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这片古厝中,走出了《人民日报》老社长邓拓

他在战火年代,一杆笔闹革命,主编《晋察冀日报》,宣传抗日主张和抗日根据地建设;他是《人民日报》创刊者之一;他还主编了中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他的“标签”是革命战士、杰出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
他叫邓拓,福州鼓楼才子。最为有名的作品是以“马南邨”为笔名撰写的专栏杂文《燕山夜话》,和同吴晗、廖沫沙开设的专栏《三家村札记》。
图片
邓拓(资料图)
福州给予了邓拓怎样的品格?他在福州留下怎样的痕迹?让我们重新寻找邓拓和这座城市的关系……
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笔名马南邨、邓云特、左海等,福建福州人。曾任《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等职。
图片
邓拓雕像
故居
穿过不算热闹的商业街区冠亚广场,在乌石山下,邓拓故居并不难找到。离此不远的那座崇妙保圣坚牢塔(乌塔)就如同一个硕大的惊叹号,提醒着来往的福州人,这里生活过一位不平凡的人。
图片
邓拓故居
邓拓故居的门脸不大,游客不算很多,远不如三坊七巷中任何一座古厝那般熙熙攘攘,但质朴与安静却赋予它独特的气质。每有游客来,管理员就会在记录本上画一道,五人一组便是一个“正”字。这样传统的人流量计算方式如今已很少见了。
图片
1912年2月26日,邓拓就出生在这里,出生时正值清晨时分,旭日初升,父亲给儿子取名“旭初”。进学堂之后改名“子健”,而“邓拓”这个名字则是他到了晋察冀边区后才改的。
图片
邓拓出生地,现为邓拓故居
据邓拓故居的馆长陈风雨介绍,邓拓的童年生活清苦,一大家子全靠父亲在私塾教书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邓拓常到离家不远的山坡上打草拾柴火,有时跑到附近的河塘边,钓小鱼小蟹,到房前屋后的竹林里挖笋。
那时父亲对孩子的管教很严,规定他们黎明即起,晨课是背诵古诗文,练习写大字。在邓拓故居的院中,有一个“墨池”,据说当年邓拓写大字时,常用一支自己捆扎的“扫帚笔”,从池中蘸着清水在地上反复练习。
图片
邓拓故居中的“墨池”
花木丛中有两方石刻,一是清代林材所书“第一山房”,一是邓拓抒怀明志的律诗:“当年风雨读书声,血火文章意不平。生欲济人应碌碌,心为革命自明明。艰辛化作他山石,赴蹈从知壮士情。岁月有穷愿无尽,四时检点听鸡鸣。”
图片
“第一山房”石刻
图片
邓拓亲笔写的《赠杨述同志》石刻如今立于故居院内
陈风雨介绍,上个世纪90年代初,政府出资从当时房屋的产权人手里购回了邓拓故居,1992年,故居进行了修复和陈列,1994年对外开放,之后经历了几次翻修。
如今的故居尽量维持了邓拓居住时的原貌:房子坐北朝南,以山为屏,双层木结构的小楼房,为清末民初福州旧民居风格,邓拓的卧室和书房是在小楼的西厢。
图片
邓拓故居
故居内增加了许多文物和展品,比如邓拓当年写《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使用过的钢笔和手稿复印件,还有用福州话吟诵诗词的录音等。当年邓拓访问苏联时买下一台老式录音机,每到春节,家人都会开一个家庭聚会,每个成员出一个节目,大家就对着麦克风表演,这件录音资料就是这时录下的,它还曾作为福州诗词吟诵艺术参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片
邓拓故居内展出的部分手稿
图片
邓拓遗物
校友
1923年,邓拓入读福州三牧坊中学,也就是如今的福州一中。在福州一中的校史馆,邓拓的照片以“两院院士”的身份出现在校友名人的照片墙上。
“校友”邓拓留下的名言“坚持真理,疾恶如仇;铁骨铮铮,宁折不弯”成了如今学校的精神和气质;学生记者团自办的杂志《拓风》,一种说法是有“邓拓遗风”的意思;在闽侯福州一中新校区图书馆还种植了紫藤,也是为纪念邓拓,因为邓拓的书斋名曰“紫藤斋”;而新校区体育馆旁凤凰水池中央有一块巨石,上面刻着邓拓的手书诗句:“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云山入画图。”校园的话剧大赛也是以他之名命名——“邓拓杯”。
邓拓在这所省内最知名的学校里的故事并没有想象中激荡。据介绍,当年的校长是一位留日归来,受东西文化熏陶的开明之士,学校的课程设置比较新式,邓拓在中学时代就开阔了知识视野。他的记忆力很好,上课时老师讲的诗文,他课后都能背下来。
图片
邓拓中学时代出版的刊物
在这所中学,邓拓流传下来的最著名的故事是——一次,老师讲唐诗,出了《读罗隐咏蜂七绝有感》的题目,让大家自由写一首诗。他写道:“踏遍溪山十二尖,艰难生计不须占!世间多少伤心客,何惜捐输一滴甜?”父亲邓鸥予看到儿子的诗后,十分高兴,夸奖:吾儿未冠即能诗也。
按照《邓拓传》(顾行、成美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记载,邓拓是在“福建省立高级中学”完成的学业,那可能是福州高级中学的前身。而另一种说法是邓拓曾是福州城门中学的校友。城门中学的负责人介绍,当年战乱,福建省立高级中学几次搬迁,分出了好几所学校,而1926年前后城门中学的校址就是在三牧坊。
按照城门中学的说法,邓拓和几个同学组织读书学社“野草社”,出版自编自印刊物《野草》,并在《国民时报》上写时事评论文章,这些事应该是在现在的城门中学所为。他的书生意气和血性在那个乱世里显得醒目,据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时,国民党在福州搜捕革命者,围剿进步刊物,学校曾一度被军警包围,几个学生遭逮捕……在城门中学的校史资料里也展出了邓拓的照片和简介。
图片
中学时代的邓拓与“野草社”同学合影
这个颧骨高高、身材瘦削的少年,在那座小楼、在福州城里的生活,似乎平淡无奇,而他的传奇故事要从十七岁之后才开始。
《燕山夜话》
邓拓最重要的作品除了同吴晗、廖沫沙开设的专栏《三家村札记》,就数在《北京晚报》上开设的专栏《燕山夜话》了。那么,《燕山夜话》到底是怎样一个专栏?
