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嘉木迎来了诗情画意的春天——品读《西湖有嘉木》钢笔画册

张建庭先生钢笔画册《西湖有嘉木》由中国邮政、西泠印社联合出版,用精致的钢笔画展示西湖独特的古木园林,现集结出版,以飨读者。
自唐宋以来,西湖便是江南最负盛名的山水名胜园林
沿湖繁花似锦,亭台楼阁隐藏于其中
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山水人文相融相谐……
杭城以西湖为中心,三面湖山一面城的格局,从古至今。
北宋文豪苏东坡曾说:
杭州之有西湖
如人之有眉眼
杭州若美人
西湖则是其神韵所在
西湖畔,千年古木陪伴,成为具有重要价值的世界遗产、西湖植物景观。张建庭先生用画笔描绘和记录的“西湖嘉木”,让西湖神韵跃然纸上,诗情画意的春天,在《西湖有嘉木》这本钢笔画册上,氤氲而至。品读此册,便是细细欣赏西湖的勃勃生机。
图片
但你了解西湖“美”的变迁史吗?
不妨先来看看
800年前,古人笔下杭州西湖的眉眼盈盈
古西湖
图片
四景山水图
杭州西湖向以山水之美而名扬天下,在南宋定都后,又对湖山胜境进行开发和营建,风景更加明媚秀丽。
南宋画家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取春、夏、秋、冬四景山水各绘一幅,将他熟悉的日常生活和西湖优美的植物景观纳入画面,表现出这一时期特定的植物景观四时景象。
图片
「四景山水图」邮票·小型张
从《四景山水图》中不仅可以欣赏到西湖四季美景,而且还能领略到西湖植物景观的独特魅力,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之美。尽管画的是800年前的西湖,给我们带来的却是一个最真实的、能展现出美学特质的西湖。
图片
「西湖有嘉木」
中国邮政、西泠印社联合出版
张建庭先生钢笔画册《西湖有嘉木》由中国邮政、西泠印社联合出版,用精致的钢笔画展示西湖独特的古木园林,现集结出版,以飨读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著名园林规划与设计教育家 孟兆桢 为画册题名为“西湖有嘉木”;中国著名风景园林专家、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风景园林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雄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风景园林局副局长 章红 为画册写序。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植树造林有着悠久的历史。《礼记》说:“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意思说春天植树造林,是最大的道德行为。作为世界遗产的十分重要价值的西湖植物景观,已陪伴西湖度过千年以上。
在人与历史的更迭中,植物景观成为一种中介和缓冲,更是一种记忆和传承。
今西湖
图片
西湖有嘉木!
这本画册,旨在展现西湖植物配置之精华和多方美景,用画笔提炼和展示西湖植物景观的典范与形象,传播西湖植物景观的营造理念和手法,从而帮助朋友们品味西湖植物景观的形姿与神韵,不仅留下深刻印象,而且产生广阔联想,感悟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真情、友情与恋情——嘉木,诚乃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永恒的活力之所在!
——《西湖有嘉木》序·章红
关于作者
图片
张建庭,WCCO国际联盟专家、中国京杭大运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浙江大学MBA专家导师、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G20杭州峰会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他利用工作之余拿起画笔,用笔墨描绘其亲身参与保护和建设的西湖风景。其作品充分反映出杭州西湖风景特色和文化底蕴,多次在包括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阿根廷、迪拜、波兰、墨西哥及香港、澳门等国内、境外展出。张建庭竭尽全力去探寻西湖美,并通过画境传递出西湖山水的真意和对西湖山水的真爱。
图片
今天,正值西湖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十周年和中国植树节的来临之际,张建庭将携《西湖有嘉木》这部诚意之作,献给热爱西湖文化人士。
西湖美,他从哪里寻?
