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之城——铁岭志愿者群像

300多年前,东北大地苍茫辽阔,“闯关东”——一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人口大迁移以这里为最终目的地。在兽居鸟处之野安家,李家窝棚村、马家窝棚村……这些村落名称在辽北大地并不鲜见,透着历史的苍凉痕迹。面临恶劣自然环境,团结在一起战天斗地,守望互助不遗余力,成为闯关东先民们的鲜明性格特征,也在后人的血脉中永远流淌。
59年前,一个叫雷锋的小战士在铁岭县度过了人生最后的170天,留下了18则感人故事和39篇日记、2篇讲话、1篇赠言、4封书信。悠悠岁月,雷锋精神从这里出发,成为铁岭人民乃至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20年前,由雪村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传唱中国,东北不仅盛产高丽参、榛蘑和酸菜,东北人还个个是活雷锋,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歌曲,将东北人骨子里的粗犷豪爽,热情仗义表达得淋漓尽致。
是什么样的力量可以如此,让一种精神穿越数百年时光,成为地域人文特质,熠熠生辉。
这是自然的选择,这是历史的财富,这也是我们的族群与生俱来的优秀基因。
时光流逝,岁月如歌,自古而来的美德,如今正涌动着新时代的澎湃风潮。
截止到2020年底,铁岭全市组建志愿服务队伍2011支,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志愿者达到32.95万人,每年志愿活动达数万次。青年志愿者组织、社区志愿者组织、企业志愿者组织、专业志愿者组织、慈善志愿者组织……如今,在铁岭来自政府部门、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草根组织等各个层面、各种渠道的志愿者团队数不胜数。
抗击新冠疫情、开原龙卷风灾后重建,危难时刻,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涌来,成为防疫、救灾这样重大公共事件中的重要力量;救助贫困户、关爱留守儿童,平常日子里,志愿者足迹遍布城乡,将爱心洒向社会的各个角落。
二十一世纪,当古老的中国在新时代傲然崛起时,志愿者服务基于东北人的人性之美,融合现代文明的理性认识,并与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结合在一起,在我们的家乡铁岭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花开满园”,成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写照。
远离物质,无关名利,志愿者的动机只指向心灵,成千上万的志愿者,成为我们这座城市另一种“基础设施”。
王鹤霓:一份工作 一种情怀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平台,让志愿服务在民间自下而上发起和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的双重作用下,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王鹤霓说她的工作既官方又民间。
2020年,对于铁岭的志愿者服务事业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来自民间自发的、各相关部门、专业团队的成百上千支志愿者队伍出现在铁岭城乡的大街小巷,捐赠防护物资、消杀、巡逻执勤,志愿者成为政府领导人民抗疫的有力配合者和重要补充力量。这一年,铁岭市在全省率先铺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全市各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的目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平台,志愿服务在民间自下而上发起和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的双重作用下,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
图片
王鹤霓
王鹤霓的本职工作是铁岭县莲花湖街道的宣传委员,2019年底,铁岭县作为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开始在全县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系统,王鹤霓兼职成为中心的负责人。
“我从来没想到全县民间竟然有这么多的志愿者团队”一年的时间里,王鹤霓和上百支志愿者团队打过交道。
