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五大洲,她选择回到藏地森林学校当校长

墨尔多山脚下的中路藏寨,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这处古老的嘉绒藏族村寨,处于河谷边的山地上,传统的嘉绒藏房与古碉楼静谧地散落在山林梯田间。走到山路尽头处,踏上一个小坡,能看到一所名为“登龙云合”的森林学校。这是一幢由传统嘉绒藏房改建而成的建筑,白墙红窗,楼顶屋檐上悬挂着的五彩经幡随风飘荡。
图片
“这里的生活简单而真实。每天早上被小松鼠砸核桃的声音叫醒,一出门看到小牛成群结队来森林学校吃零食(厨余),猴子下山到玉米地里找吃的,喜鹊、啄木鸟、红嘴蓝鹊不时出现在视野里。动物和人共享着大山里的一切,你会觉得自己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平等和尊重自然的心便会不由自主地生发。”森林学校校长沈书琴说道。
图片
在自然中寻找“平衡”的答案
沈书琴在杭州出生长大,大学在成都读建筑设计专业,后赴芬兰学习环境艺术专业。留学期间,她游历多国,曾踏足五大洲、22个国家。在旅程中,她发现城市里的人都非常相像。“不管在赫尔辛基、巴塞罗那还是在圣克鲁斯,人们有差不多的人生轨迹、相似的思考方式,每天用差不多的商品,有着相似的焦虑。城市里的生活似乎就是不停地消费、不停地消耗资源与产生垃圾,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活着的方式吗?”对于这一问题,她觉得在一些仍保持着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地方,或许能找到答案。
图片
于是,沈书琴走入旷野中的传统部落,如非洲的斯威士兰、芬兰的拉普兰,看到不同文化中的人对自然的不同认知。毕业回国后,她来到四川藏区,发现这里面临与全球其他少数民族部落相同的困境——社区经济发展与在地自然环境、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间存在矛盾,亟须构建一种新的和谐。
“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源于现代社会对经济单一发展的迷信,这首先是个认知问题。要构建新的和谐,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教育。我们这一代人需要重新去思考自然的位置以及人在地球上的位置,认识到人是地球共同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人的决定会影响地球的未来。我们要把自然重新放到一个基础性位置,经济的基础,教育的基础,所有行业的基础,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沈书琴因缘际会通过一场水磨志愿者的项目加入登龙云合团队,并投身于森林学校的建设,探索一种社区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和谐模式。四处游历的她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土壤,并随着森林学校一起,在中路藏寨慢慢生长。
区别于城市中的自然教育机构,森林学校本身就位于自然保护区社区,为人们亲近自然、修复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场域。一栋名为“自然”的校舍、一栋名为“自在”的宿舍与名为“自我”的工作坊区域构成学校校区。此外,森林学校还有自己的菜园、牛圈、生态旱厕。
来到这里的学习者,在每日自给自足的生活实践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中,学习书本上无法获得的知识与能力。他们可以在这里体验零废弃的生活方式,去山里采蘑菇,创作一幅大地艺术作品,就地取材做一顿美食;可以在村民家做客,记录口述历史,学习在地文化智慧;或是与村民一起自制工具、筛土、修屋顶,在劳动的过程中感受嘉绒藏房中蕴含的因地制宜、生态环保的理念。
图片
真实的自然及自然中的生活方式,需要来自城市的学习者做出改变。“刚开始,他们会觉得大自然的夜晚好黑、校门口竟然还有牛屎,学校里四处攀爬的壁虎和蜘蛛也令他们感到害怕。这也是由于一直以来他们离自然很远。后来,他们慢慢习惯了,知道蜘蛛不会伤害人,在自然中有牛粪也很正常。这个克服心理障碍的过程,就是走进自然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他们必须走到自然中去真正地体验,而不是在认知上热爱自然,实际却没有办法与自然共处。
沈书琴介绍,森林学校的教育内容,可以划分为四个学院,分别代表四个主题,其中喜马拉雅生态学院以生态类项目为主线,希望学习者通过古老的智慧和现代的科学去了解自然,学习自然的内在秩序,从中得到灵感、激发创造力,建立以生态为基础的世界观,培养世界共同体意识。在保护地研修中,他们的足迹到过墨尔多山自然保护区、被誉为横断山脉之心的格聂山以及横断山脉最高峰贡嘎雪山,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进行地质学、动植物学等相关课题的学习。志愿者陆佳瑶是牛津大学地球科学系的在读学生,于她而言,在森林学校中所得到的自然体验是极为重要的一课。“一抬头便是漫天的星星,同时被大鹏鸟巨翅般的山脉环绕。我对行星与山脉有着完全的信任和尊敬,这是一种臣服。”
图片
图片
如何与家乡的土地再度相连
森林学校的学生,不仅有从城市中千里迢迢而来的孩子,还有许多丹巴县的学生。2019年,274名丹巴高中学生、37名中路乡小学学生,成为森林学校生态教育入校园的首批受益学生。其中一节课,沈书琴与团队成员们将在种子博物馆项目中制作的标本与搜集的种子带到丹巴高中的课堂上,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种子的奥秘”。许多种子,孩子们或许看到过,却并不了解。“我们会说到这个地方属于横断山脉,是生物多样性的全球热点地区之一,这里还有很多稀有的动植物,孩子们就会觉得非常新鲜,同时也很自豪,发现原来自己的家乡这么厉害。”沈书琴介绍道。
