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那些牛事|黄江太极拳协会:省市冠军,卧虎藏龙

3月临近月底,天气逐渐升温,我们有何适合的运动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不妨试试刚柔并济的太极拳。
太极拳运动由来已久。自17世纪中叶形成以来,太极拳世代传承,习练者遍布全国各地。太极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图片
去年12月17日,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项目,经联合国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黄江镇实际也有一个太极拳团队,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还曾多次代表东莞拿下多项荣誉。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图片
曾代表东莞拿下全省双冠军
初见杨文光时,他穿着一身太极服,头发梳理整齐,举止稳健,丝毫看不出他已年过六旬。
2020年8月,黄江镇正式成立了东莞市黄江太极拳协会,由杨文光担任会长。杨文光介绍,黄江太极拳虽然去年才成立,但早已发展了十几年。太极拳协会前身是乐韵综艺团,在十几年时间里,一直有代表东莞市去参加全省太极拳赛事,并斩获了许多荣誉。
黄江太极拳团队曾获得广东省第八届老运会东莞赛区太极柔力球集体花式、规定套路双冠军,广东省第九届老运会(韶关赛区)太极柔力球集体花式,规定套路双冠军,以及东莞市第九届至第十五届运动会(共六届石龙赛区)太极拳团体第五名,太极剑集体第六名。
图片
令协会秘书长陈颂红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是2014参加第八届老运会,乐韵综艺团在东莞本土拿下了双冠军。
当时,乐韵综艺团的夺冠之路并不顺利。由于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团队只能自编自导自演,每个动作都是队员彼此协商讨论,指正统一。同时,乐韵综艺团也缺乏专门的训练场所,只能每天来到鸡啼岗篮球场上聚集训练。备赛期刚好是酷暑季节,队员们顶着炎热的天气练习动作,每次训练一小段,衣服就湿透了大片。
图片
当时,东莞市组委会特意派人前往各镇街查看各队伍训练情况,来到黄江镇时发现,黄江的训练场地几乎是最差的。“组委会十分担心我们会拖后腿,拿不下好成绩,多次派人来协调帮忙。”陈颂红说,虽然条件艰难,但幸好队员都没有怨言,大家团结一致,克服了客观困难,最终在比赛中赛出风采,拿下了双冠军的好成绩。
习练太极拳对身体有许多利好
实际上,如果想要一种现代人最简单的养生方式,太极拳其实是很不错的选择。
陈颂红回忆,自己退休时曾患下了坐骨神经痛,经常走路都会痛。当时,她尝试了跑步、广场舞等方式进行运动,但都没有坚持太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开始习练太极拳。
坚持习练太极拳一年时间后,她逐渐领悟了这项运动的乐趣,坐骨神经痛也得到有效缓解。“我已坚持了十几年的太极拳运动,即便下雨我也会在家习练!”
“习练太极拳能舒筋活络,调理五腑六脏,对改善我们的体质、提升精神面貌都有很多帮助。” 杨文光举例,协会中就有一位队员原先身体很瘦弱,食欲不振,一开始大家都笑称她“林妹妹”,但经过习练太极拳一段时间,她的胃口变好了,身体也变强壮了,对锻炼身体起到了实在的帮助。
太极拳不止是老年人运动
说起太极拳,许多人认为这是老年人的运动,实际上并非如此。杨文光介绍,协会里很多成员都是三、四十岁的年龄,他们大多抽空在早上凌晨时间习练太极拳,然后精神满满地回去上班。
图片
许多人认为太极拳太难学,需要这方面的天赋。杨文光表示,习练太极拳的难易因人而定,但整体而言,这项运动适合各个年龄段,并不需要太多天赋。“就像我们读书,我们必然是从小学到初中,再从初中到高中的过程,需要学习的积累。”
“恒力、毅力与兴趣,我们希望把这类人招进来。很多人说太极难学,实际上如果可以坚持下来,只需学到基础,这对我们身心调理已经能起到帮助了。”杨文光说。
图片
希望更多人参与、支持太极拳发展
目前,黄江太极拳协会已下设康湖太极队,田心太极队,永年太极队,腾飞太极队,甲乙陈氏太极队,万科太极队,乐韵太极队共 6 支队伍,正式会员172人。
图片
为了提高太极拳的水平,黄江太极拳协会经常组织各社区队伍利用每天早上 7:00——8:30 时间进行习练,共同运动,相互交流探讨。
为了向广大市民宣传太极拳运动,黄江太极协会还会组织一些较大规模的展示活动,如每年 8 月 8 日的的黄江镇全民健身活动,太极拳协会是主要承办组织,黄江镇太极拳各个分队及附近镇的太极爱好者都积极参加了演示活动,在黄江公园通过拳、剑、刀、扇和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柔力球等多种展示方式,展示太极拳运动的独特魅力。
图片
“现在社会政府对全民运动越来越重视了,我们也是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成立协会。”但是,杨文光也谈到目前协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缺乏训练办公场地以及活动经费,没有一个有遮阳的固定习练场所,健身运动受到了限制。
“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更多的社会力量能参与、支持黄江太极拳的发展,助推黄江太极协会会越办越好!”
【记者】郑国豪
【作者】 郑国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