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愁|乡村绿化美化连载:云南•安石村

图片
乡村绿化美化在行动
凤山镇安石村位于云南省凤庆县城西北部,距县城6公里,全村国土面积9.6平方公里,最低海拔1600米,最高海拔2300米,大部分村民居住在海拔1800米以上区域,属海拔较高、气候冷凉、粮食产量低的典型山区农业村。近年来,安石村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因村制宜确立“一村一品、一路一景、一户一花、一户十棵经济林果树”的“四个一”发展思路,走循环农业发展之路,念好山字经、作好林文章,村容村貌发生深刻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成为临沧市第一个“茶叶专业村”、第一个“信用村”、“中国滇红第一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文明村”、“争创国家级文明村先进单位”、“百强农技协会”、“国家级文明村”、“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森林村庄”,率先走出了一条绿色美村富民之路。全村辖23个村民小组,810户农户,总人口3212人。安石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10个党小组147名党员。2018年末,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125.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5958元。
图片
立足“三山一水三条路,一村四片八百户,万亩核桃万亩茶,万亩花开万家富”的区位、人文、产业优势,聚焦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领域,集中实施整治行动,梯次推动乡村山水林田路房整体改善,最终实现“生态美、环境优、百姓富”三个目标。
图片
安石村“两委”紧紧抓住市、县实施美丽家园建设的重大机遇,按照“依山就势原址建、迁居腾地集中建”两种模式,坚持美化、绿化、硬化、净化、亮化“五化联动”,布局、庭院、村庄、环境、产业、活力、和谐“七美”结合,建设森林家园。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突出“四个重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是突出规划先行,统筹绘制美好蓝图。摸清摸准人的资源、物的资源、项目清单以及存在问题“四张清单”,落实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注重村民全程参与,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有特色、有温度、有感情、可事实的乡村规划。二是突出机制措施,强化治理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宣传机制,坚持典型引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要我建、要我改”向“我要建、我要改”转变。探索建立专业监管机制,确保各类设施建得起、用得上、管得好并长期稳定运行。将村庄保洁制度写入村规民约,着力建设长效机制。三是突出典型示范,促进点线面全域提升。按照“抓点、连线、成片、促面”推进思路,以乡村旅游型、美丽宜居型、自然山水型、提升改善型、基本整洁型村庄建设为切入点,探索形成在产业提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环境整治、文化传承、社会治理等方面典型示范。四是突出产业支撑,不断夯实整治基础。凤山镇安石村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注册成立了滇红第一村茶叶有限公司、“中国滇红第一村”茶叶产业协会和滇红第一村茶叶产业联盟,统一制定茶叶生产标准,推进“滇红第一村”茶叶产品研发,构建“滇红第一村”生态产业链。同时坚持农旅融合,紧贴农村抓旅游、围绕旅游做产业、做好旅游助宜居。在安石、安庆、新寨、大路外四个自然村栽植樱桃、杨梅、山李子、红脆李各1000亩,建设200亩茶花观光园、配套建设精品园林、亲水步道、观光走廊。
图片
安石村以“森林凤山”创建为契机,“村头村尾树成林,农户房前10棵树”活动为抓手,安石村因地制宜发展套种技术,不断探索“茶林”间种模式,大力发展林果业。积极发动村民在自家房前屋后、茶园、荒山荒坡上种植桃、李、甜柿、杨梅等经济林果,对部分林木进行规范挂牌,因村制宜打造了安石村“一园一谷一林一带一区”。依托810户农户家家栽花、户户有绿植的资源优势,成立安石村茶花专业合作社,围绕“四季有色、四季有花、四季有香、四季有果”的目标,大力实施村组通畅、绿化、美化、亮化“四项工程”,倾力打造“村在园中、家在景中”的美丽村庄,目前,已沿环村公路、穿村公路栽植“三角梅”1200余株,栽植春櫆1400余株;建成村组道路7条10公里,入户路23条20公里,产业路3条8公里;安装穿村主干道路灯193盏;架设入户饮水管网95公里;按照白墙红带子的建筑风格,累计新建改造特色民居房730余户。——50亩的小安东杨梅园、100亩的木瓜城樱桃谷、300亩的大烂坝水库红豆杉示范林、绵延6公里的云保路沿线山李子种植带、大路外农家庭院体验区,这条“绿色长廊”成为安石村建设的一大亮点,构建了“道路林荫化、村庄林果化”的良好生态格局。(编辑 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