公司内部人士求证这一消息,有多家基金公司明确表示确实收到了节目组的邀约,但已经拒绝了,相关传闻是假消息。不过,也有部分基金公司称,公司内部尚在讨论这一事项,暂时还没有定论。

而此消息也在“基民”(买了基金,就成为基金持有人,俗称“基民”)中引发热议,有人希望“基金经理好好打理基金,别录节目”,更有人直接道“谁上节目就赎回谁”,也有人觉得“不管上不上综艺节目,能赚到钱的基金经理就是好经理”。

其实,关于基金经理的讨论并非人们的一时兴起,而是最近一直走在话题前端。随着市场行情的火热和人们理财观念的转变,投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而近几个月,基金的投资和讨论尤为火爆。基金相关的话题成为热搜榜的常客,小红书、豆瓣等平台也成“理财社区”,带着基民炒股的基金经理们也纷纷出圈,成为“基金界的爱豆”,粉丝们为其建立超话、签到、发帖、打call,更有基金经理新晋为基金界“千亿顶流”。

基金经理出圈和“爱豆化”,这背后是基民群体的年轻化,以及其理财需求的激增。Mob研究院数据显示,仅在2020年上半年,中国新增基民突破2000万,其中约一半是30岁以下的90后。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除了投资赚钱,基金已然成为他们的谈资并逐渐渗入到社交之中。为基金经理们设置饭圈化的标配也恰恰表明他们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之高。

如果说一系列饭圈化操作意味着基金出圈了,当传出基金经理们要参加综艺节目,似乎离娱乐化更进一步的时候,更多专业人士和普通投资者则表示担忧和拒绝。

确实,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基金经理的形象是专业的,基金投资是严肃谨慎的;而相对的,综艺节目是娱乐的,追星和饭圈更是狂热的,两相对比,矛盾不难看出,一些基民的抵制和抗拒也不难理解。

其实,社交媒体时代,粉丝经济在投资圈并非不适用,但由此是否会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也不能视而不见。或者说,比起关心基金经理们是否“逐梦演艺圈”,公众更担忧的是这一行为是否会给本人和投资者带来狂热和不理智的效应。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基金经理的可信赖感依托于他们严谨理性的形象,过度娱乐化无疑会削弱这一认知,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权威性,甚至影响决策和判断。

需要明确的是,出圈的基金经理之所以成为“千亿顶流”,还是凭借自身过硬的能力与实力,网民们是为其业绩折服和“转粉”。因此,面对滔滔的粉丝和打call,保持专业和清醒仍需是首要的。

而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就像追星需要理智,投资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不要迷恋塑造出的人设,在了解基金经理的基本风格和策略之前,切不要盲目跟风,不然只会是“靠运气赚来的钱,最终凭实力亏掉”。

或许,无论是基金经理还是投资者,无论在“圈里”还是“圈外”,对待资产和市场,需要的是持之的审慎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