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今天的黄河几字弯,是何模样?

◆ 本条微信刊发瞭望封面专题报道“今日黄河几字弯”,共7篇文章
图片
◆ 黄河几字弯一带,有着诸如萨拉乌苏文化和河套人的考古发现,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地区之一,还是重要的国际贸易通道
◆ 如今,黄河北岸的巴彦淖尔成为华北沟通大西北、贯通大西南、连接蒙古国的交通枢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小到刚会走,大到九十九”,每个人都能唱上几句二人台
◆ “过去谁也不敢想象沙漠里能有越来越多的水塘和绿草,我现在就要让这片沙漠变得更加多彩。”
◆ 乌梁素海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需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流域全要素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
◆ 被誉为“塞外粮仓”的河套灌区如何更好成为“天下厨房”?
文章
今日黄河几字弯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殷耀 张云龙 于嘉 朱文哲
千百年来,绵延万里、奔流不息的黄河,哺育着中华儿女,孕育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从上游进入中游,黄河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等地如弓般拉出一个全长830公里的几字弯。黄河九曲,这一最大的几字弯物阜民丰、文化灿烂,经济总量占内蒙古自治区六成以上,发展前景广阔。
远古时期的黄河几字弯就哺育了人类文明。这里的文物古迹印刻着东西方文化碰撞的痕迹,流传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故事。这里既是农耕文明的沃土,又是马背民族纵横驰骋的辽阔舞台。各族人民在这里安居乐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发展之美。
在长期交往中,晋陕一带汉族民歌与蒙古族传统音乐融合发展,形成回荡在黄河两岸的漫瀚调。随着生活越来越好,人们在传承弘扬这些优秀文化艺术的同时,不断丰富精神家园。几字弯附近的草原上,一些牧民不仅读书、藏书,还写诗、出文集,就连蒙古族祭祀的敖包也有以书为主题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正在这里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天下黄河,唯富一套。在几字弯顶部的巴彦淖尔市,既能看到郁郁葱葱的良田,又能欣赏流金溢彩的向日葵花海,还有各具风情的田园乡村布局在城边。过去,农业初级产品多,农牧业企业和品牌小而散,农牧民生产方式传统落后,很多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
近年来,当地依托发达的灌溉农业,夯实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础,打造“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探索具有河套灌区特色的农牧业现代化之路,向生态优先、绿色高质量发展目标加速迈进。
几字弯沿岸,还分布着“中国乳都”呼和浩特、“草原钢城”包头、“煤海”鄂尔多斯等城市,它们构成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区,拥有装备制造、现代能源、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
“一煤独大”“傻大黑粗”“高耗能”“高排放”“低端”“初级”曾是这些产业的代名词。随着对新发展理念的深刻领悟和全面贯彻,几字弯沿岸重点城市正着力转变传统观念,向高精尖与精细化努力,延长产业链,丰富供应链,部署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在努力守护好“绿色”这一最大财富的前提下,走一条符合战略定位、体现地方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芦苇葱茏的湿地、雄浑巍峨的峡谷、生机勃勃的绿洲、广袤无垠的沙海……生态资源丰富的黄河几字弯,关乎我国北方生态安全。然而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这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为科学有效保护和修复生态,沿岸地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一些地方已从昔日风沙源头变为重要生态屏障。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在这一战略下,几字弯地区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当前,各地正着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高水平保护、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群众生活更加美好,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LW
图片
▲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黄河两岸风光(2017年7月30日摄) 连振摄 / 本刊
文章
从神秘久远的河套人到民族交融的土默川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殷耀 张云龙 朱文哲 于嘉
黄河几字弯一带,远古时期就滋养哺育着人类文明。
徜徉历史的滚滚长河,这里既印刻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又传承着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佳话,是华夏农耕文明的沃土、中国早期畜牧文明的摇篮和北方马背民族纵横驰骋的辽阔舞台。珍藏在黄河几字弯一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将中华文明史书写得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河谷里的人类文明摇篮
