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服贸会计划9月初举办,重要论坛规格规模将再提升

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重大展会”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记者从服贸会组委会获悉,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将于9月初在北京举办,具体日期还未敲定。以后服贸会举办的时间也会固定在9月份。除了国家会议中心的主会场,今年会增加首钢分会场。
3月11日,在服贸会会后集中采访活动中,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北京临空国际技术研究院、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国研智库4家获得2020年服贸会“优秀会议活动奖”机构的相关负责人一致表示,2021年服贸会要在会议规模、规格上进一步提升,争取取得更大的成果,在国内外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2021服贸会将聚焦数字经济,首设数字服务专区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孙尧表示,2021年服贸会将继续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方式办展办会。本届服贸会展会规模为15万平方米左右,高峰论坛、品牌专题论坛、行业会议及推介洽谈等各类活动120余场;将首次设置数字服务专区,邀请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国际国内数字服务龙头企业,突出展示全球服务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最新前沿、最新成果和最新应用场景,助推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实现新发展。
作为2020年服贸会四场高峰论坛中的两场——“服务贸易开放发展新趋势高峰论坛”和“跨国公司视角下的服务贸易便利化高峰论坛”的承办方,国研智库在上级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其他主办方的支持下,圆满完成了这两场论坛的组织筹备工作。
国研智库副总裁王燕青透露,今年国研智库将继续联合相关部委单位,共同协助服贸会组委会组织举办“服务贸易开放发展新趋势”等高峰论坛。2021年服贸会高峰论坛将紧抓全球经济数字化发展趋势,聚焦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相关主题,开展权威、深入、有实效的解读与对话。
“全球采购与数字贸易创新融合高峰论坛”今年将关注全球健康
2020年服贸会期间,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与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全球采购与数字贸易创新融合高峰论坛”,吸引了境内外政要、驻华使馆、联合国机构、国内外500强企业代表等超过200位嘉宾参与。本次高峰论坛上共形成了八个签约项目,总体涉及金额超过150亿美元。
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王栩男介绍,2021年,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将继续与北京市国际服务贸易事务中心加深合作,并参加2021年服贸会。据透露,今年的高峰论坛计划将全球健康和全球采购相结合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探索。“全球健康目前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话题,特别是目前联合国采购金额中,占比25%左右都与健康医疗相关,这也与中国抗疫取得的成就分不开。”
据介绍,2020年,联合国在全球的采购金额已超过200亿美元。此外,大多数联合国成员国在进行政府采购时也使用联合国注册供货商名单。据不完全统计,由此带来的贸易机会高达数千亿美元。“中国企业要实行‘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这是一个最好的互动平台。”王栩男说。
第三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峰会已启动合作洽谈
第二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峰会是2020年服贸会期间航空业唯一一场论坛。峰会期间,“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联盟旗下重点项目—新型航空综合体《飞行驿站》等多项重点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启动。
作为峰会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北京临空国际技术研究院院长马剑表示,参加2020年服贸会让他们收获很大。“国内外航空领域在面对疫情影响下,有了更多应对共识,对疫情后航空领域的恢复发展有了更大信心,另外还取得了众多实质性成果。”
马剑透露,国内外合作伙伴也对下一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峰会的举办抱有极大参与意向,相关合作已开始进行洽谈。“我们愿意参加下一届服贸会并组织第三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峰会,预计下一届峰会的规模和规格将进一步提升,会取得更大的成果,并在国内外产生更大的影响力。”马剑说。
去年旅游投融资大会现场签约86亿元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举办的“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是2020年服贸会期间唯一由国际组织主办的会议。大会以“重启旅游,再创繁荣”为主题,吸引了国际组织负责人、驻华使节、联合会会员代表、知名旅游企业及投资机构负责人等线上线下参会,其中包括来自10个国家的驻华大使以及来自43个国家的600余名代表现场参会。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对外联络部兼会展活动部总监陈波介绍,大会通过线上直播平台,面向全球特别是联合会75个国家和地区150多个城市的200余家会员单位开放,现场及线上语言涵盖中、英、法、西、俄语五种语言,实时向全球共享会议成果。
大会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城市旅游业复苏振兴行动指南》和《新冠肺炎疫情下世界旅游业恢复与发展报告》两项研究成果,为全球城市旅游业复苏提供策略分析和趋势研判。大会举办旅游投融资大会,为会员搭建旅游投融资交易平台,在投融资大会上,共推出21个意向合作项目,总额合计157亿元人民币,现场签约86亿元。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白爽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