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牵牛 抢抓乡村振兴机遇

【写在前面】
图片
牛儿在欢快地吃草。(资料图片)
肉牛产业事关市民“菜篮子”,也是我市将肉牛资源优势转换成产业优势,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一个最佳切入点。
不久前,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长春市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以及《长春市支持肉牛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标志着长春市300万头肉牛产业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肉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确定“十四五”期间肉牛产业发展要始终坚持三产融合、项目引领、扩群增量、引育结合、退户入区、农牧循环的发展战略和技术路径,并将长春城开集团改组为长春城开农业投资发展集团(简称“城开农投集团”),整合力量投资肉牛养殖项目。在全省范围内建设皓月200万头肉牛产销一体化项目。力争用3年时间在6个县(市)、区建设3个肉牛特色产业小镇,10个肉牛强镇和20个肉牛养殖大村,让更多利益普惠中小肉牛养殖户。
图片
宽阔笔直的水泥路贯穿场区,一排排白墙蓝顶的肉牛养殖大棚分列布局,每栋大棚前活动区里是数不清的肉牛,或卧或立、神态各异,另一侧的肉牛示范园区按区域开始动土施工。这就是农安县打造的巴吉垒肉牛特色产业小镇。
小镇正在经历从传统养殖向现代化养殖的蜕变。依托城开农投集团、皓月、中信鸿泰等龙头企业发展肉牛集群,今年小镇将建立肉牛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扩大养殖,在现有肉牛存栏1.9万头、养殖户1500余户的基础上,实现全镇肉牛存栏量净增3万头,突破5万头的养殖规模,肉牛养殖户人均产值由2020年4000元提高到1.5万元——小镇的“牛经济”正在展现出新活力!
图片
吉林新兆农牧业公司饲养的肉牛。 张欣禹 摄
农企社联动单独养牛将成过去时
新春伊始,一场备牛舍的行动在巴吉垒镇东铁村悄然展开,不管是上百头牛的家庭农场,还是几头牛的小户,村里20余户村民开始了空闲地的拓荒清扫。
“我现在给肉牛按年龄、品种分类,等新牛舍建好了,母牛搬家去新舍。”12日,养殖户程国民在前院开始为3座标准化牛棚内的上百头肉牛规划——未来5年,他家的肉牛将增加到300头。和其他养殖户一样,扩大规模的信心基于城开农投集团等龙头企业入驻镇里后带来的增收前景。
依托城开农投集团,正在建设的巴吉垒镇肉牛产业示范园区将帮助个体养殖户进行集约化经营,建立“政府+企业+银行+保险+担保+合作社”的养殖联合体。联合体由企业搭建平台,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协同银行提供贷款、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无论是普通的个体养殖户,还是无牛场、无资金、无牛源的农户,都可以参与其中,让农户不再单打独斗,争取让农户零风险养殖。
对于无牛场、无资金、无牛源的农户,城开农投集团将使用专项债建设规模为300头至2000头的养殖小区,农户租赁使用成立合作社。或农户参股成立规模为150头至200头的养殖合作社。
城开农投集团董事长邢东顺告诉记者,公司还会为合作社提供牛源采购、养殖技术等服务,同时提供饲料,签订育成牛回收合同,形成“政府+公司+合作社或村”的合作方式,将农户集中整合起来进行科学养殖,并带动其养殖肉牛致富。
“过去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农场,没有足够的规模,想要上规模,就需要更多的钱,但贷款门槛又高。现在好了,有许多大企业开始动工建园区了,农民借企业的光,可以更快发展了,也不怕牛的数量增加没能力管理了。”和程国民一样,镇里所有养殖户都在进行这样的准备。
图片
肉牛在牛舍里吃着机械上料带送来的“早餐”。 张欣禹 摄
现代化养殖让“牛倌”变招
从传统养殖到现代化养殖,小镇技术升级也是未来肉牛产业发展的重点。作为率先入驻小镇之一的龙头企业,吉林新兆农牧业公司2020年投产时便使用了现代化养殖技术,以示范作用帮助附近养殖户打开新的技术世界。
走进吉林新兆农牧业公司的牛舍,与“脏乱臭”的传统牛舍环境不同,随处可见的是定位栏、恒温水槽、料塔输送等现代化养牛场的“标配”。室内休息区、室外活动区如同动物园划分明显,自动饮水、机械上料、机械清粪等现代化养殖技术一应俱全。
从养牛新手到能手,当地养殖户李向龙也从吉林新兆农牧业公司的现代化养殖技术中取经,得到启发,改变养殖方式,摆脱了不赚钱的窘境。“镇里都搞肉牛养殖,我也想跟着大伙一起养些牛,2019年就把土地流转出去了,又筹了几万块钱,买了18头牛。”李向龙告诉记者,刚养牛时,不但没有挣到钱,反而赔了钱。
“起初我都是‘拴养’,牛从早到晚的活动范围就是从槽头到木桩,再从木桩到槽头。现在我把‘拴养’改成‘散养’,不但减少了人力,更重要的是肉牛每天都处于自由状态,上膘快,肉质也好了。”李向龙说。2020年,李向龙的及时“变招”也让他赶上肉牛的“牛市”,这一年他饲养的肉牛每公斤多卖了2元。
除了推广像吉林新兆农牧业公司中能看到的现代化“硬件”技术,在“软件”方面,巴吉垒镇实行无抗养殖、无公害生产、安全高效疫苗、兽药残留控制、无公害清洁生产等多种技术,确保食品安全,达到环评要求。
“牛”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
依托肉牛产业,巴吉垒镇将按照“农业种植-畜禽养殖-粪污秸秆处理-肥料加工-还田利用”的循环发展模式,提升特色现代农牧业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其中,巴吉垒镇肉牛产业示范园区作为当地肉牛产业项目的核心项目,将在当地建设布局“五区、三厂、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五区” 即4个育肥牛养殖区和1个母牛繁育示范区。“三厂”即精饲料加工厂、有机肥加工厂、净水厂。“一中心”即建设肉牛生产技术研发中心。“一基地”即粗饲料种植基地。“一平台”即数字化肉牛产业信息平台。
设立黄牛交易市场,实现养牛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预计5年实现交易黄牛10万余头,并以“小规模、大群体”的庭院经济引领“秸秆转肉”工程,开发以食品加工、主题餐厅、田园风光等为载体的牧旅、农旅、文旅。
进行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巴吉垒镇将统筹农牧业同步发展,改变当地种植结构,引导肉牛养殖企业使用当地饲草,鼓励农民种植青贮饲用玉米,稳定青贮饲料原料收购价格和种植面积,整合的剩余土地优先考虑入股到合作社进行集约化经营种植饲料。
在畜禽养殖的污染问题上,巴吉垒镇推进粪污肥料化利用,用于盐碱地改造的同时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利用模具制作牛粪“煤球”,推进粪污燃料化利用;通过沼气发酵微生物对粪污进行沼气工程处理,用于生产和生活。
农安县打造巴吉垒肉牛特色产业小镇,是长春市“十四五”发展300万头肉牛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截至2020年年末,农安县肉牛存栏量达到25.7万头,肉牛养殖户在2万户以上。未来,农安县将重点发展4个2万头肉牛产业乡镇,发展100个千头肉牛养殖大村、1000个百头肉牛养殖大户,形成东南西北中的肉牛产业布局,推动牧业大县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