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拉面哥”摊前,《失孤》人物原型“替”刘德华喝了一碗面

电影《失孤》人物原型郭刚堂重回大众视野,是在2月的最后一天。
这位已经寻子24年的51岁聊城汉子,一大早来到临沂费县梁邱大集,在最近爆火的“拉面哥”摊前,喝了一碗面,站了一整天。在“拉面哥”收摊后,有好心人把他推到现场众多镜头前。
于是最近几天,不断有人致电他,询问寻子情况或最新进展;有媒体在不断跟进;也有人在不断发出惊呼:原来《失孤》播出近6年后,那个原型人物,还没找到自己的儿子。
以类似“追着流量跑”的形式寻子并进行公益宣传,于郭刚堂而言,严格来说算不上第一次。6年前,电影《失孤》影响全国,那是更顶级的流量;6年后的这一次主动行动,其实也是在表达那份不必讳言的朴素想法:希望我的孩子,能够看到我。
图片
漫漫寻子路,郭刚堂已经走了24年。(图片由郭刚堂提供)
《失孤》人物原型
去“替”刘德华喝了一碗面
到临沂见“拉面哥”,严格来说,不是特意去的。
3月2日下午,和记者聊到此事时,不断有电话打进来,郭刚堂一遍遍地向对方重复:我之所以去临沂,是因为春节前,有个送养的孩子跟养父母关系不太好,这次我过去,为了和这个孩子进行沟通。沟通完,顺道去了费县。
郭刚堂亦不讳言,此行是想沾沾“拉面哥”的人气,“希望我的孩子能够看到我”。
24年来,郭刚堂之所以南下北上跑遍全国,就是存了一个简单的想法:我动了,才有可能找回孩子;我不动,机会只会变得更小。
2月27日见到那个孩子沟通完,28日一大早,郭刚堂赶到“拉面哥”的摊前,简单交流了几句,喝了一碗面。
图片
“‘拉面哥’此前接受采访时也说过,想请刘德华吃拉面。因为在电影《失孤》中,有一个刘德华在路边吃面条的镜头,所以他想亲手做一碗给刘德华吃。作为电影的原型人物,我看到也很感动。”郭刚堂说,这次算是“替”刘德华喝碗面吧。
“一碗面三块钱,特别筋道好喝。吃完以后,看到很多人在围着‘拉面哥’,感觉他很憔悴,所以没再上前打招呼,也不好意思打扰他。我就远远地找个位置,放了寻子的海报。”郭刚堂说,“当时心里其实很希望拉面哥能够帮我宣传,因为我的孩子在山东的可能性最大,但是又不忍心去打扰他。所以,远远地祝福他吧。我去的那天,有个人还加了我微信,我以为是有线索了,通过微信后,对方给我转了100元钱,说让我吃顿饭吧,看我辛苦站了一天。我看后流泪了,说不出来感动和心酸。最后我没有要这个钱,心意领了。”
当天不时下起小雨,待了一天的郭刚堂,身上淋得湿漉漉的。加上现场拍摄“拉面哥”的人来自天南海北,考虑到疫情防控,郭刚堂改了行程,没再去另外一个需要劝导的孩子家里,动身回家了。
“走的时候在加油站加油时,还碰到了一个‘拉面哥’的亲戚,她认出了我,说晚上一起见见‘拉面哥’吧。但我还是不忍心,不好意思再去打扰人家,所以拒绝了。”
图片
郭振,1995年4月4日出生,1997年9月21日被拐。特征:左脚的脚面和小脚趾之间有小烫疤;十个手指都有“斗”。
寻子多年
感觉父子“距离”越来越近
显然,这次去临沂,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这几天,不断有电话打进来,询问相关情况。有媒体表示要跟进报道,几个大平台的工作人员还联系到他,引导他注册了用户发布信息,帮他推流……
郭刚堂忙得不可开交,但他觉得,“这无论如何不算是坏事”。
1997年9月21日下午5时左右,儿子郭振在山东聊城李太屯村被人拐走。当年年底,实在不愿继续麻烦众乡亲的郭刚堂,骑着摩托车独自踏上寻子之路,就这样一找就是24年,骑行了40多万公里,骑坏了10多辆摩托车。
“无论如何,找到郭振。”这样的想法支撑他渡过了很多难关甚至生死关头。“有好几次,我身陷困境,也曾想过一闭眼一了百了,但一想到孩子,还是坚持了下来。”郭刚堂说,有很多次,联系到的孩子,和郭振非常像,甚至有的连脚面上的伤疤都很相似。但一次次的鉴定结果,又让他陷入失望。尽管如此,多年过去,他感觉和儿子的“距离”是越来越近了。
他也不止一次设想过,有一天真见到郭振了,自己会怎么做。“我会征求并尊重孩子的意见,他是回家来还是继续待在养父母家里,都随他。我也会尊重孩子养父母的意见。”郭刚堂说,不管如何,一份努力没有白费,就是最好的结局。
图片
郭刚堂向来电人介绍这些年来的寻子情况。 赵宗锋 摄
用24年做一件事
他身上的标签越来越鲜明
事实上,从更广阔的视野里看,24年来,郭刚堂的努力早已被证明绝不白费。
在寻子过程中,他帮助更多失孤家庭找到孩子;在以他为会长的天涯寻亲志愿者协会办公室内,各地送来的锦旗,哪一年的都有;他的团队和其他团队联合,帮烈士寻亲,帮很多牺牲在外地的抗战及解放时期的烈士魂归故里;他和团队帮很多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与家人取得联系;他和团队打造了“天涯寻亲”App和小程序,有需求的家庭可以直接登录AI识别对照;他还联动山东各地市志愿者,建立各地的爱心驿站,搜集走失信息,融合当地民间志愿者力量,为政府和群众分忧……在即将到来的学雷锋活动日当天,他还要去东阿,与当地的爱心志愿者交流,如何更好地发挥志愿者作用,为社会服务。
事实上,24年来,无论是否像之前那样出现在大众视野,他身上的“寻亲”及“爱心”标签,都越来越鲜明。不断有人与他联系,寻找自己的亲人。郭刚堂说,即便有一天郭振回来了,尽己所能帮助别人找到亲人,也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24年了,我就做了这么一件事。”郭刚堂说。
来源: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宗锋
花了· 秒来阅读
点个【看】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