鄂尔多斯市南部一望无际的毛乌素沙地上,有一条深深下切的河谷。这条河名为萨拉乌苏,蒙古语意为黄水,是黄河支流——无定河上游的一部分。千百年来,萨拉乌苏河将所经之处切割成七八十米宽的弯曲峡谷。湍急河水侵蚀河岸,随着河岸塌落,原本深埋地下的各类物质被撩开神秘面纱。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文物专家白庆元说,1922年,法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在牧民旺楚克的带领下,来到萨拉乌苏峡谷,采集了许多哺乳动物化石、人工打制的石器和3件人类股骨化石。1923年,桑志华邀请学术上更胜一筹的法国地质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在萨拉乌苏进行更广泛系统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发掘,清理出200多件人工打制的石制品和骨角制品,特别是发现一枚幼儿的左上外侧门齿。这是中国境内发现的第一件有准确出土地点和地层记录的人类化石,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古人类学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首先使用“河套文化”和“河套人”这两个名词。“河套文化”由在鄂尔多斯萨拉乌苏文化遗址和宁夏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共同构成,而“河套人”就以那颗牙齿为代表。
鄂尔多斯博物馆副馆长甄自明说,多位地质学家研究认为,河套人生活年代应为14万年至7万年前,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晚期智人(即解剖学上的现代人)之一
在萨拉乌苏文化遗址,中国专家细致研究河套人狩猎、用火、石器和骨器制作等,发现狩猎不但是当时人类生产生活的最重要活动,而且是人类最早改变全球环境的开始
长城与黄河的握手
位于河套平原的巴彦淖尔因为拥有宜居富饶的环境,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活动。在黄河北岸的阴山岩壁上,远古人类磨制凿刻出千姿百态的岩画,有象征天体崇拜的太阳神、月亮神,有人物舞蹈、穹庐毡房,还有记录战争的骑士列队、刀枪旗戟。而数量最多、凿刻最精致的当属虎豹龟蛇和骡马牛羊。给今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除了岩画,蜿蜒在阴山主脉上的秦汉长城也蕴藏着黄河几字弯的历史沧桑。巴彦淖尔市文物专家胡延春说,全市境内有4条长城,最南侧的阴山山脉乌拉山段南麓一带土夯长城是战国赵长城;向北至阴山主脉上有几段用石料垒砌的长城为秦长城,后被汉代加固、修缮和延伸;再向北延伸至广袤牧区,有两条并行的长城,均为汉代修筑,称为“汉外长城”。这4条长城的总长度超过1000公里。
记者前往乌拉特前旗小佘太镇的阴山腹地时,看到整段长城所用石料基本是人工敲砸而成的条状和长方体石块,间杂少量自然石块,采用层层交错叠压的方法垒砌,内外壁面规整。
依托长城,巴彦淖尔市境内还分布着鸡鹿塞、高阙塞、受降城等重要遗址,曾是连接北方草原与中原地区的关键纽带。在鸡鹿塞,隋炀帝杨广留下诗句:“鹿塞鸿旗驻,龙庭翠辇回。毡帐望风举,穹庐向日开。”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黄河几字弯和阴山一带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地区之一。在阴山以北的草原牧区与阴山以南的农耕地区之间,人们常常商贸往来,以满足对差异化产品的需求。
黄河几字弯和阴山一带还是重要的国际贸易通道。隋唐时期,阴山山脉大青山段是突厥牧产品与中原农产品的交易地点,并形成一定规模。一直到清末民初,这里还是草原丝绸之路、万里茶道的交通要道。
如今,黄河北岸的巴彦淖尔成为华北沟通大西北、贯通大西南、连接蒙古国的交通枢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头的城市建设疏朗大方、气度不凡,包钢集团产出的高铁钢轨长度超过1万公里。呼和浩特作为自治区政治文化中心,正在用汇集大数据、智能应用等技术手段的“城市大脑”为各族群众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民族交融的前沿
在呼和浩特,常见以“板”命名的村庄。比如,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南的和林格尔新区,就有公布板、姑子板等村庄。事实上,“板”是“板申”的蒙古语音译简称,含义是房屋。这些村庄名称体现了蒙汉民族交融的特点。
明朝嘉靖年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的土默川游牧并崛起。为发展农业生产,他招纳汉族从事农耕,当地出现许多蒙汉杂居的村庄和集镇。数年间,土默川上开田万顷,数百板申相连。到万历初年,进入土默川开荒种田的汉族达10万人。他们聚居于板申,在生产生活、文化、医药等方面广泛交流,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1572年,阿拉坦汗和王妃三娘子在土默川主持修建一座城池,明政府提供了部分建筑材料。城池建成后,明政府赐城名为“归化”,就是今呼和浩特旧城区前身。修建归化城时,阿拉坦汗老病缠身,筑城之事主要由三娘子运筹谋划,因此,许多当地人亲切地把归化城称为“三娘子城”。当时,三娘子一直维护着土默川的和平局面,当地出现各民族“醉饱讴歌,婆娑忘返”的景象。
古老的归化城如今成为日新月异的草原现代新城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拥有伊利、蒙牛等企业,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乳都”。当地还依托气候冷凉、地质稳定、电价优惠等优势,建设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吸引数百家大数据应用企业,在智慧城市、电子商务、信息惠民等领域进行深度应用开发。
对生活在呼和浩特市及周边地区的汉族而言,他们的先人有不少是通过走西口来到这里的。走西口人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曲艺和美食等特色文化。在内蒙古沿黄河两岸农家做客,常会吃到用糜米制作的酸粥。相传,酸粥最初流行于山西河曲,不少走西口人把它引入包头、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巴彦淖尔等地。走西口对晋陕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产生影响。晋西北人爱喝砖茶,煮砖茶时加点咸盐,大碗喝烈性酒,大块吃牛羊肉,多是从生活在西口之外的蒙古族那里习得的。
人口流动带动了文化传播,拉近了地区和人与人间的距离。走西口促进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增进了蒙汉民族之间的感情,对国家的繁荣稳定产生了积极影响。LW
图片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小佘太镇境内的秦长城烽燧(2020年10月16日摄) 彭源摄/本刊
文章
草原文化风景线:诗与远方相聚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殷耀 张云龙 朱文哲 于嘉
在黄河几字弯两岸长期的民族交融中,绽放在内蒙古草原的蒙汉艺术之花二人台、回荡在黄河两岸的漫瀚调,以及草原深处越来越多的文化书屋,成为蒙汉群众凝聚精神力量的文化源泉。
二人台:唱一曲文化交融
