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草原故事见证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沈东方报道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
一段是全国各地共同支援内蒙古建设,一段是内蒙古人民无私帮助南方儿童——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这两段动人往事,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动见证。
“齐心协力建包钢”
“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草原万里滚绿浪,水肥牛羊壮……我们将成为钢铁工人,把青春献给包钢。”1959年,以包钢建设为题材的电影《草原晨曲》在全国上映,同名主题曲广为传唱,一度成为全国多地火车开动时的旋律。
图片
在1号高炉建设工地上的工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工业化建设正在新中国如火如荼开展,建设包头钢铁公司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工程。正当包钢处于大规模建设时, 1号高炉建设却遇到了设备和建材供应不足的难题。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务院召集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冶金工业部、铁道部等部门多次专门研究解决包钢面临的问题。
“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1959年1月9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报道了包钢建设和鞍钢支援包钢的情况,同时登载社论《保证重点 支援包钢》。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大江南北掀起了支援包钢建设的热潮。
鞍山钢铁公司为包钢发运了大量钢材,还支援干部职工7000多人;沈阳、唐山、合肥、大连等地企业,争分夺秒、日夜兼程制作供需设备;北京军区、空军和民航派出了汽车和飞机,为包钢运送物资和设备……当时,平均每天有10多车皮的设备和材料从全国各地运到包钢,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来自22个省55个市300多家企业,为包钢快速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图片
大兴安岭的木材运往包头支援包钢建设
1959年10月,包钢1号高炉建成,并流出第一炉绚丽的铁花,结束了内蒙古寸铁不产的历史。从产出第一炉铁水,到年产1500万吨钢材,包钢见证了共和国建设、民族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今天,“草原钢城”包头已经拥有了内蒙古最大的钢铁、铝业、装备制造和稀土加工等企业,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稀土、新型煤化工和装备制造基地。
“三千孤儿入内蒙”
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草原额吉”都贵玛颁授了一枚沉甸甸的奖章。
“额吉”,在蒙古语里是“妈妈”的意思。当牧羊姑娘都贵玛初见她的28个孩子时,她才十九岁,尚未成家。
上世纪60年代初,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陷入物资匮乏、食物奇缺的困境,育婴堂的米粮眼看就要见底,被政府收养的几千个孩子面临饥饿。在周恩来总理和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乌兰夫的安排下,3000名孤儿从遥远的江南来到内蒙古草原。都贵玛的28个孩子便是“国家的孩子”。
图片
国家的孩子刚刚抵达草原
“苏木领导问我,能不能照顾孩子,我就回答当然能了。”彼时,刚刚被被分配到乌兰察布四子王旗保育院工作的都贵玛以为照顾孩子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肯定比在牧区放牧强”。
这些孩子年龄最小的不满周岁,最大的也仅仅5岁,需要在保育院调理好身体之后才能被牧民们领养。在照顾孩子过程中,都贵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给28个婴幼儿换尿布、喂奶粉、哄睡觉、教蒙古语、照顾饮食起居……她白天忙得焦头烂额、晚上睡不上一个整觉,一旦有孩子生病,还要冒着草原寒风,骑马奔波几十里地送孩子就医。在她精心呵护下,这28个孩子都被健康地送到养父母家中。
图片
内蒙古巴音策勒牧业社的保育员在和幼儿们玩耍(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内蒙古草原上,像都贵玛这样的额吉还有很多。她们有的赶着车,骑着马从几百里外赶到育儿院,申请领养孩子;有的因为领养条件需要家里有奶牛,就把祖传头饰卖了去换一头奶牛;有的不准任何人提自家的孩子是被领养的……
从1960年初至1963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等地先后接纳了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的3000余名孤儿,向党和国家履行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承诺。如今,这些“国家的孩子”已经走上各行各业,为内蒙古自治区和国家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更多内容,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