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216人接力!“海安舅舅”靠什么“俘获”宁蒗人的心?

我苏网讯海安赴云南宁蒗支教群体是江苏省师德先进典型,近年来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江苏"时代楷模"等称号。4月1号下午,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江苏省教育厅教育宣传中心)牵头召开专题座谈研讨会,深入探讨"宁蒗支教"教育教学特色与模式。33年支教的背后,深藏着无数让人感动的故事。
图片
33年216人接力 大山深处播撒希望
33年前,一群江苏海安人前往云南丽江宁蒗彝族自治县创办了一所学校,开启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的先河。从那以后,一批批海安支教老师不断走入"小凉山",用知识和心血哺育大山深处的孩子,改写着"山里娃"的命运。在宁蒗,"舅舅"是对最尊敬的人的称呼,当地老百姓就称他们为"海安舅舅"。
图片
2020年高考,彝族男孩卢磊以709分的好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他说最感谢来自江苏海安的支教老师。
卢磊说:“清华一直都是埋在心里,不敢向外面说的那种(梦想),老师他们来了后,把我的眼界打开了,让我看到外面原来还有那么大的世界,可以让我去闯。”
图片
卢磊的家乡,宁蒗彝族自治县地处滇西北高原,俗称"小凉山",生活着彝、汉、纳西、普米等12个民族,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当地教育起步晚、质量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考平均分数与周边县市还相差100分。为改变困境,时任宁蒗县委书记 阿苏大岭 慕名到"教育强县"海安考察,最终诞生了一份特殊的教育合作协定。从此,大山深处有了一支来自8000多里之外黄海之滨的海安老师。
时任中共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阿苏大岭说:“(海安)这个县办教育办得很好,在交流过程中,我们提出来 你们能不能去一批老师,到我们那个地方去帮扶搞教育。”
江苏海安第一批宁蒗支教老师宁海中学首任校长梅德润 说:“当时这个协议书是10年,10年分两批,我就是第一批了。治穷必先治愚,就跟现在讲的扶贫要扶智是一个意思。”
图片
图片
1988年9月1日,以两地地名首字命名的"宁海中学"建成开学了。首批35位海安老师奔赴宁蒗支教,开启了海安教师连续30多年群体支教的"宁海模式"。30多年来,海安教师以宁蒗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累计为宁蒗培养初、高中毕业生2万多名,输送中专生、大学生1万多名,为建成民族地区教育强县、建设小凉山地区最美彝乡,实现宁蒗地区各族人民整体脱贫作出了重要贡献。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副县长朱天国 说:“海安模式推动了我们宁蒗教育事业的发展,增强了我们宁蒗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宁海模式":是爱,让教育扶贫开出绚烂花
图片
2001年,蒋蓉和同为英语老师的丈夫丁爱军开始到宁蒗支教,这一干就是15年,成为在当地坚守时间最长的海安老师。他们错过了自己女儿的成长,却培育出1000多名当地孩子考上大学。
图片
图片
江苏海安第四批-第八批宁蒗支教老师蒋蓉 说:“因为我们海安老师对学生的爱已经深入到了骨髓,所以对我们老师这种接受,这种认可学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家里的人、社会上对我们海安老师的认可。从我角度来看的话,我觉得那里的孩子是从被迫学,然后到后面听话地学,然后到后面想学,最后是会学,我觉得他们好像是有了这样一个变化。”
杨才华,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杨才华说,刚进入初中时,他很调皮,对学习不是很上心,是一个后进生,但是海安老师没有放弃他、抛弃他,对他一视同仁,正是这种妈妈式的关爱,让他学习上"一路开挂",人生的命运得到改写。
图片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杨才华说:“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全新的教育模式改变了我们宁蒗,当初很多的学生已经成为了我们脱贫攻坚的主力军,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为我们最美彝乡建设做出贡献。”
海安教师30多年的支教探索,创造了30多年的教育奇迹,也构建了多民族聚居地区立德树人的"宁海模式"。 海安赴云南宁蒗支教群体是我省师德先进典型,近年来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江苏"时代楷模"、江苏民族团结最美人物等称号。
图片
图片
图片
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叶水涛说:“逐步形成的宁海模式,它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显示了一种精神的风范。这种精神基于爱,化为一种责任,表达为一种教育的服务意识,成就为孩子的成长 。如果说这艳丽的花朵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这是民族团结的成果,这是教育扶贫的成果,这是立德树人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让少数民族的孩子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的将来将可以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明玉花 谢健 史哲铭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