“正月里来什么花花开又开,正月里来迎春花花开又开……”在文化大院听着二人台传统戏《五月散花》,村民张吉鼠高兴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耄耋之年的张吉鼠和其他村民一样,每天都会来建新村文化大院听一段传统戏、唱两曲二人台。在文化大院听二人台成了建新村村民每天的“打卡项”。
建新村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萨拉齐镇,像这样热闹的文化大院,土默特右旗一共有201个。“作为二人台艺术的重要传承地,我们旗能唱能演二人台的人特别多,‘小到刚会走,大到九十九’,每个人都能唱上几句二人台。”土默特右旗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杜磊说。
二人台过去叫作“打玩艺儿”,是广泛流传于内蒙古中西部、山西、陕西和河北等地的传统戏曲剧种。因其剧目大多采用一丑一旦的二人演唱形式,所以被称为二人台。
“二人台起源于清代,它是山西民歌、陕西民歌等民歌形式与蒙古族民歌长期融合的产物,这也构成了它最早的演唱与表演形式。”内蒙古戏剧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演员武利平说,早期二人台演唱是蒙汉语兼用、蒙汉民歌皆唱。有时蒙歌汉唱,有时汉歌蒙唱,老百姓把这种蒙汉交融的演唱方式称为“风搅雪”。“随着时代的发展,二人台又融入了秦腔、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等戏剧特点,逐渐发展成为如今以戏曲为主的表演形式。”他说。
在土默特右旗双龙镇磴口村提到赵长发,人们都会将他与二人台联系在一起。2009年在自家庭院办起文化大院的赵长发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二人台爱好者。对他来说,把党和国家各类方针政策写入二人台唱词,再和村民们共同排演,是生活最大的乐趣。
“最近这些年,我编排了30多个二人台节目,每年都会在旗里的春晚表演二人台。我也喜欢参加二人台擂台赛,不是为了争奖牌,而是想有机会和更多二人台爱好者交流。”赵长发说,他把时代新意写入二人台,也是对这门老曲艺的“时代新说”。
近年来,土默特右旗不断加强二人台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建设乡村文化大院、职教培训和乌兰牧骑展演等方式,二人台在土默特右旗得到广泛推广,全旗专业与半专业二人台演员已近3000人,土默特右旗也于2018年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中国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作为土默特右旗乌兰牧骑二人台艺术团的副团长,董倩倩每年都与乌兰牧骑队员将编排好的二人台带进校园。“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艺术的文化魅力,这对二人台艺术传承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董倩倩说。土默特右旗阿勒坦小学副校长刘慧也表示,学校通过舞蹈、绘画等形式增进学生对二人台等传统艺术的认识与了解,让孩子们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传统艺术。
“二人台是蒙汉文化长期融合的产物,是蒙汉人民的共同艺术结晶,是内蒙古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相互碰撞的火花。”在武利平看来,二人台是不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果实,虽然它起源于晋陕蒙地区,但其发展与繁荣在内蒙古草原。“随着二人台艺术传承发展的深入推进,这朵绽放在内蒙古草原的蒙汉艺术之花也必将再一次怒放。”武利平说。
漫瀚调:歌从黄河来
“你知道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几十几道弯弯里有几十几条船……”这曲传唱在黄河岸边的漫瀚调《天下黄河》,奇附林几乎唱了一辈子。
年近古稀的奇附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漫瀚调的代表性传承人。从小生活在黄河岸边,漫瀚调于他而言是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
漫瀚调的“漫瀚”二字是蒙古语“芒赫”的音译,意为“沙丘、沙梁、沙漠”。作为漫瀚调主要发源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正是沙丘与沙梁遍布的地区。“准格尔旗是漫瀚调之乡,我们这里的人们都能哼唱几句漫瀚调。”奇附林说。
过去人们把漫瀚调叫作“山曲”,它和信天游、二人台、爬山调一样,都是蒙陕晋地区的民歌曲调。奇附林说,准格尔旗蒙汉人民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将蒙古族短调和汉族唱词融合,久而久之形成漫瀚调
在奇附林的心里,黄河与漫瀚调密不可分。只有看到黄河水,才能真切地感受每一曲漫瀚调的内涵与魅力。
“有一年的民歌大赛我准备唱《栽柳树》,可练习时,第一句‘黄河畔上栽柳树,栽不起那柳树不好住’总是唱不出气势。”奇附林说,他独自走到黄河边,看着滚滚黄河水静静地冲刷着岸边的土地,一下子找到灵感。“我把歌词‘黄河’改成‘大河’,音调和气势一下子就上去了。”
中央强调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为更好弘扬这门艺术,准格尔旗通过传习所培训、乌兰牧骑进校园以及举办漫瀚调艺术节等多种方式,让漫瀚调“走红”于年轻人之中
每周在学校的漫瀚调社团和同学练唱漫瀚调,是准格尔旗大路第一小学学生奇姝彤最期待的事。自幼跟随家人学唱漫瀚调的奇姝彤和社团其他学生一样,能唱十多曲漫瀚调。
看着在社团活动室练唱漫瀚调的学生,准格尔旗大路第一小学校长卢瑞峰说,学校从2015年起在校内开设漫瀚调学生社团,至今已有200多名学生参与,漫瀚调这门传统艺术在校园中得到很好的弘扬与发展。“我们还将漫瀚调编成教材送入校园,让更多孩子认识、学习和传承。”卢瑞峰说。
2015年高考一结束,刘贵宝就参加了准格尔旗第七届漫瀚调艺术节,这是他第一次接触漫瀚调。“我在准格尔旗长大,我喜欢漫瀚调,因为这是我家乡的宝。”刘贵宝说,他在大学期间攻读戏曲表演,2019年回到家乡成为乌兰牧骑队员,想用专业所学弘扬这门传统艺术。“我要在保持漫瀚调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加入戏曲演唱技法,让漫瀚调得到新的演绎。”他说。
准格尔旗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钧表示,目前准格尔旗文化部门搜集整理了近百首漫瀚调,成立漫瀚调艺术研究所,对漫瀚调进行挖掘、整理、研究,每年有30多位漫瀚调传承人在全旗的6个漫瀚调传习所培养近400名漫瀚调歌手。
“头一道圪梁梁二一道道洼,三一道那圪梁梁双骑上马……”奇附林经常在手机直播平台为粉丝演唱漫瀚调。
“半年不到我的粉丝量已经超15万了。”奇附林笑着说,看到更多年轻人开始喜欢漫瀚调、传唱漫瀚调,自己打心里高兴。“我在黄河岸边唱了快一辈子漫瀚调,只要身体允许,我还会唱下去。”
阅读:草原书香飘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滔滔黄河滋养了沿岸牧草丰美的鄂尔多斯草原。如今,这片广袤草原不仅“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深处也已飘来阵阵书香。
