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45年!昆明科学家发现我国第二处大面积密叶红豆杉种群

3月25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昆明勘察设计院了解到,该院高级工程师赵明旭博士和他的团队在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一处大面积的珍稀濒危植物密叶红豆杉种群。这也是时隔45年后,我国发现的第二处密叶红豆杉种群。

密叶红豆杉在全球范围内处于濒危状态

密叶红豆杉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的古老孑遗裸子植物,我国红豆杉属植物仅3种和2个变种。据最新的分类学资料《Flora of China》记载,密叶红豆杉在我国仅分布于西藏珠穆朗玛峰保护区吉隆县境内。

红豆杉属植物木材优良,且含有公认的抗癌成分“紫杉醇”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巨大商业利益的诱惑下,大量红豆杉属植物在上世纪90年代被掠夺性滥伐,树皮被制药商收购,木材被加工成茶台、木雕、笔筒和水杯等精美工艺品。

因此,包括密叶红豆杉在内的所有红豆杉属植物均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列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1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该物种在全球范围内处于濒危状态,且种群个体数量处于持续下降状态;同时,密叶红豆杉也因“间断分布于西喜马拉雅少量区域,分布区极为狭窄,种群及个体数量都已极小,已经低于稳定存活界限的最小生存种群大小”,2012年,被列为原国家林业局制定并发布的《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中的120个物种之一。可以说,密叶红豆杉是我国红豆杉属植物中分布区面积最小,资源蕴藏量最小的一种红豆杉。

绒辖沟内的密叶红豆杉

新发现的密叶红豆杉

分布区面积达7500余亩

早在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科学院组织开展的首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密叶红豆杉首次在吉隆县被采集到,这份标本最初也被错误的鉴定成喜马拉雅红豆杉,直至1996年才被鉴定成密叶红豆杉,后因该物种在国内再无其他区域的标本记录,科学界一直认为该物种在国内仅分布于吉隆县吉隆镇海拔2500—3100米的山地森林中。

为进一步摸清密叶红豆杉在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全部分布区和制定相关保护策略,2019年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委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昆明勘察设计院开展了《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密叶红豆杉所处群落多样性、保护策略和潜在分布区调查》项目。

2019—2020年,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昆明勘察设计院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地规划处高级工程师赵明旭博士带队,对保护区内定结县陈塘沟和嘎玛沟、定日县绒辖沟、聂拉木县樟木沟和吉隆县萨勒乡东林藏布河谷等密叶红豆杉潜在分布区进行了两次调查。调查队历时30多天,深入原始森林无人区,在海拔2000—3500米的高山峡谷之中艰难步行共计150余公里,最终,于2020年10月29日在定日县绒辖沟内发现了我国第二处大面积密叶红豆杉种群。

调查结果显示,定日县绒辖沟内密叶红豆杉的分布区面积达7500余亩,个体数量多达3000株以上。绒辖沟也是时隔45年后,我国再度发现的另一密叶红豆杉分布区。

赵明旭介绍说,绒辖沟密叶红豆杉种群的发现,大幅提升了该极小种群物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重要抗癌药用植物在中国的资源蕴藏量,也将为研究该物种的生物地理学、生物学、群落生态学特征提供重要支持,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珠峰保护区的生态价值和保护价值。

密叶红豆杉

最高近20米

绒辖沟内密叶红豆杉个体更高大

“相较吉隆沟内的密叶红豆杉,相似径级的个体,绒辖沟内的密叶红豆杉个体更高大。”赵明旭介绍,这体现在吉隆沟的密叶红豆杉多呈矮乔木、大灌木状,树干多矮粗、扭曲,分叉高度低,树高通常在10米以下;而绒辖沟内的密叶红豆杉种群多数个体呈高大乔木状,树干通直,分枝很高,特别是位于铁杉林里的密叶红豆杉,最高的近20米,很多个体胸径达40厘米以上,不少地段可成为高达30米的铁杉林乔木层下层的优势物种。“在绒辖沟陡峭山体的天然屏障下,含密叶红豆杉的森林植物群落结构完整,多数区域仍属从未踏足的原始林,保护价值非常高。”

“另外,从尼泊尔、印度的密叶红豆杉标本采集地和已有关于密叶红豆杉的研究地来看,全部位于东经83°以西,以东区域采集到的全部为喜马拉雅红豆杉,结合中国两种红豆杉的采集记录:喜马拉雅红豆杉我们的采集记录为定结县陈塘沟和密叶红豆杉采集自定日县的绒辖沟,可以推断两种红豆杉的地理分布界线就位于东经86°—87°之间,二者之间在国境线内,几乎全部为高山冰缘地带,已经没有森林植被,因此,密叶红豆杉的最东分布界线即止于绒辖沟,这相比吉隆沟又向东推进1°多。”赵明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