她和“同一片蓝天”志愿者团队到农村去探望一个贫困智障家庭。两间漆黑的小屋,推开门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面而来,屋内一老一少两个男子坐在炕上不下来,炕沿的棉被上满是污渍,一位老太太是唯一清醒的人,站在与火炕仅一步之隔的灶台旁。王鹤霓站在屋中间转了一圈,自言自语:“这得从哪里开始收拾啊!”志愿者王俊林带上手套、口罩二话不说就开始上炕叠被,另一名志愿者拿起菜刀就戗炕沿上厚厚的黑油渍,他们表情平静,动作利索,王鹤霓立刻意识到,志愿者们做这样的服务绝不是第一次,帮助贫困户改造生活环境他们已经习以为常。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到底干啥?她这个负责人应该咋干?王鹤霓在与志愿者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仁爱之心,怜悯之心,人皆有之。志愿者团队如此之多,充分说明我们的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了,更多的爱心涌现出来。而如何让这些爱心发挥更大的作用,政府的引领不能缺席。
图片
王鹤霓帮贫困户打扫卫生
“我是镇西堡河夹西村的,我们村想整个村史、写个村歌,有人能帮忙吗?”“我是一名老师,会作词,我可以帮你们”;“我们村里有一个贫困户,家里的电饭锅坏了,他家急需一个新电饭锅”,“只要确定他家是贫困户,这个忙我来帮。”
每天,王鹤霓都会习惯性地点开“今日铁岭县”手机APP,看看里面又有什么“微心愿”,是不是有人接单帮忙。
2020年,铁岭县依托新时代文明中心、融媒体中心并整合志愿者资源推出“五单工作法”,即在“今日铁岭县”APP上,基层百姓可以点单发布自己的“微心愿”寻求帮助,志愿者团队和有关单位则可以接单帮忙解决,一年来通过这种方式基层群众的800多个微心愿得以实现。
“多数的民间志愿者服务团队都是基于爱心理念自发组建而成。他们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有时也难以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平台,可整合志愿者资源,引导其精准发力,同时通过实践帮助更多群众体验文明,生成道德。”王鹤霓说,这就是她的工作方向,既官方也民间。
和一般的志愿者不同,除了参与活动,王鹤霓更愿意设计志愿者活动,这是她的工作需要,也是她喜欢干的事。
凡河新区红石郡小区附近有200家商铺,由于商铺人员流动性大,王鹤霓和同事们从中选择了14家优秀商家作为试点,建立“15分钟志愿服务圈”。各商家根据自身情况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常备医药箱、针线包、饮水服务、充电服务、零钱兑换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轮椅租借服务,开放卫生间帮群众解决一时之需……14家雷锋志愿服务站点还对在铁岭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系统中注册的志愿者顾客提供商品特别优惠价,在志愿者亮身份的同时也促使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工作中,王鹤霓这样的创新探索之举还很多。让政府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与民间的善心善意有机结合,王鹤霓说她还有很多点子要付诸实践,要走的路还很长。
于长泉:“带头大哥”的情感图谱
带领千人团队热衷公益,于长泉有面对救助对象离去的黯然伤心,有无法陪伴家人的满腹愧疚,也有带领队员不顾个人安危冲锋时的担心后怕,这些情感图谱描绘出于他漫长公益人生路的独特感受。
20年前,于长泉是某高速公路收费站的站长,一次,高速公路上一辆大客车与一辆货车相撞,造成21人死亡。得知消息的于长泉顺着高速沿线一路寻找,第一个赶到事发现场。当时救援人员还没有到达,于长泉孤身徒手从血肉堆里扒出来10个人,其勇敢性格和侠义之心可见一斑。
图片
于长泉和志愿者慰问抗战老军人
从20多岁开始,于长泉好出头,爱帮人,热衷于扶危帮困,完全是性格使然。然而他的公益之路在2014年有了本质性的转变。那年春节于长泉带一众好友去看望贫困学生,回来后大家一起聚餐。“人多力量大,为什么我们不组建一支团队,一起做志愿服务呢!”饭桌上,于长泉的提议立即得到了大家的支持。“铁岭阳光爱心公益团”由此诞生。随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爱心团队成员就达到了500人。公益之路上,于长泉的身份也由“独行侠”变身为“带头大哥”。
阳光爱心团成立不久,于长泉曾因胃出血住院手术,血压一度濒危到高压60P,低压40P。生死关头,于长泉立下遗嘱,死后要身穿阳光爱心团队服,身盖阳光爱心团队旗。手术四天后,他偷偷从医院跑出来到市福利院参加公益活动。一条公路连着两家单位,市医院到市福利院300米的距离,他一步一步挪,硬是走了半个多小时到达现场。
“带头大哥”如此舍生忘死地做公益,阳光爱心团里的许多队员为之动容,戏称从此也要生死相随。
助病、助学、助老、助困、助残,7年里阳光公益爱心团所做的志愿服务活动多得大家数也数不清。回首往事,于长泉有面对救助对象离去的黯然伤心,有无法陪伴家人的满腹愧疚,也有带领队员不顾个人安危冲锋时的担心后怕,这些情感图谱描绘出于长泉漫长公益人生路的独特感受。
“铁岭阳光爱心公益团”第一次大型救助活动是拯救调兵山15岁患病男孩姜亚宏。姜亚宏身患淋巴癌,先后16次接受化疗,却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求生欲。他曾拉着于长泉的手说:“大爷,我想活下去!”在此后长达2年的时间里,阳光爱心团先后为姜亚宏捐款十余万元。2017年姜亚宏还是不幸地离开了人世,于长泉特意赶到殡仪馆为姜亚宏送行。他贴着孩子的脸庞深情而又感伤地说了一句:“孩子,大爷尽力了!”