“藏书家”“散文家”“牧民诗人”……说起牧民敖特根达来,附近牧民都会这样形容他。初见敖特根达来,他刚从镇里回到家,手中还抱着几本刚淘的旧书,腼腆的笑脸挂满了满足以及草原牧民特有的善良与淳朴。
家住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川镇阿日勒嘎查的敖特根达来收藏图书已有40年,藏书过万册,他家也被评为鄂托克前旗“书香家庭”。像这样的“书香家庭”和“草原书屋”,鄂尔多斯已有近千户。
敖特根达来家中5000亩的草牧场饲养着200余只羊和30多头牛。“过去收入低,想买书也舍不得多买。”敖特根达来说:“这几年家里草场环境好了,牛羊壮实了,钱包越来越鼓,我也有更多的时间去买书、读书。”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逐年改善,鄂尔多斯市草原植被覆盖率从2000年的不足30%提高到目前的52%,草原退化与沙化现象显著好转。“生态环境的改善为牧民带来了更多经济效益,牧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促进牧区文化事业的发展。”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局长韩玉飞说。
为收藏图书,敖特根达来在家里专门建起一间书房。“这是我和其他牧民朋友创作的诗歌散文集。”从书架拿下两本书的敖特根达来说,闲暇之余他还写诗歌散文,他的百余篇作品已在当地发表。不久前,他还受邀参与附近巴彦希里嘎查地方志的撰写。“镇里很支持我们的文学创作,越来越多牧民开始积极参与。”
敖特根达来的生活是鄂尔多斯沿黄一带牧民文化生活的缩影。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不断加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所有基层嘎查村都建成标准化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层公共文化覆盖率达100%。
“我们在全市各旗区建设基层图书馆的基础上,在各嘎查村和社区建设二级分馆905个,全市范围内的1013个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全部免费开放。”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聿慧说。
从放牧、喝酒、吃羊肉,到读书、写诗、出文集,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图克镇图呼勒岱嘎查牧民的休闲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因还得从2009年讲起。
2009年,图呼勒岱嘎查牧民其日满拉图在自家自费建起100平方米的“牧民俱乐部”,书籍、杂志、电脑一应俱全,吸引周边很多牧民来读书看报。“现在牧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但不能只富物质层面,精神层面也要富有。”其日满拉图说:“草原上牧民住所距离远,一到冬天人们就爱在家喝酒吃肉。有了牧民俱乐部,大家可以来看书聊天,一些牛羊饲养的技术问题也能在书里找到答案。”
为进一步扩大文化活动影响力,其日满拉图每年举办以农牧民诗歌比赛为主的“文化那达慕”,还新建“牧民书屋”和“牧民电影放映室”,定期向周围牧民传达讲解党和政府的新政策。
2012年,其日满拉图家的草原书屋被授予“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称号,他也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等多个荣誉称号。
“他用一个人的力量建起覆盖多个嘎查的文化宣传站,不仅丰富了牧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及时、准确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社会发展成果。”乌审旗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苏雅拉达来说。
新年伊始,其日满拉图也有新年小目标,“我准备利用手机直播平台,多拍一些家乡的视频和图片,推广蒙古族传统技艺,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美丽的鄂尔多斯草原,让更多游客到我的家乡感受独特的文化氛围。”LW
图片
▲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乃林高勒草原风光(2019年7月20日摄) 任军川摄/本刊
文章
从风沙源变后花园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殷耀 张云龙 于嘉 朱文哲
曾经,黄沙漫天,黄沙阻隔了日光。
如今,绿意盎然,植被带来了希望。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从昔日的沙梁地变回如今的广阔草原,从了无生气的沙漠变成现在欢声笑语的旅游乐园……多年来,黄河几字弯南岸的鄂尔多斯斗沙、治沙,誓与风沙要未来。
从风沙源变后花园,一个又一个治沙方案从鄂尔多斯推广到世界各地。
40年坚守只为那抹绿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的阿门其日格,地处库布其沙漠与毛乌素沙地的“握手地”。这里曾经水草丰美,但由于过度耕种与放牧,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上世纪60年代,这里成为鄂尔多斯沙化最严重的公社,春天黄沙堵门,庄稼也被掩埋。
1978年,刚参加工作的张润焕成为阿门其日格公社的林业助理员,从那时起,他的生活与种树治沙连在一起。
“我参加工作时,阿门其日格治沙有了一定成效,风沙没那么大了,百姓也有种树的意识,但在科学种树方面还有差距,树苗成活率不高。”张润焕说,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百姓科学种树的担子落在他的身上。
年轻的张润焕下定决心,要让这片沙海重新披上绿装,科学种下每一株苗木。缺少种苗,是当时阿门其日格治沙的最大障碍。在政府带领下,张润焕加入育苗基地建设中。张润焕回忆道:“我们从伊金霍洛旗协调到一些杨树种苗,找大队里信得过的农户试验种植,再逐渐推广。种苗太珍贵了,本身数量就不多,所以试验种植的时候特别小心。”
随着育苗工作的推进,阿门其日格建起公社、大队和生产队的“三级育苗网”,在一些生产队和治沙站建设专门的育苗基地。
白沙圪旦是当地有名的沙丘,百姓从上世纪60年代就尝试在这里种沙柳,但一直没有明显成效。“之所以叫白沙圪旦,是因为这里含碱量大,沙地变成了白色。”张润焕说,老乡们在这里努力多年也没有起色,白沙圪旦也成为一块难啃的骨头。
张润焕没有放弃。凭借多年治沙经验,他在白沙圪旦试种红柳。慢慢地,红柳成活了。他越种越多,白沙圪旦也越来越绿,两年的光景让白沙圪旦从白沙漫天的沙丘变为叶绿杆红的绿洲。
如今,退了休的张润焕还是放不下种树这件事。看着昔日黄沙变为广袤绿野,他开始探索特色林下经济。“我建起一个50亩的欧李育苗基地,给库布其沙漠治理提供经济林苗木。”张润焕说,“在这里坚守了一辈子,这片黄沙变成了绿海,值了!”
