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两家省报记者带你去看“虎豹”……

《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加快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建设,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完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强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修复。

两会进行时

黑龙江日报与吉林日报

联合采访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记者带您一起

看看这个

美丽中国新地标的最新情况

虎豹是森林里的旗舰物种

森林是它们的家

2017年

我国在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区域

开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

在长春挂牌成立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下设10个分局,6个位于吉林省:珲春局、天桥岭局、汪清局、大兴沟局阿、珲春市局、汪清县局;4个位于黑龙江省:绥阳局、穆棱局、东京城局、东宁市局。

6日,记者了解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通过建立管理机制、履行管理职责、加强生态保护、构建支撑保障、引导社会参与、推进发展转型等方式,在国家公园建设中,首创跨省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模式,唯一实现中央垂直管理和中央直接事权。

吉林、黑龙江两省按照“大保护”的整体思路,加强试点区栖息地保护和人类活动管控。强化日常巡护和监测,依法开展专项执法行动,积极建设虎友好型森林等。三年多过去,把最应该保护的地方保护起来,守护了东北虎豹的家园,让它们扩大栖息地安居繁衍。

鹿狍遍地、雉鸡成群……如今,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任务基本完成,成为我国仅有的野生东北虎、豹稳定栖息地和扩散种源地,已获取4000余次东北虎、东北豹和100多万次梅花鹿等野生动物活动影像以及自然资源监测数据,真正实现了“看得见虎豹、管得住人”目标。

黑龙江省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区域,涉及牡丹江市区域内东宁市、穆棱市、宁安市3个县级市,包括龙江森工集团绥阳、穆棱和东京城3个林业局有限公司。

加强栖息地保护、加大资金投入、搭建信息平台、防范森林火灾、多种方式宣传……一系列有力举措,让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虎豹及其猎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2020年9月,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评估验收组对黑龙江省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进行了全面验收,为我国其他自然保护地的管理提供了借鉴。

生态效益显著增强

“全民抓保护,全民建公园”的观念,在试点区变为统一行动。

黑龙江省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进行分区管控,差别化保护,降低了人为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干扰,虎豹公园生态系统完整性、原真性得到保护。

据介绍,黑龙江省各试点共投放1100台红外相机,并且通过大规模的巡山清套和专项行动,累计清套40941个,人为危害减少,有蹄类动物种群恢复速度较快,同时通过野生动物救助和冬季补饲工作,保证了东北虎等食肉类动物的食物链。

龙江森工集团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将清山清套和反盗猎工作扩展到绥阳林区51.6万公顷的全部区域,实现了多方联动、全员参与、全域覆盖的保护态势。记者曾跟随该局的十几名巡护员到山上,在齐膝深的雪中行走,记者气喘吁吁,巡护员们却驾轻就熟。

生物物种蕴藏丰富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给子孙后代留下了珍贵的自然遗产。通过近几年的保护,具有了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据初步统计,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约355种,种子植物约884种。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10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34种。国家Ⅰ级保护野生植物2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9种。

多样且丰富的生物资源,是我国东北地区天然的种质资源库和遗传基因库。国家Ⅰ级保护野生植物红豆杉被称为植物王国的“大熊猫”和“活化石”,是我国乃至全球都濒临灭绝的珍贵树种,对帮助人类追溯地球生态环境的变迁起到重要研究作用。

民生改善绿色生活

借助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创新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管理体制,促使国有林经营管理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向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的转变。林区职工从采伐工人向生态管护和社会服务岗位转变,收入明显增加,为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还为民众提供了高品质的生态体验场所,一方面可以开展林海巡护等特色体验活动,让访客从不同视角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认知自然生态的奥秘。另一方面,为公众提供自然讲解等绿色工作岗位,助力公众形成绿色生活与体验方式。

(图片、视频由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提供)

黑龙江日报记者:马一梅 李健

吉林日报记者:陈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