1961年3月19日,《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上登出《燕山夜话》专栏的第一篇文章《生命的三分之一》。作者叫“马南邨”,这是邓拓为自己这个专栏取的笔名。
“马南邨”首篇里便说:“我之所以想利用夜晚的时间,向读者同志们做这样的谈话,目的也不过是要引起大家注意珍惜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使大家在整天的劳动、工作以后,以轻松的心情,领略一些古今有用的知识而已。”
邓拓时年尚未满50岁,但已经是著名的老报人了。他28岁起担任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前身之一《晋察冀日报》的社长兼总编辑,37岁起担任《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机关报的首任总编辑。可以说,他一生的主要经历在报纸的编辑出版中。
图片
1938年5月,邓拓担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报》社长兼总编辑(资料图)
《燕山夜话》的栏目名,正是这位老报人自己的手笔。燕山对北京,夜话对晚报,虽只是一个栏目名,仍透出这位老报人的功力与巧思:既绝妙地对应了刊发专栏的报纸《北京晚报》,又切合这个专栏策划时的定位。笔名“马南邨”,化自“马兰村”。这个河北保定阜平县的山村,正是邓拓当年主持《晋察冀日报》时所驻的村子。
图片
邓拓主编的《晋察冀日报》
“轻松”“有用”“古今”“知识”……或许在“燕山夜话”这个名字定下来的同时,邓拓就已经在脑海里形成了这样的风格定位。
当时,《燕山夜话》轰动一时,它的科普性、针对性(或者说批判性)很强。曾负责编辑这个栏目的张守仁还记得,当时全国很多报纸都相继开设类似的栏目,有《大众日报》《云南日报》和《山东日报》,“我记得福建的报刊也有仿这样的专栏,《燕山夜话》的影响,当时波及大江南北”。
图片
1979年4月,《燕山夜话》由北京出版社重新出版
当时老舍先生对这个栏目的评价是:“大手笔写小文章,别开生面,不拘一格”;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说《燕山夜话》“既有思想性,又有知识性,学富五车的人才能写得如此精彩”。
张守仁回忆说:“每周这个栏目发两篇,后来干脆让读者来出题目,那时候来信真的可以用‘雪片’来形容。邓拓是文史专家,知识丰富,我们当时是下午出报,往往是上午八九点打电话告诉他读者出的题目,两个小时后他就叫他的通讯员把稿子送到报社来。他的书法很好,每篇稿子都像是一幅书法作品。这个栏目也成了北晚最好的品牌。”
《燕山夜话》是用精神上的食粮来补充物质的匮乏:1959年至1961年,全国性粮食短缺和饥荒,在最困难的时期,学校也停上体育课、晚自习。“《燕山夜话》无非是在精神生活上让人民稍微丰富一点,看看这些带有知识性、针对性的小品文章。当时知识型的文章很少,对青年学生是思想道德意识的启蒙,对领导干部是提醒他们尊重科学、不要胡搞蛮搞。”张守仁说。
《竹石图》
才子邓拓做的另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就是他对文物的保护。邓拓曾“倾家荡产”抢救下不少珍贵的文物,之后又将这些文物无偿捐献给国家。在这些文物中,最值得说的就是《竹石图》。
宋代大文豪苏轼最为人所知的画作,一幅已流失日本,另一幅就是《竹石图》。1961年,邓拓变卖了14件藏品,加上《燕山夜话》的稿费,凑够5000元买下《竹石图》。“父亲收藏不为增值,而是要写一部《中国绘画史》,可惜他最终也没有动笔。”邓拓的儿子邓壮说,“父亲当时还找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借来了宋代织品的样片对照(宋代是在绢上作画),还请来专家鉴定。他觉得这有可能就是苏轼留下的真迹,起码是有研究价值的。父亲写下诗句:‘君爱文明非爱宝,身为物主不为奴’,把他所有的145套藏品无偿捐给国家。”
图片
《潇湘竹石图卷》局部(资料图)
1983年,文化部组织专家对《竹石图》进行鉴定,启功、谢稚柳、杨仁凯、徐邦达等七位专家对画作的真伪进行了投票,其中五位专家认为是真迹。2007年,邓拓捐献的这批文物得到全面修复。2012年,“邓拓捐赠中国古代绘画珍品特展”于中国美术馆举办,那是邓拓捐赠作品的第一次全数展出。“在父亲百年诞辰的2012年终于公之于众,也算实现了父亲捐藏品的初衷:让研究者和爱好者能够看到。时隔半个世纪总算完成了父亲的心愿。” 邓壮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