爱种树 种了一辈子
乌兰壕村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风水梁镇,曾经绿树成荫。“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大家伙开始使劲儿种粮,很多树都被拔掉变成了田地。”现年85岁的村民白根海回忆说,那时黄沙梁一道连一道,裹着沙子的风一年四季也刮不完。一股风刮来整个村子就如同沉入沙海一般。环境一天天变差,粮食一天天减少,种下的庄稼全都被风沙掩埋,一年种三四次都“抓不住苗子”。
“最难的时候,地里庄稼种上几茬才能种活,秋天一亩也仅能收获三五十斤。”白根海说,看着漫天黄沙,他意识到:种一棵树,就是种出一片绿色的希望;有了希望,人们才有富裕的盼头。
1981年,在没有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下,白根海带着妻子和儿子开始种树。从最早在家门口种树,到后来逐渐承包更多沙地,白根海种的树越来越多。
到1986年,白根海承包的沙地面积达到1万亩,他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生产先进工作者”。1987年,白根海承包的1万亩黄沙已经有8000亩重新披上了绿装。农田四周长满沙柳,既保护了庄稼,树枝树叶还能做成饲料喂羊,种养业从种树中获益,白根海家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看着白根海的生活逐渐好起来,村里越来越多的人也加入种树治沙的队伍中。从了无生气的荒沙地到郁郁葱葱的沙柳地,乌兰壕村彻底变了样。
如今,白根海全家在乌兰壕村造林面积达2.1万亩,全村造林面积超过7万亩。“他一辈子就爱种树,他种了一辈子的树。”说起白根海,村里的百姓都会这样形容他。
在白根海的心里,这些树就是他的孩子,他爱他的孩子,所以种树这件事,他还会一直做下去。
沙漠淘“金”虾蟹满仓
53岁的牧民那仁满达呼家住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呼和木独镇巴音温都尔嘎查,是当地出了名的养牛大户,周围的人都爱叫他“老满”。
就是这样的一个养牛大户,2018年起在库布其沙漠深处养起了螃蟹。说起老满养螃蟹这件事,还得从杭锦旗引黄河凌水进沙漠讲起。
老满的家在黄河南侧的库布其沙漠腹地,他以前最头疼的事儿就是常年缺水。“过去沙漠里有几个自然形成的柴达木,牲口喝水靠它,人喝水只能靠打深井,风沙大的时候水井特别容易被埋掉,那时候日子确实不好过。”
柴达木是蒙古语音译,意为“低洼、有水、长草的地方”,是沙漠里仅有的绿洲。而沙漠北边的不远处就是黄河,每年长达120天左右的凌汛期给沿岸地区带来极高的灾害风险。
一边是水害,一边是沙害。沙会掩水,水能润沙。如何让两者达到一个平衡,杭锦旗人开始认真思考。经过调研论证,2014年凌汛期,杭锦旗利用黄河南岸总干渠和牧业分干渠,首次将凌水成功引入库布其沙漠腹地。“在黄河凌汛高水位时将凌水引入沙漠低洼地,进而形成水面,以此来改善沙漠生态环境,达到减轻防凌压力和治沙的双赢目的,变水害为水利。”杭锦旗水利局局长刘海全说。
2015年至今,杭锦旗已累计分凌引水近3.1亿立方米,显著减轻了凌汛压力。不仅如此,如今的库布其沙漠腹地形成近100平方公里的生态湿地,有20多种植物自然恢复生长,10多种水鸟在这里长期栖息。
曾经恶劣的生态环境逼着沙区很多牧民背井离乡。如今,生态的恢复吸引他们重新回到柴达木变多的沙漠。
“库布其沙漠形成沙水相连的自然生态格局,促进生态系统恢复的同时也为周边农牧民带来收益。”刘海全说。
过去老满家只能养20多头牛,而现在他养的牛达到700余头。“一头牛能卖1万多元,现在我养牛的规模不知道比过去高出多少倍,收入真的是翻番地涨。”老满说,“有了水就有了绿色,有了绿色就有了生活的新希望。”
新希望给老满带来新方向。老满家有8800亩草牧场,其中有近1000亩柴达木。看着越来越多的水,身为牧民的老满琢磨起水产养殖。2018年他在自家的柴达木试着养起螃蟹,每斤最高卖到50元。
看着虾蟹满塘的柴达木,2020年老满在水塘里种起荷花。“过去谁也不敢想象沙漠里能有越来越多的水塘和绿草,我现在就要让这片沙漠变得更加多彩。”LW
图片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一处风电场(2018年8月18日摄) 彭源摄/本刊
文章
敕勒川上新诗话 “山水林田湖草沙”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殷耀 张云龙 于嘉 朱文哲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横亘于内蒙古中西部的阴山山脉一带,自古水草丰美。阴山南麓广大平原被黄河滋养,充满生机。
黄河流经巴彦淖尔345公里,历史上改道形成1.8万平方公里的乌梁素海流域。乌梁素海承担着调节黄河水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区域气候等重要功能,是黄河生态安全的“自然之肾”。
但长期以来,由于农田退水和部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进入乌梁素海,加之生态补水不足,乌梁素海水质一度恶化为劣Ⅴ类,湖区面积大幅缩减。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乌梁素海的治理,成为制约巴彦淖尔经济发展的突出短板。
为有效解决问题,位于黄河几字弯上的内蒙古有关盟市修复林草田园、治理河湖沙漠,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巴彦淖尔近几年以乌梁素海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向生态优先、绿色高质量发展加速迈进,为中国北方保护和修复生态探出一条新路。
湖泊治理:岸上找法子
巴彦淖尔市委书记常志刚说,乌梁素海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必须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流域全要素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才能彻底消除生态隐患,为河套灌区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为保障黄河中下游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近几年,巴彦淖尔市以问题为导向,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整体布局的思路,编制乌梁素海全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以及矿山、林业、草原、沙漠等专项治理规划,推进重点区域生态治理。
当地农民曾为追求作物产量长期过量施肥,成为土壤和湖泊面源污染的主因。2018年起,该市通过奖补激励、农技推广等手段,全面开展控肥、控药、控水、控膜“四控”行动。
“没想到少用化肥还能领到农资补贴。”杭锦后旗三道桥镇和平村农民吴喜茂说,为响应控肥政策,他给自家耕地测土配方,调整化肥用量,一年还能免费得到8吨有机肥和3卷国标地膜。
临河区新丰村农民金海告诉记者,请农技员取土配肥后,每亩地少施肥料10多公斤。“土壤板结减轻了,种出来的葵花籽色泽也比以前好了,每亩地还少花20多元化肥钱。”
巴彦淖尔市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刘双平说,通过测土配方、改变施肥方式,有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对减轻面源污染起到显著效果。
“四控”行动既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了入湖水质,又促进了农产品品质提升。当地还抢抓机遇,实施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推进点源、面源、内源治理,开展矿山和草原生态修复,探索出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保护修复的新模式、新路径、新做法。
如今,巴彦淖尔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乌梁素海水质总体稳定在Ⅴ类、局部达到Ⅳ类。
防沙治沙:牵住生态恶化的“牛鼻子”