“半城烟雨半城湖”—西湖独特的景观美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湖光园林美
杭州西湖风景区内之植物园林,寺观庵堂,名胜古迹,与杭州风俗有着不能分割的关系,不少杭州风俗均牵连着西湖与植物的四季景观。
图片
平湖秋月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在孤山东南角的滨湖地带,是西湖北岸临湖观赏西湖水域全景的最佳地点之一。秋夜皓月当空,赏湖光月色之胜景。清康熙年间(1662—1722),康熙皇帝巡游西湖,品题“平湖秋月”景观,定孤山东南角的临湖水院为该景观的景址所在,并沿用至今。
图片
灵峰探梅在灵峰山下青芝坞内,后晋时此地曾建灵峰寺。明万历初年,山寺败落,仅存殿宇。清道光年间重治寺庙并山园,广栽果木,植梅尤夥。宣统年间吴兴人周庆云又补梅300株,遂成赏梅佳地。民国后,时局动荡,梅树因僧人无心料理,日见衰败。1988年,园林部门重新辟梅园400多亩,植梅5000余本,品类45种,其中有珍稀植物“夏蜡梅”200株,并重建笼月楼、瑶台诸建筑,整治洗钵池、掬月泉诸景观。如今每于春时,梅林似海,清芬冷艳,香雪袭人,“绣树千枚与万枚”之景致得以再现。探梅游客之多,远胜孤山。
自古以来,西湖就以柳永描述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植物景观享誉全国,并且许多著名景点都与植物有着直接的联系,它们以植物景观为特色,利用不同的植物种类进行营造,如曲院风荷、云栖枫香、灵峰探梅等。
习近平G20致辞中提到:“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美誉,湖光山色、人文美景俯拾皆是,西湖十景或近观、或远眺,引人无限遐思,流连忘返。”
图片
曲院风荷位于西湖西侧、岳飞庙前。南宋时此处有一座官家酿酒的作坊,取金沙涧的溪水造曲酒,以此闻名。池塘内种有菱荷,夏日风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院风荷”。莲叶田田,菡萏妖娆,乔木葳蕤,清波照红湛碧。在造型各异的小桥上且行且看,人倚花姿,花映人面,悦目赏心。
图片
云栖枫香位于云栖坞内。云栖向以竹景闻名,云栖竹径为“西湖新十景”之一。清人曾有诗赞之:“万竿绿竹影参天,几曲山溪咽细泉。”形象描绘了此地清凉胜境。其实云栖之古树,更有可道之处。其种类之多,年代之久,在西湖独占魁首。云栖古树或高耸,或低伏,或斜欹,或遮天蔽日,或苔痕斑驳,或老根交错,或新枝萌发,与万竿翠竹一起,共同交织出独有之竹树景观。古树中尤以枫香树最著名,西湖山林中树龄前五之枫香俱在云栖,均逾700年。图中三棵古枫香,位于双碑亭畔,树龄更有千年之久,需三人合抱,云栖建寺之时便已有之。千年香火熏习,想必树亦有灵,庶几可通佛也。
山水意境美
在师法自然理念的影响下,杭州西湖的植物景观采用生态自由式的布局,以植物景观为主导,游客置身西湖山水的四时景观,能够使人真切感受到步移景异的变化、绵延起伏的空间、幽闭深藏的景态和曲径通幽的道路。
图片
吴山山势起伏,绵亘数里,插入市区,登吴山可尽览杭州江、山、湖、城之胜, “吴山天风”即由此而得名。吴山上有10余株近800年树龄的古香樟,依然浓荫华盖,林木苍翠,古朴苍劲。
图片
绿云径是西湖孤山清行宫后苑现存的“行宫八景”之一。清行宫位于孤山南麓中部,南临西湖,是清代多位帝王出行西湖时的居住地,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现存有建筑、园林遗址遗迹。它见证了18世纪上半叶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杭州,并对“西湖十景”进行“康熙钦定、乾隆题词”的史实,以及西湖景观因获得皇家推崇而再度振兴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行宫八景”园林建筑遗迹包括鹫香庭、玉兰馆、戏台、贮月泉、领要阁、御碑亭、绿云径、四照亭。
这些由植物主导的景观看上去自然可爱,浑然天成,可以说,西湖的植物景观真正达到了师法自然的境界,“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工之事”。
图片
苏堤东浦桥西侧,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金沙堤,始筑于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清雍正九年(1731)总督李卫重筑。玉带桥位于金沙堤中段,堤上构石梁以通岳湖和西里湖间舟楫,桥身设三洞以酾水,状如带环,故名“玉带”。玉带桥西侧正是烟柳桃红嘉木最浓处,桥亭掩映其中依稀可辨。
图片
金沙港东隔杨公堤,与曲院风荷公园相对,为西湖最大的天然水源金沙涧入湖之处。金沙涧因涧沙明净,色如黄金,故名。自古以来就多名人踪迹,元代诗人虞集曾在此构筑金溪草堂;元代文学家白珽曾于此结庐而居,其住所名为“湛渊”;我国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在金沙港畔的燕南寄庐居住了大半生。2003年西湖湖西综合保护工程整治金沙港一带,恢复了原有湖面,复建天泽楼等景点。
