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新冠疫苗能否避免感染?一年后还需再接种吗?专家释疑

图片
近期,陕西省报告一例已接种疫苗仍感染新冠病毒确诊病例。这引起公众对于新冠疫苗保护效力的关注。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几乎所有人对新冠易感
“接种新冠疫苗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新冠肺炎这种疾病对绝大多数或者对所有公众来说都是易感疾病,对于慢性病人群、老年人的合并重症率非常高,最终可能有一部分人因为重症失去生命。目前全球的病死率超过2%。“要控制这个疾病,关键还是要靠疫苗。要达到足够的人群免疫力,需要绝大多数人都接种疫苗。接种疫苗能够对个体进行有效保护,并降低感染率、重症率和病亡率。”
“当75%到85%的人群具有免疫力后,就会形成免疫屏障。以以色列为例,该国一半以上的人口已经接种新冠疫苗,再加上百分之十几的感染者,目前已看到群体免疫的效果。”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世卫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邵一鸣介绍,新冠疫苗陆续上市后,全球都在推广接种。随着全球高流行区的接种人群建立免疫屏障,新冠肺炎疫情将会呈下降趋势,届时全球必将开放流动。目前,我国有99.9%的人都没有感染过新冠病毒,如果不能通过较高的疫苗接种率在人群中产生免疫屏障,我们现在的疫情防控优势就会转化为劣势。
三类疫苗各有优缺点
目前我国可供使用的疫苗有5款,分别是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生产的3款灭活疫苗,天津康希诺公司生产的1款腺病毒载体疫苗以及智飞生物公司生产的1款重组蛋白疫苗。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主管部门表示,无论采用何种技术路线,只要是国家已经正式附条件批准上市的疫苗,其安全性、有效性都是有一定数据做支撑的,潜在收益或已知收益大于潜在风险或者已知风险。
据介绍,灭活疫苗的主要特点是疫苗成分与天然病毒结构比较接近,通常免疫应答也比较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而腺病毒载体疫苗不仅能够诱导很好的中和抗体产生,还能够增强细胞免疫,同时采用一针免疫的免疫程序,对一些特殊的应急人群很方便。而重组蛋白疫苗可通过工程化细胞株进行工业化生产,不需要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生产车间,显著降低了疫苗生产成本,具有较强的可及性。专家指出,选择疫苗时,要根据需保护人群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地流行病毒的最新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判断和科学决策。
抗体消退不等于没有保护
病毒感染之后能产生抗体,被动性免疫接种疫苗也会产生抗体。接种新冠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到底能持续多长时间?
“疫苗的免疫持久性也就是接种后能保护多长时间,到现在没有一个定论,因为最先上市的疫苗接种到现在也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执行副院长冯录召认为,新冠病毒出现到现在仅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对它的认识在不断深化过程中。“如果病毒感染之后或疫苗接种之后免疫持久时间短,我们每隔一年、两年就要重新接种疫苗。当下市场上所有疫苗的保护期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部分早期接种新冠疫苗的参与者抗体消失,这意味着他们没有保护了吗?
邵一鸣表示,抗体水平不能绝对代表是否有保护性,因为抗体水平慢慢会消退,但是当病毒再次入侵机体的时候,体内的免疫记忆细胞能够针对病毒迅速做出反应,产生新的抗体。我们评价疫苗的保护性是通过三期临床试验,而不仅仅是中和抗体水平。
“需要提醒公众的是,接种疫苗之后不需要自行检测抗体。”中国疾控中心免疫中心主任医师安志杰介绍,我国只有大型P3实验室和疫苗研发中心可以进行疫苗接种后中和抗体检测,目前临床上提供的抗体检测与疫苗的应答效果无关,仅适用于新冠疾病诊断的辅助检测,自行检测抗体而结果不准确有可能给百姓带来更多的困扰。
疫苗保护多数人不发病
邵一鸣表示,接种疫苗有一些副作用是很正常的,有反应,才说明疫苗激活了人体的免疫系统。目前,我们还难以给出各类疫苗中长期的安全性评估数据。从短期看,世卫组织所选择的8、9种疫苗,都没有产生严重的副反应。从目前数据来看,我国已上市的新冠疫苗,对预防重症的保护率非常高,基本都达到了100%。其中灭活疫苗的发热副反应低于5%,是现有疫苗中最低的。辉瑞等mRNA疫苗对轻症的保护率最高,副反应也相对较大。“即使如此,在疫情严重的地区,风险效益比也显示,人们应当去接种疫苗。”
“疫苗的保护不是百分之百,从国外目前已公布的疫苗上市评估结果来看,打完疫苗之后,确实有一小部分人出现保护失败。”王华庆介绍,总的来说,疫苗的作用是让大多数人产生保护力,建立免疫屏障,其预防重症的效果更明显。
“接种过疫苗不意味着能够完全避免出现感染,但发病风险会大大降低。”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认为,由于当前全球新冠疫情仍在持续流行,来自高流行地区的人员或物品入境,仍有导致在境内传播的风险。我国在人群疫苗接种达到较高免疫水平之前,无论是否接种疫苗,在人群聚集的室内或封闭场所,仍然需要继续佩戴口罩,并遵循各地的具体防控措施要求。(经济日报经点科学工作室 记者吴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