站在黄河几字弯西北侧的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只见黄河绕城而过、良田郁郁葱葱。梭梭林、中药材等沙生植物给沙海披上绿装,万亩葵园把黄河沿岸点缀得生机盎然。
很难想象,这里多年前曾长期遭受乌兰布和沙漠袭扰。磴口县有民谚云:“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小风眼难睁,大风活埋人。”
黄河从青海、甘肃、宁夏进入内蒙古后,便遇到乌兰布和沙漠。乌兰布和,蒙古语意为红色公牛。
为牵住生态恶化的“牛鼻子”,黄河几字弯两岸6个盟市防沙治沙,着力筑牢沿黄生态屏障。
20世纪50年代起,巴彦淖尔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建起一条长154公里、宽100米至300米的大型防风固沙基干林带,有效阻止沙漠东移,保护河套平原。
磴口县一年接着一年干,绿色逐渐增多,生态日益变好。磴口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韩应联说,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19.2%提高到2020年的20.6%,沙尘暴等异常天气明显减少,境内的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向黄河的输沙量由多年前的7000万吨减少到不足1000万吨。
2019年8月,巴彦淖尔邀请以色列考察组考察洽谈合作事宜,中国和以色列防沙治沙生态产业园项目迅速落地。2020年,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区被生态环境部列入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巴彦淖尔成为防沙治沙用沙的标杆示范城市之一。
当前,中国—以色列(巴彦淖尔)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加快推进,成为全国首个同步引进以色列防沙治沙集成技术和以色列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城市,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推广的“巴彦淖尔经验”。
作为内蒙古境内黄河流经最长的地区,鄂尔多斯市采取多方投入参与的修复建设模式,实现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覆盖度“双提高”,入黄泥沙量由过去每年1亿多吨减少到5000万吨左右。
包头、呼和浩特等地加大黄河流域湿地保护和沿黄生态走廊建设力度,让黄河更加安澜。
用科学守护绿意
走进巴彦淖尔城市乡间,建筑整齐、绿树环绕、小溪潺潺,一幅幅生态美、百姓富、乡愁浓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党的十九大以来,巴彦淖尔提出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并建立生态治理和绿色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给当地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大脑”。
盛夏季节,在五原县塔尔湖镇联丰村三组,田野上绿树葱茏,大棚里甜瓜飘香。联丰村做足“田园”这篇文章,引进农业公司,集中流转土地4500亩,建设温室大棚1500多栋,带动农民发展绿色有机高端果蔬。
“大棚里的‘白梨脆’香瓜6月初上市,每公斤卖10多元钱,亩均收入1.4万元。紧接着可以种植西红柿,很受企业欢迎,订单价格每公斤将近1元。”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军说,村里还引导农民在房前屋后随坡就势补种草木,在绿化土地的同时,田园被打造得更像公园。
当前,巴彦淖尔建成29个田园综合体和128个农牧业示范园区,70%的耕地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8.5%,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27.7%,被评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和国家园林城市,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
作为半干旱地区,呼和浩特市为保护难得的绿色,自2012年起引进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探索“人工干预+自我修复”生态循环模式修复这片城中草原——敕勒川。
蒙草公司品牌负责人陈睿珏说,科研团队先通过坐标点、历史资料和大数据技术,结合实地调研,给出最适宜的乡土植物配置和技术方案。科研团队还采用人工撒播和机械喷播相结合的方法播种,并配合草原封育、草原松耙、草原灌溉等手段修复治理,最大限度再现原生典型草原生态情景。
经过2年多修复,荒滩变草原,植物恢复到50多种,獾子、狐狸、野兔等动物数量明显增加,生态系统逐渐恢复,草原生态风光得以重现。特别是2016年以来,敕勒川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稳定,依靠自然降水即可自我繁衍。LW
图片
▲ 2018年8月9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一位农民在观察葵花的生长情况 彭源摄/本刊
文章
黄河最大臂弯里的经济五彩新篇章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殷耀 张云龙 朱文哲 于嘉
黄河几字弯的经济是五彩的。在这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草原钢城”包头,与“煤海”鄂尔多斯呈“品”字形排列,盛产乳白的牛奶、火红的钢水、银灰的钢轨、乌黑的煤炭和清亮的煤制油产品等。
这三座城市是带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被誉为“呼包鄂金三角”。近年,三市着力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路子,努力形成有竞争力的增长极,进一步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
乳:优质奶源有底气
呼和浩特地处北半球“黄金奶源带”,奶源品质高,乳业竞争力强,在牧草研发种植、奶源基地建设、乳品生产销售、质量检测追溯、农牧民利益联结等全领域、全过程持续发力,横跨一二三产业,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已形成规模化、现代化、全产业链发展的乳业集群,享有“中国乳都”美誉。
在呼和浩特市伊利集团新工业园液态奶生产车间,18条生产线满产运行,工人们有序操控生产设备,一盒盒牛奶经过装箱、码垛后进入仓储库房。厂房外,一辆辆装满牛奶的运输车辆整装待发,准备运向全国各地。
“伊利视品质为生命,不断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持续升级全球质量管理体系,将严苛的质量管控标准贯穿于全球产业链。”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说。
乳业品质的“源头”是奶源。近年,呼和浩特不断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改善供给质量,着力培育发展以乳业为主导的“白色”食品健康产业。伊利也以此为契机,从2019年起在呼和浩特、巴彦淖尔等地投建九大奶业产业集群项目,通过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牧场、智能化乳品加工厂,打造国家级种养加一体化项目,建设高端乳制品生产基地。
蒙牛集团也积极助力呼和浩特市乳业振兴,率先发起成立中国乳业产业园项目。目前,该项目核心区呼和浩特产业集群最大的单体牧场——草原新牧民8万头牧场已开工建设,规划一期存栏4万头,计划今年上半年投产。为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项目正由呼和浩特向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辐射。
