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李焕英“们工作生活的这座工厂,如今怎么样?

中国一拖老一代女工

中国一拖老一代女工近年重聚,拍摄于东方红农耕博物馆。

中国一拖老一代女工

彩蛋:在“河南工厂”相关报道评论区留言,送三八节祝福,即可获得高德打车100元打车券。

策划:王鲁峰执行: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唐朝金赵心瑗朱哲马腾飞万军伟韩延耿王灿谢健斌肖晓辉李铮丁新湍刘赟

感动无数人的《你好,李焕英》电影取景地——位于湖北襄阳的湖北金环(原湖北化纤厂),始建于1968年。

电影赚足了眼泪,这座电影中叫“胜利化工厂”的老工厂也跟着火了,很多人因为影片里的复古布景而专程前去拍照打卡。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500公里之外的河南新乡,也有这样一座老化纤厂。这是60年代初期河南建设的唯一一座化纤厂,跟湖北化纤厂是“姊妹工厂”。

河南“李焕英”们工作生活的这座工厂,如今怎么样?李焕英们背后,有多少这样的河南工厂?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这些工厂是怎样挺起了河南乃至中国工业的脊梁?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今日推出全国两会重磅策划《河南工厂》——

一部《河南工厂》微纪录片,探访电影中的“姊妹工厂”。

一组浸透岁月之美的老照片,致敬每一位“李焕英”。

一篇《河南工厂简史》万字长文,勾勒河南工业壮美画卷。

河南也有一座《你好,李焕英》电影中的化纤厂

全国两会前,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探访位于黄河之滨的新乡化纤厂。

走进新乡市凤泉区锦园路179号新乡化纤的老厂区,恍如走进电影《你好,李焕英》中。

厂区大门,几乎一样。厂区里有高耸的法国梧桐、苏联风格的建筑群。穿着工装的工人们依然保留着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习惯,沿途留下车铃叮叮当当的清脆声响。

一代又一代的“李焕英”们在日渐斑驳的大门下来来去去,和电影中的“贾文田”“冷特”等一起,织就了新乡化纤60年的厚重底色。

1960年9月,国家决定在河南新乡建设一座以棉短绒为主要原料的粘胶纤维厂,并最终选址在豫北明珠新乡北郊凤凰山下,这便是新乡化纤的前身。

几乎同一时期,国家纺织部决定在湖北建一个为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轮胎厂配套生产轮胎的工厂,湖北化纤厂应运而生,成为我国最早的生产工业用化学纤维的大型企业。相近的建设时间,使得两座老厂形成了极为类似的建筑风格。

60年风雨跌宕,新乡化纤已经成为中国再生纤维素长丝龙头企业、中国氨纶生产第一梯队企业,产品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长丝纤维,是各类纺织品的主要原料,可做五彩霓裳;氨纶,是口罩耳带生产的重要原料。

去年疫情最肆虐时,新乡化纤生产的氨纶产品,源源不断直供中国卫材之都新乡长垣,紧接着又生产出一只只口罩,紧急送往“抗疫”前线。

“感动!”在新乡化纤厂,谈到电影《你好,李焕英》时,大家说得最多的是这个词儿。电影中的场景,就是他们日日生活、工作的场景。而且,两家还是“姊妹工厂”,联系频密,经常一起搞技术比赛等联谊活动。

一部《河南工厂》微纪录片,带您“云探访”河南的“胜利化工厂”。

一组浸透岁月之美的老照片,致敬每一位“李焕英”

“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从上映到现在,电影《你好,李焕英》以真情直击人心。

影片结尾李焕英年轻时的照片勾起无数人的回忆。泛黄的老照片,是岁月的馈赠,更是时代的印记。她们,都曾年轻过,也正年轻着。

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全国两会会场内外,都在为女士们送上“节日快乐”的真诚祝福。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探寻工厂之际,采访多位“工厂玫瑰”,收集到一组组饱含岁月之美的老照片,致敬“李焕英”们的青春。

“我17岁就进厂工作,我爱人也在厂里。我们俩是在厂组织联谊会时认识的。后来就很自然地结婚生子,日子过得虽然平淡,却也安稳。”探访新乡化纤时,一位女工告诉记者。这大概是“李焕英”们不约而同的故事。这些老工厂对于她们而言,往往是家一般的存在。

记者走访时了解到,很多工人子弟在大学毕业后也会选择进父母辈所在的厂工作,这些建厂较早的企业已经先后影响了三代人。“我们从小就在厂区长大,幼儿园、食堂、理发店……这里就是我们的生活圈,对厂里非常有感情。”记者走访中国一拖时,一位刚入职不久的年轻女工告诉记者。

2020年疫情最为严峻时,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走访中国卫材之都长垣,看到车间女工们加班加点生产口罩和防护衣,绽放为最动人的“战疫玫瑰”。

她们穿上工装、认真做工的样子,真美。那是一种奋斗的精气神,向阳而生、朝气蓬勃。

一组浸透岁月之美的老照片,带您“云欣赏”身边的“李焕英”们。

万字《河南工厂简史》勾勒河南工业壮美画卷

新乡化纤三代人的奋斗史,是河南工业发展的一个侧影。

将历史的时针回拨。“一五”期间,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洛阳轴承厂、洛阳矿山机器厂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河南兴建。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人聚集河南,为新中国的工业化梦想共同努力奋斗。

“二五”期间,郑州第二砂轮厂、郑州电缆厂、开封空分设备厂、开封高压阀门厂、开封仪表厂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迅速崛起,形成了郑、汴、洛等机械工业重要基地,构成了河南乃至中国坚实的经济底座。

改革开放后,宇通、卫华起重、双汇、三全、思念、好想你……一大批优质工业企业在时代洪流中接连涌现。河南制造逐步走出国门、通达世界。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郑煤机时强调,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

站在“十四五”开局的节点回望,势不可挡的大国崛起,制度变革的时代红利,敢闯敢干的企业掌舵者,以及无数兢兢业业的“李焕英”们,都是河南工业崛起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

2020年,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曾走访100多家河南工厂,全国两会前又赴洛阳、郑州巩义回郭镇等地深入探访,同时采访省内多位专家,查阅诸多历史资料,撰写而成万字《河南工厂简史》,以媒体视角还原河南工业70余年的波澜壮阔生生不息。

今日,推出《河南工厂简史(上)》。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