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片树叶卖出35亿元 四川省大竹县是如何做到的?

大竹县团坝镇白茶种植基地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摄影报道

2020年,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的两片树叶,总共卖出35亿元——年产白茶700吨,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香椿鲜芽产值超3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超7亿元。

四川大竹,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1.3%、绿色覆盖率达43%,是全国绿化模范县。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召开,明确把“碳达峰”和“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树叶经济”,是真正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绿色经济。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中,这个地处川东丘陵的传统农业大县,是如何找到科学路径的?3月15日至17日,封面新闻记者循着两片树叶生长的足迹,找到了答案。

荒山种白茶 一年卖出28亿元

“廖白茶,你一定要把大竹白茶的品质做起来,还要掌握种植核心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带动更多群众致富奔康。”3月16日,大竹县委书记李志超,对大竹白茶产业带头人廖红军说。今年,白茶进入大竹已整整十年。李志超见证了这个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廖白茶”,李志超一直这么称呼这位退伍军人。

廖红军(前排左一)参加“喊山开茶”仪式

廖红军如今的真实身份,是四川竹海玉叶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生在大竹县境内铜锣山,妻子是浙江人,退伍后在浙江定居,做些小生意。江浙人酷爱白茶,但当地山地资源吃紧,茶叶供不应求。敏锐的廖红军发现,他的老家,外出务工人员众多,不少土地和山林无人看管,“何不回老家种白茶?”

卖房,借钱,凑了1000万元。2010年,夫妻俩带着2000株安吉白茶种苗,一路向西,回到大竹县团坝镇,承包了一片荒山。试种很顺利,大竹产的白茶通过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检验。“由于海拔和土壤的差异,大竹白茶口感比安吉白茶更好!”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廖红军仍难掩激动,“四川入春比浙江早,明前茶可以早半个月上市,大竹白茶供不应求,一斤能卖到2000多元”。

种白茶能挣钱!消息很快传开,在外打工的大竹县人纷纷返乡,有的办起合作社,有的开起炒茶厂、包装厂,大竹县逐渐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白茶产业链。白茶种植产业被廖红军带起来后,当地政府大力支持这一绿色产业的发展:招引能人带资金、带技术、带人才、带市场,地方政府供土地、供劳动力、供基础设施,做好筑巢引凤大文章。

阳春三月,大竹白茶全面开采

据大竹县农业农村局统计,自白茶产业发展壮大以来,该县先后引进安吉茶商36人、资金12亿元,成立茶叶公司13户、专业合作社25户,带动本地成立公司12户、专业合作社22户。截至目前,大竹县全县种植白茶8万亩,新建厂房1.5万平方米、生产线13条,年产茶叶700吨。2020年,全县白茶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

今年,大竹县定下了白茶产业发展新目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铜锣山大竹白茶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狠抓茶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争全县新发展白茶10万亩,投产总面积达15万亩,实现总产值60亿元。

产业生态化 香椿开出“致富花”

“目前的种植面积是5万亩,仅靠香椿产业这一项,全镇的年产值就能达到1.5亿元。”近段时间正逢大竹香椿集中上市,石河镇党委书记王小波说,今年天气好,当地香椿品质高,去年统计的这一组数据,应该会有所增长。今年,他的预期是,全镇的香椿种植户能实现人均增收1800元以上。

大竹县石河镇香椿种植基地

石河镇新建村,位于大竹县香椿种植的核心区,已发展香椿种植5000余亩,是大竹最早种植香椿的村之一。“香椿是一种‘懒人庄稼’,栽种的技术难度不大,守好一亩三分地就行了。不过,采摘的时候,必须抢抓晴好天气,不然卖相就不好了,卖不起价。”村民罗安琴笑着说,每年只用集中忙活采摘期的40多天,她家就能收入三万多元。

香椿,是大竹县的传统农业产业,该县栽植香椿的历史已有500多年。2009年,大竹香椿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这一传统产业迅速发展为该县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大竹县香椿产业协会会长刘成文介绍,全国共种植香椿60万亩,而大竹县就有12万亩,分布在19个乡镇100多个行政村。“2020年,大竹县香椿全产业链的总产值超过7亿元,占了全国总产值的30%。”

大竹县香椿交易中心工人对香椿进行分级包装

依托香椿产业发展,大竹县扶贫解困30个贫困村1.8万贫困户5.25万人,让10余万农户吃上了“香椿饭”。目前,大竹有各类香椿行业专合社、公司20余家。除了直接新鲜销售外,香椿的深加工项目也已在大竹落地,已陆续开发出香椿酱、香椿火锅底料等多个香椿制品。按照计划,到2022年,大竹全县香椿栽植面积将突破15万亩,引进投资加工企业4个以上,香椿产业总产值将实现6至8亿元,农民户均增收将达到6000元以上。

香椿种植户用刚采摘的香椿做美食

在发展香椿产业之初,大竹县就让这一产业走上了生态化道路——2009年,大竹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香椿第一县”称号;同年,大竹县取得四川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从2012年起,大竹县委县政府每年安排县本级财政资金500万元,支持香椿产业生态化。2019年,“大竹香椿”获得全国绿色农业十佳蔬菜地标品牌。

“我们不再以扩大种植规模为重点,而是调整为加强香椿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强化香椿品牌建设、标准化建设、香椿文化建设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为重点。”大竹县香椿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孙立说,如今,他们把香椿产业发展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科学实施农林项目等有机结合起来,既有效调动了农民发展香椿产业的积极性,又实现了香椿产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