钢:“四降两提”在行动
正在作业的智能化无人吊车代替了曾经人工操作的吊车,仓库安全围栏区内整齐摆放着无人吊车根据系统指令入库的钢卷原料,远处的另一架无人吊车正将库内钢卷按照系统指令有序运出仓库……这是记者在包钢集团金属制造公司冷轧轧后库见到的场景。
“这是我们新装备的‘无人行车及智能库管’系统,它能实现轧后库内所有行车和地面设备的自动化无人作业和物料实时跟踪。”冷轧轧后库工长石淼说,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将吊运损耗程度降到最低,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无人行车及智能库管”系统的应用是包钢集团“四降两提”工程的缩影。作为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包钢集团的发展也曾面临危机,2014年陷入连续亏损,企业效益下滑。自2019年起,包钢集团通过开展“四降两提”工程,全力降低制造成本、人工成本、物流成本和财务成本,加强技术创新的同时不断提升企业的资产运营效率和工作效率。
“‘四降两提’工程实施以来,各项成本的有效降低让包钢集团轻装上阵,企业经营质量与效率持续向好,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市场预期的改善也带动了包钢集团利润额的不断提升。”包钢集团董事、总会计师石凯说。
钢轨踏面上一个细微凸起或凹陷,都会使高速运行列车产生抖动,不仅影响乘车体验,还会增加线路维护成本,这一质量缺陷被称为钢轨的“高低点”。
2020年,包钢轨梁厂实现两条百米钢轨生产线的批量全万能轧制,将钢轨踏面缺陷控制在0.3毫米以内,成功根治了困扰钢轨行业多年的“高低点”顽疾。
不断突破关键技术,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包钢集团在挑战中不断探寻企业发展新机遇。
煤:“由黑变白”的神奇之旅
鄂尔多斯有条特殊的“路”。
这条“路”旁,有我国煤制油技术最完备的全国百强企业,有紧密连接的现代煤化工上下游循环产业集群,也有绿意盎然的街角公园。这条“路”,就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大路工业园区(下称大路园区)。
大路园区是内蒙古重要的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在“呼包鄂榆”城市经济圈的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大路园区分为两大区域,一个是发展煤制甲醇、煤制油、煤制烯烃等品类的煤化工基地,另一个是围绕高铝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及铝精深加工产业的资源综合利用循环产业基地。”提及大路园区的入驻产业项目,园区党工委书记韩涛如数家珍。
作为最早入驻大路园区的企业之一,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伊泰煤制油)一期年产16万吨煤基合成油项目是我国煤炭间接液化完全自主技术产业化第一条生产线,2009年产出我国煤间接液化工业化第一桶合格成品油。
从投产至今,伊泰煤制油不断加强技术研发投入,至今已有100余项技术改造及降本增效措施落实在一线生产环节,近两年员工工资持续增长。
看着产品展示柜中由聚乙烯制成的食品保鲜膜、由聚丙烯制成的塑料水杯,以及由丁二烯制成的各类橡胶制品,久泰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下称久泰能源)董事长刘永成说,将煤炭“由黑变白”是现代煤化工产业的最主要特点之一,也是煤炭由原料变为材料、煤炭产品从低端走向高端的重要步骤。
作为大路园区重要的大型民营煤化工企业,久泰能源在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领域不断突破,有力促进了地区煤炭深加工进程,在延伸煤化工产业链的同时有效提高了产品附加值,真正将煤化工产业链“吃干榨净”。
近年来,鄂尔多斯以“纵向延伸产业链,横向扩大产业集群”为发展思路,工业园区内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化延伸,从过去“挖煤卖煤”的粗放式发展,到如今逐步建立起以煤为基、向产业链下游扩展的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循环产业链,以大路园区为代表的产业循环发展模式正成为推进鄂尔多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煤化工产业链的下游企业,内蒙古曜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曜园材料)在大路园区“足不出户”便可获得产品原材料,不仅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还可让产品提升技术附加值的同时,在市场中获得更好的价格优势。
公司销售总监王雄伟说,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料就是园区内伊泰煤制油副产物精制费托蜡,园区中久泰能源的烯烃制品也会成为产品的原材料之一,低廉的原材料运输成本加上园区优越的区位条件,让企业发展得以“轻装上阵”。
大路园区如今共引进工业项目89个,园区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21.22亿元。“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我们一直走在‘大路’上。”韩涛说。LW
图片
▲ 3月17日,内蒙古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内,一家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蒙西分公司的工人在进行风叶壳外部补强作业 彭源摄/本刊
文章
巴彦淖尔:农牧业筋骨如何更强健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殷耀 张云龙 于嘉 朱文哲
天下黄河,唯富一套。
黄河流经巴彦淖尔市345公里,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使当地盛产丰富的特色优质农畜产品,但“河套”却没有成为响当当的农畜产品品牌。
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河套灌区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的精神,巴彦淖尔市蓄力勃发、科学规划,用品牌建设引领农业现代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行稳致远。
向绿色要财富
巴彦淖尔市地处北纬40度农作物黄金种植带,水土光热组合条件好,年光照时长3200小时,昼夜平均温差14℃左右,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四季分明,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该市有1100多万亩耕地,农产品种类多、品质好,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
然而多年来,当地农业初级产品多,农牧业企业和品牌小而散,农牧民生产方式传统落后,很多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成为当地发展现代农业遇到的难题。
要想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找到一把钥匙,破解农牧业现代化深层瓶颈,打开融入新时代发展潮流的大门。
巴彦淖尔市委书记常志刚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巴彦淖尔绿色发展的根基和命脉,绿色发展又是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的治本之策,只有两者统筹推进,才能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要以国际视野和一流标准,引进整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生产模式,直接与先进生产技术和模式接轨,体现后发优势,不走弯路。”他说。
