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重温“不走回头路”,中山温泉传承红色基因

八旬老人周永西最难忘的经历,是在中山温泉宾馆工作的那些日子。
那是37年前,正值壮年的周永西,为一位老人在中山温泉宾馆3天的行程,拍摄了100多张照片。这位老人,1984年曾下榻于中山温泉宾馆,并登临中山温泉宾馆后面的罗三妹山,在此留下了“不走回头路”的名言。他,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
中山温泉宾馆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旅游企业。当年在中山温泉宾馆任美工的周永西作为摄影师,全程跟随邓小平同志拍摄。近日,“学党史 开新局”——中山红色记忆大型媒体采访活动走进中山温泉宾馆,了解中山温泉见证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故事。今年82岁的周永西,依旧精神矍铄,提起当年的事情,仍条理清晰,思维敏捷。他说:“有幸能亲耳听到邓小平同志发出‘不走回头路’的名言,改革开放这条路走对了!”
图片
原中山温泉宾馆美工周永西。
100多张照片留住珍贵记忆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后,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凭着敏锐触角,着手返回内地投资办实业,首站便选在‘敢为天下先’的孙中山家乡。霍英东认为,开放的先决条件,是要有好的投资环境,客商回来要有个下榻的地方,于是决定先建一家宾馆。” 中山温泉宾馆原副总经理吴励民向采访团介绍,1979 年 11 月,中山温泉宾馆破土动工,在短短 13 个月内建成,于 1980 年 12 月 28 日正式开业。
中山温泉自开业以来,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和轰动。1984 年 1 月 26 日,邓小平同志到中山视察,下榻中山温泉宾馆。当年吴励民是饭堂主任,邓小平下榻期间,也到过后厨参观。吴励民说:“当时我们这些员工都在门口,感觉邓小平同志十分平易近人。”
周永西回忆,自己当年在中山温泉宾馆做美工,临时接到拍摄任务。他按要求穿好中山装,直到一辆24座小客车到达宾馆,邓小平从车上下来,周永西才知道自己的拍摄任务是什么,有多重要。周永西提前买了10盒胶卷,借用宾馆原本用来出租给客人使用的相机,就这样开始了拍摄的工作。当天邓小平同志下榻,第二天参观温泉宾馆,第三天去爬温泉宾馆后面的罗三妹山。除了邓小平同志休息外,周永西全程跟随,事无巨细,按下了一次次快门,拍摄了100多张照片。其中4张相片在2015年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了。周永西还拿出了一本金色的收藏证,里面分别装有中国国家博物馆给他开具的收据,以及他捐赠给中山市档案馆的档案史料清单。
“在我拍摄的这几天,邓小平同志一直都比较沉默,好像一直在思考着什么。”周永西当时还不知道,邓小平同志刚结束深圳的视察。新兴的特区自开始建设就承载了无数的希望,同时也有不少疑虑的声音。1984年1月28日早上8时许,邓小平和随行的工作人员来到罗三妹山东南坡脚下的登峰桥头,邓小平举起右手向上一挥,对大家说:“登上去。”
周永西说,当天邓小平身着深灰色中山装,不用搀扶,与随行人员并肩拾级而上。那时的罗三妹山不似如今建设得比较完善。在到达罗三妹山顶,一行人即将下山时,当年温泉宾馆的总经理告诉邓小平同志,西南面下山的路坡陡路窄,建议从原路返回,让警卫帮忙搀扶。可是邓小平摆摆手,说:“不走回头路”。这句看似一语双关的话,逐渐成为人们坚信改革开放道路的经典隐喻。此后,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中山温泉”题名一直沿用至今。
“这句话犹如定心丸,坚定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在场中山温泉的员工听了很提气。我想,这也是温泉宾馆后面发展越来越好的原因。” 吴励民说,80年代初期,要吸引客商投资,至少在考察投资环境时有下榻的地方。当年新生的温泉宾馆,成为了许多客商下榻的选择,也为三来一补企业在中山落地开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图片
中山温泉宾馆原副总经理吴励民。
打造红色基地
中山温泉中外合作期限从1981年1月10日至2009年1月9日,共计28年,从2009年1月10日起转为国有独资企业,目前为中汇集团下属国有控股企业。温泉现任总经理潘诚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中山温泉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它的诞生不仅是中国旅游业方兴未艾的推动者,更是中国人思想改革开放的实验者和先导者。
图片
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中山温泉”题名一直沿用至今。
2008 年以来,中山温泉启动全面改造工程,于 2013 年年初完成全面改造。从 2013 年以来,中山温泉的经营收入取得质的飞跃,从改造前的年营业收入 3 千万到实现连续增长,近年来年平均营收超亿元。
潘诚表示,中山温泉坚持发扬“不走回头路”红色精神,传承“不走回头路”红色基因,充分利用中山温泉独特的改革开放元素和历史积淀形成的的红色旅游资源,促进红色旅游资源与自然资源深度融合,打造红色旅游基地。
图片
中山温泉宾馆。
目前,中山温泉积极参与申报中山市红色旅游示范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并被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列入第二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图片
罗三妹山。
潘诚说:“未来,中山温泉将充分发挥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聚焦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目标定位,积极建设既能承接高层次会议接待也能兼顾日常旅游观光、休闲消遣的世界一流景区、一流宾馆,努力打造亮丽的中山城市名片、广东名片、乃至全国名片。”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廖冰莹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通讯员】钟轩
【作者】 廖冰莹;叶志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