习近平说过,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历史人文美
西湖人文遗迹的荟萃程度,世所罕见。人与湖、人与植物紧紧相连,密不可分,成为西湖植物特有的文化景观。在西湖,人和植物、植物和人,两者之间已经融合在一起,组合成西湖独特的植物景观文化。
图片
岳飞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传统忠孝文化的楷模、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将领。岳庙始建于南宋隆兴元年(1163),位于西湖北面栖霞岭南麓,北山路北侧。自元、明、清以来历经重点修复,其现存格局为清代重点修复后形成,既是人们祭祀、悼念与接受爱国教育的场所,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教育基地。
西湖迄今最起码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沉浮。在这里有各朝代的名胜古迹,有白居易、苏轼、杨万里等文人墨客的千古颂吟,有岳飞、秋瑾等民族英雄的英灵,有康熙、乾隆、毛泽东、邓小平等风云人物的足迹……若没有这些历史人文景观,西湖将黯然失色。
图片
林徽因纪念雕塑,坐落在花港公园西里湖南岸。纪念雕塑为长方形,以青铜作诗笺,透出林徽因的剪影,将文字用线切割技术透雕于青铜诗笺上,形成一座空灵的诗碑,透过湖光水色,映出林徽因的倩影和美妙文字,唯美自然,让人产生对美的无限遐想。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林徽因纪念雕塑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
图片
刘庄位于西湖丁家山畔,又名水竹居,占地面积500多亩。由刘学询(广东香山人)所建,历时8年、耗资10余万银两,于1905年底建成。1954年刘庄改建为西湖国宾馆,毛泽东主席曾多次下榻于此,至今还保留有毛泽东读书处。刘庄还与两件大事相关联: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起草;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在此签署。刘庄的庭院内亭台楼阁、小桥水榭、曲廊修竹、古木奇石,环境极其幽静典雅,山水互为因借,布置得体,独具东方园林特色,博览西湖之美,又最得天趣,被誉为“西湖第一名园”。
近代以来,西湖还是西泠印社、湖畔诗社、国立艺专等传播新思想、新艺术的阵地。甚至就连后来的共和国宪法,也是在西湖北山街84号的院子内完成了初稿,因此,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初稿还有一个名字,叫作“西湖稿”。
图片
杭州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的起草地。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于2016年12月4日第三个国家宪法日正式建成开放。陈列馆现有北山街、栖霞岭两个馆区和市民中心青少年展区。栖霞岭的宪法纪念馆分馆位于栖霞岭54号,以现行宪法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设置了“宪法就在我们身边”主题展览,还设有宪法和法律图书馆,拥有上万册宪法和法律类书籍,定期开设法治讲座。宪法陈列馆已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可以说,西湖的周围,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对这些历史文化遗存,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习近平
图片
「西湖有嘉木」封面&个性化邮票
东坡居士有言:“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简古、淡泊俱是一份高境。正如《西湖有嘉木》钢笔画中对西湖美景损益之间的取舍,让人看到人心与湖山相互映照的东西,看到一个生机盎然的杭州西湖。
在时间维度上
西湖连接着
过去、现在和未来
而在空间维度上
西湖又是沟通
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桥梁!
创作背景: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春风催新绿,植树正当时。正如《西湖有嘉木》钢笔画中描绘的植物,她们伴随着朝夕晨昏、初夏秋冬以及风雪雨雾的差异演绎出丰富多彩的景观,带给西湖无限生机,让游人在湖光山色中领略西湖的美。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小君
来源:杭州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