通过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和市情实际,巴彦淖尔市重点加强顶层设计,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工作思路。
产业规划上,巴彦淖尔市编制乌梁素海全流域综合治理、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盐碱地改良、农文旅融合发展等规划,制定出台涉农资金整合、土地流转、高标准农田建设、优质小麦种植等配套办法。产业布局上,当地坚持“全市一盘棋”,明确各个工业园区的发展定位,坚决不引进高污染、高排放企业,保护好河套这块净土。
当地立足得天独厚的农牧业资源优势,科学编制粮油、肉乳绒、果蔬、蒙中药材、饲草、生物质能等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每个产业都培育和引进一批“农字号”大型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扶持企业上市,努力形成若干个百亿级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
巴彦淖尔市还创新性成立绿色产业统筹发展办公室,以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市场化推动相结合为原则,把发展大产业、净化大生态、落实大项目、搭建大平台、做强大品牌等职能集于一身,围绕园区基地规模化建设、订单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着力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统筹推进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及中外农牧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等。
在绿色产业统筹发展办公室的引领和服务支持下,全市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发展到近300家,年销售收入近400亿元,全市20万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农牧民人均年产业化收入达到13000元。
向品牌要溢价
2018年,巴彦淖尔市创建并打响“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用品牌推动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优质农畜产品进入高端市场,争取优质优价、农牧民增收致富。
“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当年就荣登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第二位,2019年获得中国农业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第二十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等十项大奖,2020年荣获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第一等5项荣誉。“天赋河套”品牌已成为带动优质农畜产品进入高端市场、实现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重要引擎。
区域公用品牌的高标准建立倒逼企业和农牧民转变传统观念、提高产品品质。品牌化、高端化和绿色生产理念逐步融入巴彦淖尔人的骨子里。
杭锦后旗太阳庙农场农民郭富强与兆丰面业公司签订种植订单。他告诉记者,兆丰是“天赋河套”授权企业,收麦子的要求很高,不能用化肥和除草剂,还要满足很多检测指标,“当了这么多年农民,按照高标准和严要求来种地,还有些不适应,但收入明显提高,再苦再累也值得”。
品牌效应提高了企业和农民的收益。郭富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公司以绿色小麦每公斤4元、富硒小麦每公斤4.4元、有机转换期小麦每公斤6元的价格收购,高于市场价1元至3元,每亩小麦能增收上千元。
被授权使用“天赋河套”品牌后,兆丰“鸡鹿塞”高端面粉每公斤价格达到25元以上,旭一牧业的授权牛肉产品成为2019年全国两会指定专用食品。
巴彦绿业实业公司负责人王菲说,目前,“天赋河套”授权产品实现溢价30%以上,带动全市优质农畜产品整体溢价15%以上。在“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引领下,巴彦淖尔农产品出口93个国家和地区,贸易额连续12年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
如今,“天赋河套”品牌正在成为带动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成为有效提升巴彦淖尔形象、提振干部精气神的重要抓手,成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载体。
向标杆补短板
针对河套地区不同程度存在的规模化种植比例不高、标准化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受限、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等问题,当地已重点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巴彦淖尔市积极整合引进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和生产经营模式,示范引领现代农牧业发展,建成美国金伯利农业示范基地,积极推进中国—以色列(巴彦淖尔)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金伯利(临河)农场负责人杨全胜说,该项目是以美国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为载体的现代化智慧农业产业园,以温室种植和加工仓储运输为主,并有连栋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育苗工厂、产品加工区等设施,农场还建设了1000亩的露天实验基地,以研发、实验培训、成果展示为主,对农民起到技术带动作用。整个农场采用智能化、机械化、集约化、品牌化的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生产物质装备和技术创新水平,农场亩均年产值达2万元。
同时,该市加大盐碱地改造力度,着力攻克现代农业发展的痼疾。巴彦淖尔市农牧局局长奥林虎说,全市有484万亩不同程度盐碱化耕地,制约着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突破这一难题,市里在五原县建设5万亩盐碱地改良示范样板区,引进17家科研院所和73家企业,进行技术比对和示范,为盐碱地改良积累了经验。
2020年8月,总投资4.5亿元的黄河流域西北地区种质基因库和现代种业产业园项目在巴彦淖尔市建成,包括种业科技博览馆、种质资源应用馆、种质资源保存库、土壤保存库等。该项目将为区域主要农作物、特色农作物及其他功能性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选育、优良品种应用推广提供有力支持,为农企及农牧民培训交流以及国内、国际的种业科技合作交流提供便利。LW
图片
▲ 农民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隆兴昌镇的一个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内采摘无土栽培的蔬菜(2018年3月28日摄) 刘磊摄/本刊
刊于《瞭望》202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