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字,一座丰碑|史昌勋:家乡人民心中不朽的丰碑

有 情 感 有 情 调 有 情 况
做江都人最爱关注的微信公众平台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无数的江都儿女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浴血奋战、英勇牺牲,仅留有姓名的革命烈士就有1217人。为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我们特别开辟《一个名字,一座丰碑》专栏,为您讲述那些烽火岁月中的热血与感动。
【走进红色纪念地】
默哀、献花,史昌勋烈士墓碑前,村民们庄严肃穆。瞻仰着“史昌勋烈士永垂不朽”九个大字,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村民们轻轻扫去墓碑前的树叶,认真擦拭墓碑上的灰尘,献上一束菊花,深深鞠了三个躬,缅怀这位年轻的烈士。
图片
脚踩着这片烈士牺牲的土地,记者仿佛看到了冲锋号吹响后的进击;看到了临行前不畏生死的呼喊;看到了枪林弹雨中英勇的厮杀。眼前墓碑既是烈士丰碑,更是人们心中竖起的“英雄纪念碑”。
图片
【回放英雄事迹】
史昌勋(1914—1943),新四军烈士,史家庄人。9岁丧父,只读过几年私塾,十六七岁就到上海一家猪场当养猪工。1941年,加入新四军。由于表现突出,1942年他就被发展为中共党员,并担任史家庄的农抗会长。
1943年农历6月19日,泰州刁家铺的伪军一个营到附近徐元乡一带抢粮。史昌勋闻讯率领史家庄民兵与其他几个乡的民兵一起,配合区游击连向伪军出击。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基本消灭了这些伪军,生俘40多人,缴获很多战利品。这场战斗,使附近的伪军闻风丧胆。同年7月16日,我军进攻吴桥伪军据点,史昌勋又积极带领民兵配合主力作战。
图片
在史昌勋的积极努力下,吴桥区农抗会的筹备工作进展顺利,他当选为农抗会主席。1943年11月初,为了开辟大王、二寿两个边远乡的工作,史昌勋奉命率领12个乡的农抗会长前往。工作开展到第三天,在曹家庄遭到寺巷口下来的伪军包围。史昌勋带领队员向西突围,准备调集吉孔乡民兵来阻击伪军。不料,十几名伪军预先埋伏在曹家庄西头桥下,史昌勋等不幸被捕,被押解到刁家铺河西关帝庙内。为了营救史昌勋,江都县团的侦察兵化装成车夫,推着史昌勋的养父到刁家铺探监,乘机把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当夜,江都县团摸进刁家铺,剪断铁丝网,杀死伪哨兵,冲进关帝庙内,可史昌勋等已被转移到河东伪军团部。伪军在第二天上午,将史昌勋、王锦文等同志杀害于刁家铺西街头。
【传承红色基因】
1943年12月1日,史昌勋烈士牺牲,1944年6月15日,为纪念史昌勋烈士,经江都县第二届参政会决定,将史家乡命名为昌勋乡。
图片
1946年6月3日,卞松山在昌勋村五组小麦田里壮烈牺牲。1949年1月,为纪念史昌勋和卞松山两位烈士,经上级决定从两位烈士姓名中各取中间一个字合并起来,将昌勋乡命名为昌松乡,其家乡的村分别命名为昌勋村和松山村。
昌勋村党总支建设了法治文化广场,以史昌勋烈士墓为阵地开展红色教育宣传。村部着力打造昌勋村红色党建特色活动,每年清明组织全体党员来到史昌勋烈士墓前扫墓。史昌勋烈士事迹贯穿昌勋村全年党课教育计划,村里每年开展“党课主讲人”、冬训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专题活动。
来源:今日江都
作者:江都融媒体中心记者 朱嘉雯 桑一
编辑:阿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