图片
中路乡有200多名学龄儿童,许多去了外地读书,每年放寒暑假才回家乡。森林学校邀请这些在外求学的丹巴学生,回到家乡参与乡土文化课程。在成都读初中的刘光佳在森林学校的活动中,第一次参加了敬山仪式。“虽然是当地人,但我从来没有刻意了解过周围的神山,当我看到一棵棵高大的白桦树和随风飘扬的经幡时,我的内心被震撼了,这里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啊,这里是多么的美好……”刘光佳说。
沈书琴告诉记者,当地的孩子,其实也没有太多时间与自然共处。他们对于脚下的这片土地,同样缺乏深入了解的机会。山村留不住年轻人,也鲜少有人意识到当地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我们希望能在保护区社区的年轻一代心底,种下热爱与保护大自然的种子。希望更多当地人能通过森林学校与家乡的土地再度相连,成为家园的守护者。”沈书琴表示这是森林学校在地生态教育的重要目标。
图片
在地性是森林学校的特性。许多生态实践项目,从前期调研到项目的设计与实施,都与当地村民的期望与需求紧密相连。沈书琴介绍道:“项目中有一部分学习内容就是在地问题的看到与在地智慧的学习。在地性就是全球性,在地问题经过深度挖掘与提炼往往就是全球共通的问题,折射出发展中的困境。”
例如,丹巴腊月村的水磨修复项目。在当地人的记忆里,磨坊不仅是粮食加工的场所,也是人们情感和价值传递的纽带。水磨的落寞预示着民族文化所面临的断层危机。通过修复已废弃多年的水磨,当地年轻人认识到水磨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与民族传统智慧,并自发组织了村文化保护志愿者组织。
又如,中路乡的古道修复项目。对于当地人来说,古道也不仅仅是脚下的基础交通,更是连接着情感、宗教和文化的纽带。但如今,古道因年久失修而变得泥泞,部分路段甚至堆满了生活垃圾。参与项目的学生们通过“激活”一条古道,激活了当地发展生态旅游的价值与活力,同时也让当地人看见、认可、尊重自己的传统文化。
图片
当看到许多外来的志愿者为帮助村庄而努力时,当地的年轻人会受到影响与启发——觉得自己或许也可以为这个村子做一些事情。27岁的达瓦初曾一度盼望离开村庄,如今她选择留了下来,成为森林学校的运营团队成员。“曾经达瓦初很害羞,现在她能像主人一样,非常流利和自豪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乡。”沈书琴表示,希望通过森林学校培养一批这样的当地年轻人,未来他们将成为建设家乡的中坚力量。“当地人如何在家乡找到发展的机会,并能够有意识地去保护这片土地,找到一个发展与保护间的平衡,这是非常重要的。而希望就在年轻一代。
图片
图片
探索自我,笃信改变世界的梦想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沈书琴作为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了重建当地小学的项目。这个项目让她看到“原来,我的行动可以为他人带来改变”。在芬兰留学时,沈书琴经常和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一起,就一个议题以艺术作品的方式作出回应,在这个过程中向真实的世界学习。而他们的作品,也对真实的世界产生了作用。
图片
沈书琴第一次参与的工作坊在芬兰图尔库。图尔库拥有芬兰唯一一个中世纪留下来的广场。在“高效”的网格化规划思路的影响下,政府规划建设了一条横穿古老广场的车行道,将广场一分为二,并计划进一步拓宽这条路。针对这一快速发展与当地环境间的矛盾,沈书琴做了一个“很小”的作品:一天深夜,她用手在路中间钻了一个洞,在洞里放入了植物种子;她的一位同学则将中世纪的篝火搬到了路面上。后来,这一作品被当地报纸报道,引发了全城人的讨论和思考。政府最终改变了原来的规划,将横穿广场的车行道改为地下通道。
学生时代的经历,给予了沈书琴开阔的视野与笃定的信心。“在一个真实的项目中,你会碰到真实的人,你会提出你的想法,你会被否定,也会被支持,但你还是会努力地付出行动,去实现你的想法,然后你会看到你的行动给世界带来的改变。”
沈书琴认为,这种基于真实社会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重要,“我希望把过去自己体验过的、让我有所改变的、我认可的东西,带给更多的人。”反映在森林学校的教育方法上,即强调“在解决真实问题中学习”,运用跨学科项目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真实、复杂的问题,最终完成一项工程或作品,获得与项目相关的重要知识和技能。
图片
当被问及创变未来的人需要具备哪些特质时,沈书琴向记者介绍了森林学校的教育板块。除了以培养地球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喜马拉雅生态学院,还有三个重要板块——生命成长学院,强调从自然中获得内在成长与自我认知的智慧和力量;青年公益学院,培养年轻人的同理心,做到“心中有他人”;贝果商学院,培养具有环境社会责任的未来创变者。“自然是一切的基础。创变者应有生态意识,能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进入社会后能做什么,将学习、工作、生活与生态相结合,做一些积极利他的行动。”
沈书琴这样定义森林学校——一座践行本土创新教育,培养跨学科深度学习的能力,启发学生遇见未知的自己并笃信改变世界梦想的未来学校。从2015年参与森林学校的创建至今,她已经在这里守候了将近六个年头,见证着城里孩子与当地年轻人的成长。“我想他们一定不会忘记辽阔的大山、温暖的阳光、伙伴们的面庞、亲手制作的东西、付出的劳动……小小的种子已经种在了他们心里,等待着发芽长大。”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1年2月刊第2期
作者 | 本刊记者 王梦茜
设计 | 九月九
统筹 | 周彩丽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