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由德国人建造,如今产品出口德国等欧洲国家!铁路大厂的“火种”已燃烧百年

图片
建党100周年来临之际,在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铁路大厂”厂史馆工作了10年的管理员韩国力最近愈发忙碌,造访厂史馆的参观者增多。历经111年风雨,官方名字不断变换,而“铁路大厂”(今为“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这个民间俗称流传至今,“红房子公所”亦然。
历史就在那里,现实的车轮不断向前。厂内杨柳抽新枝,春天如约而至,铁路大厂又长了一岁。近百年前,这里诞生了山东省第一个企业工会和第一个企业党支部,一度成为山东乃至津浦铁路早期党活动的中心地带。
同屹立至今的古建筑与铁路大厂一样,当年工人运动、革命斗争等激荡人心的红色故事也穿越百年经久不衰。而这些,熟读厂史的韩国力如数家珍。
图片
111岁的铁路大厂厂史馆
红色“火种”在红房子公所传播
111岁的厂史馆主体建筑,与原济南火车站为同一设计者——德国人赫尔曼·菲舍尔。仔细端详这座德式建筑,可在墙体右下方发现“首任厂长道格米里(德国籍)办公楼 建于1910年”的标注,在诉说着铁路大厂的由来。
1907年,英德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津浦铁路借款合同》,清政府借款500万英镑,由英德修筑津浦铁路。1910年,工厂由德国人设计监督开工,主要负责修理津浦铁路北段的机、客、货车。当时工厂地处大槐树庄,周边有很多大槐树,工人们俗称“大槐树机厂”。该厂同时也是济南当时最大工厂,民间俗称“铁路大厂”,沿用至今。
沿红色的木质楼梯走到厂史馆3层的阁楼,一幅幅工人根据史料创作的画作、一张张老照片、一篇篇文献记载和老物件涌入眼帘。韩国力用他的解说打开了尘封的历史。
图片
铁路大厂厂史馆管理员韩国力向记者讲解早期党的活动
与铁路大厂一样,“红房子公所”也盛传了100多年。何为“红房子公所”?韩国力介绍,多数工人只能住地窝子,相当于席地而睡,“红房子”是为外地技术工人建的宿舍,因房屋用红砖砌成而得名,而红房子公所是当时工人活动的中心。当时工人生活极苦,有位来自天津的钳工张师傅,能说会道,又会几路拳脚,便主动把红房子的青年人引进自己院子。起初给大家讲《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后来又教大伙练拳习武,张家大院渐渐成了工友们的娱乐场所。久而久之,便挂起了“公所”匾牌。
图片
地处槐荫街75号楼的一排平房,据考证为流传下来的红房子
如今在槐荫街“75号楼”院里,两栋高楼间还保留着一排平房,据考证就是流传下来的“红房子”。距离该院不远,一处写着“槐荫街煤炭店”的院落,韩国力称,据说就是当年红房子公所的旧址。
图片
“槐荫街煤炭店”据考证就是红房子公所旧址
在铁路大厂记录厂史的《红色大厂》一书中,记载了当年工人宋子元的心声,“那时工人太苦了,经常要挨打挨骂受窝囊气,简直就不是人过的日子,大家天天盼望着能有明白人指一条明路。”
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1921年,王尽美、邓恩铭、王荷波等革命先驱就来到红房子公所,给工人们讲故事教字,传播马列主义思想,油漆匠李广义则把传单撒在工厂里。
图片
王尽美
图片
王荷波
“王荷波给工人上的第一课,就是讲工人的‘工’字。他说上一横是天,下一横是地,中间顶天立地的柱子就是工人阶级,所以说工人是很神圣的。”韩国力说。
“我们听了既感到新鲜又感到壮实,懂得了工人阶级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有力量,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上世纪八十年代,铁路大厂离休技师安盛才曾在回忆文章中谈及当年情况。
就这样,红房子公所以及后来成立的工人俱乐部、夜校成为革命先驱传播马列主义的阵地,工人中涌现出了李广义、薛文英、宋子元、黄锦荣等工运骨干分子。
工会斗争让病假不扣工钱成真
好景不长,工人俱乐部和夜校开办不到一年,就被新上任的交通部长强行关闭。1922年6月18日,在王尽美、王荷波的帮助下,李广义、薛文英等联络了数百名工运积极分子,在中大槐树北街71号增盛东酱园(今裕园小区)召开工人代表会议,大槐树机厂工会正式成立。
作为全省第一个产业工会,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王尽美代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在《山东劳动周刊》创刊号发表贺词,称“劳动界一线的曙光,放到我山东来了”。
如今,在铁路大厂厂史馆,悬挂着一幅建厂100周年时工人根据史料创作的画作,描绘的就是工会成立当天王尽美与工人庆祝的场景。
图片
铁路大厂建厂100周年时,厂内职工根据史料创作了大槐树机厂工会成立的画作
安盛才曾称,“这一天全厂工人像过年一样敲锣打鼓放鞭炮”“游行的工人扬眉吐气,欢天喜地地喊口号,为有了自己的组织感到无比自豪”。
工会成立后,王尽美依然不时前往指导,帮助工会积极维护工人利益。当时厂里工人工资很低,徒工每天一角多钱,长工每天二角多钱,星期日休假还要扣半天工资。1922年7月26日,工会领导1000余名工人向厂方提出三项要求:年终发双薪;星期日休半天,不扣工薪;每半年加薪一次。
