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核独大的成渝经济圈,当得起“第四极”吗?

继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之后,成渝经济圈被视为最有希望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的城市群。2月24日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更是多处把成渝与前三者并列提出,称之为“极”,算得上是成渝“第四极”地位的正式官宣。
然而,成渝地区整体发展水平与前三者仍有不小差距。其症结在于城市群内部层级结构不够健康合理,在经济、人口、科研等方面,除两大核心城市外,无“第三城”过渡,第二、三梯队的城市普遍实力较弱,“中部塌陷”严重。内部的一体化协调发展也有待提高,产业布局存在同质化竞争。
【探综合,成渝不及长三角3成】
2020年在疫情和外贸环境动荡影响下,成渝的表现更可谓吸金又吸睛:重庆GDP已基本追平广州,成都与苏州的差距也缩小至2400亿。
尽管两大核心城市是当之无愧的经济增长引擎,但成渝经济圈综合实力与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仍存在较大差距。(注:成渝城市群具体范围包括四川省15个市、重庆市 27 个区县以及开县、云阳的部分地区)
图片
搜狐城市初步测算,2020年成渝城市群GDP总量为6.82万亿,分别占长三角城市群的27.9%、粤港澳城市群的58.8%、长江中游城市群的61.4%、京津冀城市群的68.9%。
从人均GDP来看,成渝的表现次于粤港澳、长三角、长江中游、京津冀,排在第五位,还不到大湾区人均GDP的一半。地均GDP差距更大,成渝每平方公里产出仅有大湾区的17.8%,长三角的31.9%。
在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方面,成渝R&D经费支出占GDP的1.93%,远低于长三角(2.95%)、粤港澳(2.88%)、京津冀(3.73%)。
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地均、人均效益、科研投入,成渝与长三角、粤港澳等发达城市群相比仍相差较远。其根本原因是成都的省会首位度过高,四川集全省之力发展成都,其他地级市州实力过低。
【看结构,中部塌陷亟需解决】
成渝城市群中,无论行政等级、经济总量、人口、财政收入,成都、重庆都属于超大城市级别,而周边诸多地级市及区县的体量则是断崖式滑坡。在大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缺少中等城市的过渡和支撑。成渝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首位度超过60%。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群内部逐渐形成了核心城市明显领先,与其他中小城镇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即“两核独大,中部塌陷”现象。
图片
2020年,重庆和成都的GDP合计4.27万亿,对成渝城市群的GDP贡献度为62.6%。除万亿级别的成都、重庆外,经济圈内其他众多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则处于1000-3000亿元之间。城市群内平均GDP为4264亿,除两大核心城市外,无一市达到均值。而成都的总量基本等于第3到第10位城市的总和。
从GDP增速看,也并没有次级城市有明显超过核心城市的趋势,所以这种经济圈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的现象将继续扩大,区域发展的梯度差越来越明显。
人口方面亦然,基于重庆主城和成都市区两座特大城市强大的吸附能力和扎实的交通基建水平,核心城市背向发展,两城独大突出。成都2019年末常住人口超过1600万,重庆超过2000万,且仍在持续增长。而次级城市发育不足,超过500万量级的城市仅有南充、达州。尚未形成“大-中-小”金字塔式层级构建。
图片
注:重庆人口为主城9区人口,重庆全域人口数为3124.32万
再看人均 GDP,2020年成渝城市群内人均GDP为6.77万元。其中成都达到10.68万,是唯一过10万的城市。重庆8万元排在第二,其余全部城市再无人达标。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断层现象明显。重庆经济圈呈现从主城9区向渝西城市(永川、荣昌、铜梁)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趋势;成都经济圈则呈现由成都市区向川东城市(资阳、遂宁、内江)由西向东逐渐递减的趋势,形成“哑铃式”发展结构。两个超大城市整体上尚未形成紧密联系,双城经济圈内部建设缺少中间节点城市支撑,不利于人员、资金等要素的次第流动。变“中部塌陷”为“中部崛起”,构建合理的“大中小”城市体系,将是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任务。
图片
【一体化,联动合作尚不完善】
中部塌陷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成都和重庆长期竞争大于合作,将过多的资源集中于两座核心城市。
古往今来,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成渝地区,一直是重要的战略大后方。成都是3000年未曾变过的蜀都,重庆是随着工业化崛起的长江上游经济重心。两座城市一直在暗自角力,争夺西部龙头的地位。1997年,重庆升格为直辖市。双城从味蕾之争、性格之争到产业之争、定位之争,愈演愈烈。在交通枢纽、西部金融中心、总部经济、IT产业、汽车产业发展,甚至外国领事机构落户等等方面,较量从未停止。
近10年来,多份中央文件定调成渝共同发展。
· 2011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 2016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 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都、重庆也共同跻身国家中心城市,两座城市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再无主次之分。近年来,成渝已经“化干戈为玉帛”,共同签发一系列文件、完成诸多基建项目,推动成渝一体化发展。例如,2020年12月底,成渝高铁开行复兴号列车,运行时间缩短至62分钟,实现高铁公交化运营。大大弥补了成渝间距过远的劣势。
图片
再如,今年1月4日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中提出,将实施两地交通、社保、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便捷行动,目前已经实现户口网上迁移“一站式”办理及居住证互通互认,破除人才流动的藩篱。
尽管成渝频频牵手互动,但是地区产业之争的问题依然存在。2020年两市的支柱产业都有电子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两市的“十四五”规划也都明确提出要构建汽车、电子、装备制造等世界级产业集群。两大核心城市产业结构雷同,布局高度重合的情况下难免产生同质竞争态势。
以成渝城市群内相对优势明显的汽车制造业为例,成都在汽车配套产业链方面较完整,规划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区)作为汽车产业基地。聚集了大众、丰田、德国博世、美国江森等47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吉利、东风等51家上市公司。众多汽车品牌和国际零部件巨头都在成都建厂投产,形成“十车七机”产业集群。
而重庆一直将汽车产业列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也挂牌成立两江新区,和成都分庭抗礼。已形成以长安为核心,以福特、马自达、铃木、上汽依维柯、通用、五菱等车企为基础,辅以汽车钢板、轮胎等关键零部件项目的汽车工业格局。重庆2020年汽车整体产量为158万辆,规上汽车制造业完成产值3672亿元,是全国汽车厂商最多、产量最大的城市。
同时,两地都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重庆市经信委表示,2022年,重庆将年产新能源汽车约40万辆、智能网联汽车约120万辆,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制造基地。成都也发布《绿色智能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到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能达到100万辆、产量50万辆,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
川渝汽车城之争,未形成错位发展格局。电子产业和旅游业也有类似现象。双城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为吸引IT大企业进驻,两地政府竞相出台更优惠的政策,出现竞争过度。两地也都在各大短视频和直播平台打造IP、树立品牌,吸引旅游。高度同质化的产业发展规划不可避免地导致两地竞争关系加剧。若不能转竞为合、抱团取暖,势必造成内耗,也会导致专注于恶性竞争而更加忽视次级城市的培育和必要的产能外迁。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30年,成渝城市群完成由国家级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性跨越”。要实现这一远景目标,“中部塌陷”和产业协同问题需要智慧的解决方案。成渝若能做到,将是一个跨行政区域协同发展的成功样本,才真正当得起中国经济“第四极”这个头衔。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