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崔鹏: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构建减灾与特色产业结合的绿色发展模式

过去五年,中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如何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探索构建减灾与特色产业结合的山区绿色发展模式,既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也可以实现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崔鹏在深度调研后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与山地灾害打交道30余年的崔鹏认为,山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尤其是灾害频发多发导致“因灾致贫、因灾返贫”时有发生,因此探索综合减灾与特色产业协同的绿色持续发展模式也非常必要。
图片
▲崔鹏
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
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
“当前,集中连片贫困山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和全面脱贫到乡村振兴转型发展方面,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崔鹏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共性特征是绝大多数贫困村镇地处偏远山区、交通十分不便、自然环境脆弱、耕作条件不利、农产品产量偏低等,环境局限是造成贫困的天然因素,在脱贫攻坚取得决胜以后,这些因素仍然是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限制因素。
崔鹏被称为我国第一位“泥石流院士”,长达30多年的减灾研究中,有一点让他感触颇深:灾害频发多发,导致“因灾致贫、因灾返贫”时有发生。同时,在崔鹏看来,一些地方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特色产业内生动力不足。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建议构建综合减灾与特色产业协同的绿色发展模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保障平安山区、美丽山区、富裕山区同步实现。”崔鹏说,建议在全国脱贫攻坚不同类型区选择小流域开展示范,综合考虑流域系统的山水林田湖草现状、组合与潜力,科学规划防灾减灾、绿色种植、绿色养殖、生态旅游和生态保育,构建灾害治理、监测预警和土地整理相结合的生态-岩土协同的灾害治理技术体系,注重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空间区域协同和产业内部协同,形成山地灾害风险防范与可持续发展相融合的系统解决方案。从而以防灾减灾与乡村振兴为抓手,避免“因灾致贫”和“因灾返贫”,确保后脱贫时期长效持续发展,保障平安山区、富饶山区、美丽山区建设。
同时,崔鹏还建议建立山区绿色发展协作机制,保障山区高质量发展,完善省、市、县、镇各级政府的联动管理和协调机制。其中,加强引才引智是崔鹏认为关键的一点,“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山区吸纳高端人才能力不足的问题,补齐人才短缺的问题短板。”在崔鹏看来,建立政府、科研机构、企业、新型农业主体和农户的多主体协同参与机制,加快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激发乡村创新创业牵引动力的政策和制度,探索政策和制度先行试点改革,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山区脱贫成效、乡村振兴转型发展,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未来5年
长江上游生态保护还有哪些硬骨头要“啃”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四川代表团共向大会提交21件全团建议,《关于建立川渝跨省常态化生态补偿机制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就是其中之一。仔细翻阅这条全团建议,崔鹏内心倍感振奋。
事实上,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崔鹏就曾提出“建议国家加大对四川生态建设支持的力度,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生态建设的长效机制”这一个人建议。“要把长江生态保护做细做实,这次的全团建议是从川渝两地常态化生态补偿机制入手,未来希望能够将生态补偿机制贯通上中下游,全方位的、多元化的发挥更大的作用。”
崔鹏也曾参与《长江保护法》的座谈会,在他看来,过去五年,我国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蓝天越来越多、江河越来越清、生态越来越好。“四川地处长江上游,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四川省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不仅对四川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性任务,对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也起着战略性作用。”这也是崔鹏连续四年持续关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原因。
目前,“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已经成为共识,未来5年,长江上游生态保护还有哪些“硬”骨头要啃?
“沿长江上游各大支流中,分布着干旱河谷,虽然总的面积不大,但是生态非常脆弱,人口密度大,降雨量少,蒸发量大,贫困人口多,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是多年来的难点。”崔鹏告诉记者,长江上游的干旱河谷也是未来长江生态保护需要重点突破的区域,应该采取重点扶持,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如果我们把干旱河谷区的生态修复做好,相当于‘啃’下硬骨头。”
早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崔鹏就曾透露,中国科学院启动的“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下称“美丽中国”专项),他承担了其中一项任务——美丽中国专项-小流域山地灾害绿色减灾示范,目前这一项目进展如何?“已经取得了技术和理论上的进展,并在凉山州选取一个试点建设实验示范工程。”崔鹏表示,接下来将依托这个区域的自然条件、灾害情况进行相应技术研发,将生态修复、产业发展融入其中,巩固四川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编辑 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