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屋脊的绝秀,刻在岩石上的王朝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是由北魏皇室发起修建的。从文成帝和平初(460 )起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止,规模宏大的佛像开凿工程前后持续60多年。当时主持这项工程的是高僧昙曜,后世人们每每提起云冈石窟,都喜欢用“影中群像动,空里众灵飞”两句诗词来形容。

一个莽撞少年闯入中国文化大观园的后果

鲜卑族人,这个从大兴安岭走来,在蒙古高原崛起的民族,于386年建国,初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12年后即398年,第二任君主道武帝拓跋跬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从此他们如一个莽撞的少年,冒冒失失地闯进了中原腹地。

或许是从改国号为北魏那天起,鲜卑人就决定要全部实现汉化,他们说汉话,用汉字,与汉族人通婚,学习汉族人的生活习惯,甚至渐渐放弃了鲜卑人自古以来的萨满教,先奉道教,后大兴佛法,从皇家至上层贵族皆以拜高僧为师为荣。第三代皇帝拓跋焘频繁南征北战,开疆扩土,他最大的功劳就是征讨凉州后,除掠夺大量牲畜及财物外,还把凉州三万文化人包括3000多僧侣全部迁移到平城。

凉州,现在的武威。永嘉之祸,中原大乱,晋元帝率部分中原汉族衣冠仕族臣民南渡,史称“衣冠南渡”,另一部贵族豪门则西迁至武威,时凉州牧张轨自己就是一个儒家学者,他治下的威武不仅成为一个中国文化“避风港”,而且自佛教传入中国后,河西走廊也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武威集中了中土和西域高僧,凉州不仅是当时中国的译经中心之一,还修建了寺院石窟,包括天梯山石窟。

一心要汉化的北魏,眼热凉州城的繁华与兴盛,自然要征讨,但征讨的目的却不单纯为了抢财物,更主要的是要抢文化,所以当时在武威的私家大族、佛儒学者、著名工匠等都成了其抢掠的目标。他们一下子抢了三万人,由此,一场浩浩荡荡的文化大迁徙开始了。这些人是俘虏也是贵客,既要戴枷前行又要谨慎呵护,近三千里的漫漫迁徙之路,是文化与佛教的又一次身与心的相通,这沟通的足迹从武威一直延续到大同,之后又到了洛阳。在这庞大的迁徙队伍之中,就有主持了天梯山石窟建造的高僧昙曜。

昙曜古文的意思是密布的云层中照下的一缕阳光。他出生于凉州,故乡可能是阿富汗。云冈石窟门前广场上有一尊昙曜雕像,由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先生雕刻。昙曜高鼻深眼,身材瘦削,身披袈裟却步履坚定地牵领着时代之风。他来到平城后,先遭遇到太武帝灭佛,后被文成帝尊为帝师,并任沙门统,统监全国僧尼事务。和平初年,他开始在武州塞凿山琢(雕)壁,与一起掳征来的工匠们开始了云冈石窟伟大工程的兴建工作。

武周山断崖为砂岩石结构,最适合雕刻。为给北魏太祖以下的五帝祈福,他开凿了五座规模宏大的石窟,每窟内各雕一尊石像,高达40尺至45尺,第5座石窟内的石像最大,高约50尺,总名为灵岩寺,各窟雕饰之奇伟,艺术形象之丰富精美,可以说是旷古所无,令人叹为观止。

永远的石窟

在昙曜之后,石窟的开凿并没有停止。文成帝之下的历代帝王,倾全国的赀赋收入,旷日持久地延续着浩大的凿窟雕像工程,遂成东西缩延约1公里,栉比相连、数量众多的云冈石窟群。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是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凿而成的,具有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1961年3月,云冈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云冈石窟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1—4石窟群以塔洞形式为主,其中1、2窟为塔庙双窟,窟外两侧各残存一座单层方塔。第1窟立交脚弥勒菩萨像,东壁下层浮雕“睒子本生”故事。第2窟内三级方塔居中,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有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该窟地下有泉水涌出,旧名“寒泉洞”。两窟辽代以前建为护国寺,为云冈十寺之一。明清号曰“石鼓寒泉”,属云中八景之一。第3窟为云冈规模最大的洞窟,第4窟有孝明帝正光年间铭记,记录为最晚的石窟。