图片
于长泉疫情期间进行消杀工作
2020年春节大年初二,于长泉开车出门,新冠疫情已经首先在武汉暴发,大街上空旷冷清,几乎看不到什么人。第一站,他先来到岭东的市疾控中心,为他们送去急缺的200个喷壶,用于核酸检测;第二站他来到火车站,为工作人员送去4000个口罩。随后是市公安局、银州区医院、结核病医院、中医院,于长泉一天之内只身走访十多个单位,送出去上万个口罩,还有消毒液等防疫物资。
疫情之初,病毒到底有多厉害,于长泉只能想象。最开始,他一人投入战斗,把筹集到的物资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可随着事态的发展,全市范围的消杀工作摆到了眼前,这显然不是一个人、几个人、一个部门、几个部门能完成的。
大年初四,于永泉在阳光爱心团队的管理群发布了一条消息:“国家危难时刻,需要我们挺身而出,咱们和自己的家人说好,如果家人支持就来,不支持不强求。”
当天下午,管理群的14名成员全部报名参加消杀工作。在此后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些人提着四五十斤重的消杀喷壶在银州区、铁岭县消杀了数百栋楼房,这其中最多的是弃管楼,还有学校、商场、办公机构。
消杀的第一片居民楼是位于龙首市场后面的阳光园六区。在小区的甬道上寒风凛冽,身着雨衣的9名消杀志愿者分别签下了一份免责协议书,承诺愿意承担消杀工作带来的一切风险和后果。他们拿着刚刚从日杂商店淘来的喷壶匆忙开始工作,四幢楼9个人用了将近3个小时的时间,当工作完成脱下雨衣时,每个志愿者都是全身湿透,头顶冒着白雾,脸上流淌汗水。
2018年,阳光爱心团在惠丰酒店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年会,于长泉的爱人和老母亲来到了现场。在现场播放的纪录片里,老人第一次看到儿子和团员们顶风冒雪到农村去扶贫的影像,一望无垠的田野里留下他们深深的车印。当看到他们倚在车旁用面包和矿泉水当午餐,当看到他们走进贫困户家中,被帮扶对象露出朴实的笑容……于长泉的母亲和爱人都落泪了。
孔祥兆:穷孩子的反哺情怀
从23人每月捐款600元,发展到近千人团队每年收到捐款30余万元,资助近百名学生。十几年间,孔祥兆当年朴素的个人愿望终于发展成为昌图县千人善心善行的力量,而数以百计的孩子人生命运因此得以改变。
昌图的孔祥兆做志愿者最初的想法很简单:让那些想上学的孩子不要再受自己当年的苦。
孔祥兆家姊妹五人,1996年7月,孔祥兆和四姐同时收到了铁岭卫校的录取通知书,当时孔祥兆还有一个姐姐正在读高中,不要说学费,三个孩子的伙食费加在一起700多元,而孔祥兆父亲一位乡村医院的大夫一个月的收入是300多元。如此艰难却绝不放弃,父亲借遍亲戚朋友,倾家荡产硬是坚持把三个孩子都供到了毕业。
图片
孔祥兆(右)和资助学生在一起
随着孩子们的毕业,孔家的日子好了起来,当年拼尽全力供三姊妹上学的艰难岁月成了全家人难以忘怀的经历,也成了一家人热衷捐资助学的感情源泉。
孔祥兆大学毕业后也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几乎是从踏上工作岗位那一刻他就开始资助当地乡镇里的贫困学生。慢慢地,他发现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实在太多了,于是他发动亲友组成了一个23人的民间助学组织,这其中包括孔祥兆的父亲、姑姑、舅舅和姐姐。
时间到了2017年,孔祥兆的爱心组织已经接近200人。自团队组建以来,孔祥兆每个月都会开车带志愿者一起走访贫困学生。昌图县农村区域面积大,乡镇众多,孔祥兆的足迹几乎遍布了这个农业大县的每个偏僻村庄,孔祥兆的名字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大家都知道他有一个爱心团队,专门资助贫困学生。
图片
孔祥兆下乡走访(右一)
2017年1月,昌图县教育基金会爱心助学志愿者团队正式成立了,孔祥兆出任会长,在此后3年的时间里,团队志愿者数量急剧增长,到现在已有1000余人。
昌图县教育基金会爱心助学志愿者团队有四个微信群,每个月的25日,志愿者们通过微信发出爱心红包30元,然后由各群的队长统一接收,到下个月5日这些爱心善款会统一打到基金会的账户。爱心团队资助的所有贫困学生,账目往来全部有影像资料,都会在微信群中公布于众。
