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王水平:进一步加强“一老一小”照护服务

人口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人口的趋势性变化,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全面、深刻、长远的影响。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水平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主要矛盾已从数量压力转移到结构挑战。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水平走访慰问抗战老同志

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巨大改善,人均预期寿命逐年提高,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明显上升,而且呈现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发展态势迅猛、地区间不均衡、高龄化趋势加剧和独居空巢、失能失智老人多等特点。

另一方面,由于育龄妇女规模缩减,婚育年龄推迟,以及生育、养育、教育孩子成本上升,再加上婚育观念的转变,导致群众生育意愿减弱,“十三五”时期全国出生人口数量逐年大幅缩减,从2016年的1786万,下降至2019年的1465万,减幅达17.8%,人口负增长时代渐行渐近,低生育率将成为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呈现明显的高龄少子特征,人口结构失衡将给经济社会带来严重挑战。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王水平代表就如何切实加强“一老一小”照护服务提出三点建议。

一、加强养老机构专业医疗照护能力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养老服务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20.4万个,总床位775万张,护理型床位不足50%,设有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仅占总数约11%,其余机构主要靠医疗机构定期上门提供医疗服务为主,难以保证老年人医疗护理等为主的健康照护服务需求。

王水平代表建议:将医疗护理等服务能力建设作为养老机构发展的重点内容,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项目带动等方式,逐步推动养老机构配齐配强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等医疗机构,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中心等,创新医养结合模式,推动建设医养共同体,推进医与养深度融合。

二、健全“一老一小”照护服务政策支持体系

目前,我国“一老一小”照护服务仍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作补充,照护服务资源供给的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照护服务机构基础设施缺口大,导致照护服务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王水平代表建议:构建“一老一小”照护服务政策支撑的强大力量,在政府购买服务、土地供应等方面对“一老一小”照护服务发展予以支持和倾斜。医保、财政等部门应在总结各地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尽快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实施范围,探索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护理保障需求,优先保障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同时,出台鼓励性的税费优惠政策,对“一老一小”照护服务机构实行增值税减免政策,水电煤气、物业管理等费用按当地居民使用价格执行;将“一老一小”照护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统筹保障服务设施用地指标。

三、强化“一老一小”照护服务专业队伍建设

我国老年服务管理、托育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只有少数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康养、托育相关专业,专业养老护理人才短缺,尤其是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专业化养老服务人才短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所需的心理、护理、教育等人才不足,难以满足“一老一小”照护服务机构的专业需求。

王水平代表建议:教育、民政、卫生健康、人社等部门加快推进养老、托育从业人员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引导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增设老年人照护、托育相关专业和课程,扩大招生规模,培养针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长期医疗照护人才,并开展康养服务、婴幼儿照护人员职业技能评价,促使医疗、护理、养老、托育知识和技术在职业护理人才身上有机融合,为“一老一小”提供充足、零距离的健康照护服务。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