韩国力介绍,这三项要求被厂方拒绝后,工会组织全厂工人进行怠工,很快演变成罢工,3项要求也随之扩充为12项,组织厂内斗争的同时,工会派薛文英带队,三次到天津铁路局请愿。就在罢工的第七天,津浦铁路局答应了12项要求中的8项,比如,年终发双薪,官假(星期日、年假)不扣工钱,每半年加薪一次,病假不扣工钱等,大大改善了工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这是铁路大厂工会成立后在济南取得的首次大罢工胜利。此后,济南其他工厂也纷纷开始组建工会。《红色济南》一书如此描述罢工胜利后的情景:“津浦大厂的工人和济南各厂的工人代表都激动地流着泪说,这次罢工的胜利,真是开天辟地以来第一次使路局、厂主、监工、把头向我们工人让步,向我们工人屈服。咱们的工会真正是有力量、有能力的组织。”
入党宣誓临时剪斧头镰刀贴红布上
韩国力介绍,当年铁路大厂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李广义,李广义也是大厂第一位共产党员。而李广义成为党员,源于一幅画。
早期共产党工人运动领导人罗章龙曾在天津北方局工作,有一次到铁路工人家做客,发现墙壁上贴着一张列宁向工人宣讲的宣传画。罗章龙很好奇,问画从哪里来的,工人称是表弟李广义所送。罗章龙就让该工人带他到济南铁路大厂找到了李广义。后来罗章龙征求了济南共产党小组的意见,发展李广义加入共产党。1922年3月,李广义成为铁路大厂第一位党员。
后来军阀破坏、解散了工会,导致铁路大厂工运陷入低潮。1924年,地下党员刘子久、王崇武先后到工厂开展工作,刘子久开始化装成工人,在工厂大门外的小饭铺利用吃饭的机会和李广义接头。不久,便在当时的中大槐树组织了“饭团”,后来重新办起夜校。
图片
“饭团”旧址(照片由铁路大厂提供,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就这样,刘子久与李广义一起秘密发展了14名党员。1925年春,在中大槐树北街程炳忠家正式成立了山东省第一个企业党支部——中共津浦铁路济南大槐树机厂支部,刘子久担任临时支部书记,后由李广义接任。
图片
山东省第一个企业党支部——中共津浦铁路济南大槐树机厂支部旧址(照片由铁路大厂提供,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如今在铁路大厂厂史馆三楼进门处,悬挂着一幅画,描绘的就是当时党支部成立时刘子久带领工人宣誓的画面。“当时工厂一共有16名地下党员,同期全国共产党员总数是994人,铁路大厂的党员人数占到全国总数的1.6%,在当时很有地位。”韩国力说。
图片
铁路大厂厂使馆挂的这幅画,是根据史料所作,描绘的是山东省第一个企业党支部——中共津浦铁路济南大槐树机厂支部成立时的情景
当时如何入党?《红色大厂》一书中提到,据宋子元回忆,当时入党手续很简单,没有专门学习党章也不专门上党课,刘子久和李广义既是领导人又是介绍人,讲讲中国共产党干什么,当党员要为人类解放不怕杀头等。宣誓时只有介绍人和入党的人在场,先在墙上挂一块红布,再临时用黄纸剪一个斧头镰刀贴在红布上。许多人回忆说李广义字写得好,手也巧,大都由他剪镰刀斧头。
当年腊月,在铁路大厂党支部领导下,工人包围厂长大楼要求不再扣发当月工薪并补发欠发的工薪,经过激烈斗争取得胜利,这是该党支部成立后领导工人斗争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一幅地图助力切断日军运输线
在厂史馆,陈列着一张铁路大厂轰炸地图,上面标注了炸弹投放点位。
韩国力介绍,这是当时接任厂长朱黻后来提供的。1937年12月28日,日军占领铁路大厂,用高压政策残酷压榨工人。为切断日本侵略者在华东地区最重要的运输线,中共地下党员姜仲三和大厂动力车间技术员王印增提供了标有工厂重要目标的地图,1945年3月23日,国民党派出19架B24型轰炸机轰炸工厂,投放了100颗炸弹,造成主要厂房、设备严重损坏。这次轰炸切断了日军运输线,为抗日战争早日结束贡献了力量……
据济南市党史及档案资料记载,“1948年,为了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济南……保护工厂,保护机器……为解放军引路,抢救伤员,尽快复工,抢修铁路,支援大军南下……”在这其中,多次提到当时铁路大厂的党员和群众……
图片
厂史馆门前的草坪上,摆放着铁路大厂维修的最后一台建设型蒸汽机车
走出厂史馆,楼前摆放着一排即将出口尼日利亚的铁路货车,绕过货车,蓦然发现,草坪上卧着一台蒸汽机车,车身上标注着“建设 14402”,这是铁路大厂维修的最后一台建设型蒸汽机车,“14402”也是修车总数,为全国修车最高纪录。
“1910年大厂由德国人建厂,经过100多年发展,铁路大厂成为国内唯一获得铁路货车欧洲认证的企业,产品现已出口法国、德国、英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百年前,是他们输入技术建造了铁路大厂,今天,我们的产品和技术又输送给了他们,中国的铁路工业从无到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发展强大起来。”韩国力说。
图片
位于铁路大厂九宿舍的百岁老槐树
延续至今的不止实业,如今,在厂区西南侧铁路大厂九宿舍,屹立着据称为现存唯一一棵和铁路大厂建厂同期的大槐树,黑色的树身粗糙皲裂,枝丫形如根雕,新芽尚未冒出。几米之外一墙之隔,火车不时呼啸而过,当年的津浦铁路已成为京九线的一部分。
待采访完记者离开之际,铁路大厂厂史馆又迎来一拨参观者……
回望百年奋斗路,展望美好新征程。
济南时报·新时报联合中共济南市委党史研究院、济南市档案馆推出的“红色印记”建党百年全媒体系列报道,记录济南党组织诞生、发展与壮大的非凡历程,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注入来自历史的智慧和力量。
欢迎读者提供相关史料、线索,济南时报·新时报热线电话820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