当年孔祥兆提出“日行一善,每天捐助一元钱”的倡议时,23人一个月的捐款只有600多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020 年基金会爱心助学志愿者团队全年募集到善款311731元,全年发放助学款194700元,受资助的学生84人。孔祥兆当年朴素的个人愿望终于发展成为昌图县千人善心善行的力量,而数以百计的孩子人生命运因此得以改变。
简妮:让受助者有尊严
让施助者感到光荣,让被求助者感到体面和尊严。在简妮的理念里,志愿服务不是单纯的慈善帮助,不是施舍,而应该是互助型的,应该是彼此心灵的互惠。
简妮的身份是北京某基金铁岭分会会长,在此之前她曾在北京、上海等地从事公益工作,所以在“壹公益”落地铁岭之初,简妮就想把更先进的志愿服务理念带到铁岭。
2020年6月份,壹公益推出了“放飞梦想,一对一接送高考生”的活动。免费接送高考学生本是一个常规的公益项目,简妮却做得与众不同。
图片
简妮(中)在志愿活动现场
23名参与活动的爱心司机首先与学生家长签订了爱心贴,承诺一定安全及时将高考生送到考场。接送活动结束后,简妮逐一走访了这些被接送的准大学生家庭。“有一个大男孩,1米85的大个,和我说话时却始终低着头,显得很自卑。”男孩无父无母,和奶奶相依为命,靠低保金生活,他的内心始终有个结儿——为什么别人活得轻松富足,我和奶奶却要过这样的日子?如何化解男孩这种既自卑又不平衡的心理,简妮想得很多。
直接给予经济上的资助,真的能化解这些孩子心里的伤痛吗?当有爱心商家提出想给予金钱资助时,简妮拒绝了,一个“爱心小摊”的志愿项目已经在她的心里成型。
高考结束后,8月份铁岭莲花节开幕,简妮将这些准大学生组成了一支义卖队伍,然后由爱心商家提供商品,供孩子们义卖,每个孩子的义卖所得将作为爱心学费赠送给他们本人。
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孩子们每天到志愿者之家进货,自己支摊,自己卖货。在这过程中,简妮几乎天天陪伴左右。八月多雨,蒙蒙细雨中,一些残疾人志愿者开着残疾人自助车帮助孩子们运送货架和商品,有的残疾人拄拐帮孩子们搬上搬下,游人手持雨伞帮忙义卖,这些不经意间的善举,深深地感动了参与义卖的准大学生们。他们鼓起勇气,主动与人交流,推销产品。一个月下来,最多的一个孩子卖了4000多元的货品,而这些收入作为助学金也将是他第一学期的学费。
图片
简妮(右二)和志愿者到社区看望贫困户
8月初,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简妮在志愿者之家又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庆祝仪式。仪式上,这些准大学生拿出录取通知书与曾经接送他们的司机叔叔一起分享,并深深鞠躬表示感谢,一位爱心司机热泪盈眶地说:“接送高考生的活动参加了好几年,没想到这一次这么让人感动!”
“让施助者感到光荣,让被求助者感到体面和尊严。”在简妮的理念里,志愿服务不是单纯的慈善帮助,不是施舍,而应该是互助型的,应该是彼此心灵的互惠。
8月末开学在即,许多准大学生又一次相聚到志愿者之家。简妮建议他们早一天到学校报到,然后开展志愿服务,和学校老师一起接新生入学。“不要通过示弱来得到别人的帮助,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争取改变的机会。”面对即将开始的新的人生阶段,这些曾经内心彷徨、悲观的孩子在简妮的帮助下,重拾自信和达观的生活态度。
壹公益志愿者协会落户铁岭已经一年多的时间,目前协会下面有以残疾人志愿者为主的自强服务队、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的大学生服务队,以下岗工人为主的4050服务队等8支志愿者服务队,这里的许多人曾经都是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可他们也愿意在志愿服务中寻找到自身的价值,很多的时候他们是被救助者,有些时候他们也可以是施助者。
铁岭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心
编辑 ▏张晓婷 责任编辑 ▏江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