中间石窟群为云冈石窟的鼎盛巅峰之作。第5、6窟是公元465-494年开凿的一组双窟,5窟释迦牟尼坐像高达17米,为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佛像;6窟则有“第一伟窟”的美名,石窟上刻有完整的佛传故事。

第7、8窟是云冈最早的双窟。窟内造像胡风汉韵,交相杂糅,东西文化在这里发生了最绚烂的撞击与交融。第7窟明窗两壁为比丘树下参禅思惟像。南壁长方形帷幕龛内,六位身高发髻供养天半跪相对,端静秀丽,风姿绰约,素有“云冈六美人”之誉,是西域造像融入东方元素的上乘之作。窟顶摹仿木构建筑中的平棊藻井,24对飞天围绕盛开的莲花飘然曼舞。第8窟窟门西侧雕骑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五头六臂,颜若童子;东侧骑神牛的摩醯首罗天,三头八臂,面型浑圆。多首多臂天神像造型来源于古印度,原为婆罗门教神祇,其浓郁的异域风情唯云冈石窟所独有。

第9-13窟,被称为“一云冈五华洞”,以彩绘精美而著名,为云冈石窟群的主要观赏洞窟。9窟中式屋顶、斗拱,希腊支柱造型;10宫以佛教雕刻精动华彩见长;11窟有太和七年(483)的造像题记;12窟是著名的“音乐窟",是北魏皇家乐队的风彩展示。其前室后窟,前室外壁上方凿窟檐,窟口列楹柱。前室北堂最上层雕刻天宫伎乐十四身,分别演奏吹指、齐鼓、排箫、琵琶、横笛、琴、五弦、筚篥、箜篌、腰鼓、义嘴笛、法螺等乐器。门楣上一组舞伎群,动作连贯,气韵奔放,是人间舞姿的艺术再现。13窟造像精美,为云冈石窟中的代表作之一,主像交脚弥勒菩萨双足踏莲,头戴宝冠;七立佛衣衫带飞,气韵高雅。

第14-15窟为千佛洞窟;第16-20窟是开凿最早的“昙曜五窟”,时间为460—465年。窟内造像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佛,窟内有按照5位皇帝形象雕刻的佛像,是从道武帝时的北方佛教领袖法果所提的“皇帝即当今如来”的形象版展示,体现了北魏政教合一的皇家佛窟气派,分别是16窟为道武帝、17窟为明元帝、18窟为曾经发起灭佛运动的太武帝、19窟为景穆帝、20窟为复兴佛教的文成帝的露天造像,是云冈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昔日的能工巧匠手中,这些帝王走出了深宫,走下了庙堂,穿上了袈裟,化身佛祖端坐于平城一角,静静地守护着他们的臣民。其形象从至尊威严到亲切立体,其灵魂从官廷风云和战争狼烟的肉身中升华,以悲悯的眼光俯视千年不断往来参拜的芸芸众生。

西部石窟为云冈石窟晚期作品,此时北魏王朝已迁都洛阳,朝中贵族大户随之迁走,曾经盛行的造像热潮渐退,其造像多以中小窟和补刻的石龛为主,或许是有一种担忧在心头,这时的雕像面相清癯,有着北齐“秀骨清像”的苗头。

在东部石窟群前的岩石地面上遗存有一条交通参道,是金代以前铁轱辘车的轨迹,称之为“古道车辙”。这里旧时是武周寨,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在此修建了云冈堡。

武周山既处于内外长城之间,又是北魏通向北方,包括旧都盛乐的必经之路、咽喉要道,从古至今,这里都人马车队来往频繁;它又是北魏的“神山” ,是北魏皇帝郊祭之所,也是军队出师祭天祭地祭军神之处。因此才有了这雄伟壮观的石窟群,也才有了这千年护佑的众神像。

来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原标题:大美山西在太行|天下屋脊的绝秀 刻在岩石上的王朝

你若喜欢,可点在看分享行走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