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都区水冶镇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原标题:学区化蹚出均衡路 集团化迈出新步伐

——看殷都区水冶镇如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殷都区正心小学“阳光大课间”

殷都区水冶镇位于安阳市西部,有“中原第一镇”的美誉。该镇下辖59个村居,人口24.1万,有中小学校26所。数十年前,水冶镇的义务教育一度陷入困境,镇内的学校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近年,水冶镇直面教育困境,谋思路破难题,着眼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推进区域内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通过推行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模式,打造中原教育强镇,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惠及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办好每一所学校,推动区域内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3月29日,记者来到水冶镇进行采访,寻找义务教育如何“破茧成蝶”。

精准发力破难题

“前几年,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进镇务工、经商人员的子女逐年增加,水冶镇各中小学校的教育水平已远远落后于水冶镇总体发展的需求。”水冶镇中心校校长王海峰告诉记者,“当时,全镇26所中小学校发展严重失衡,择校现象日趋严重,大班额、特大班额比比皆是。薄弱学校优秀师资匮乏,学生流失严重,资源闲置,面临倒闭……”为改变教育困境、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2018年,水冶镇中心校“把脉”教育,开出新“处方”,确定了“均衡教育资源配置,打造中原教育强镇”的战略目标。该镇采取“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模式,以6个学区校和5个教育集团校为龙头,全力带动水冶镇二环、三环学校同步发展。学区校和教育集团实行“三统一,一集中”的管理模式,即人财物实行统一调配、统一考核、统一管理、集中使用。多方筹措资金,学区内规划使用,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全力实现教育均衡,全部消除大班额,努力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

建章立制稳推进

在水冶镇,说起小东关教育集团,学生和家长无不交口称赞。走进小东关教育集团下属的水冶镇第三实验小学(北关小学),干净整洁的校园、现代化的教学楼、形式多样的特色课堂让人目不暇接,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所曾经生源少、教学设施破旧的乡镇学校。据悉,2018年8月,北关小学正式更名为水冶镇第三实验小学,加入小东关教育集团,经过3年的发展,该校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设施,成为附近适龄儿童入学的首选学校。

“经过探索,我们建立了‘学区化’体制、‘集团化’体制和‘理事会’体制。针对镇域的学校,我们以一所优质小学为核心,按照就近组合原则,带动周围若干个学校进行学区化管理,共同发展;制定教育集团章程,建立现代化学校制度。教育集团实行一级法人资格,成员校作为教育集团的分校设立。学区和教育集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理事会成员由集团成员学校校长组成,理事长由理事会推选产生。”王海峰说,“实行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模式后,全镇义务教育格局焕然一新。新格局形成后,中心校攻坚克难,全力筹措资金、学区内统一调配,全面改善了薄弱学校的校容校貌和基础建设。”

不仅是硬件改善,教育改革后,各学区向其分校派驻执行校长,提升弱校的管理能力,为集团成员校注入了活力,从而在整个教育集团内建立起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平衡的生态教育资源。在集团内,集团总校向分校交流优秀教师,向薄弱学校调配优秀教师,形成资源互补,以强带弱的局面,校与校师资均衡,提升校际竞争力。生源调整后,学生室内学习的空间增加了。截至目前,大班额已全部消除,每所学校生源基本均衡,彻底改变了原来教室内“人挤人、人挨人”上课的现象。

行稳致远创辉煌

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水冶镇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模式激发了各学校的办学潜能和活力,强校联合弱校,形成了两强并举,呈现出“1+1>2”的效果。“北环路集团发挥体育传统和运动场地优势,开展集团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小东关、南固现集团积极建设课改平台,推进教学改革。东北街、南关集团全力搭建诵读平台,利用诵读优势,带动集团校开展诵读比赛。三中、正心中学、北关、北段、南段、阜东6所薄弱学校跻身于强校之列,弱校变强,强校更强。”说起近年水冶镇各中小学校的发展,王海峰如数家珍,“2019年和2020年,水冶镇连续两年获得区综合评估教学质量优秀奖。2020年,水冶镇获得国家级荣誉3项,省荣誉8项,市级荣誉15项,区级集体荣誉58项。水冶镇教师17人荣获市优质课奖,39人荣获区优质课奖,省级、市级、区级课题立项和结项44个,荣获省、市优秀成果9个。纷至沓来的荣誉,为打造中原教育强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我们会坚持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理念,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法,在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鼓励辖区各学校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王海峰说,“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我们将继续着力打造水冶镇校校有特色、花开春满园的教育景象,努力实现‘殷都一流、安阳领先、中原强镇’的水冶教育品牌,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功惠及每一名学生。”□《安阳日报》记者郭诗尧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