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战》风波:“人格问题”不是面对批评的挡箭牌

图片
因为在豆瓣上给书打差评,被人举报到学校,被迫公开道歉?
这样离谱的事情确实发生了。3月16日,某语言大学研究生高某在豆瓣上对《休战》的韩烨译著版点了“在读”状态,打了两星后评论道:“机翻痕迹严重”。随后译者本人回复,认为“机翻痕迹严重”近乎“人身攻击”,译者的朋友杨某则向高某所在学校递交举报信,声称要“挽救失足学生”。3月27日,高某发表道歉声明,事件在豆瓣、知乎、微博等平台被网友热议至今。
“解决不了差评就解决打差评的人”,这种做法实在野蛮,让人难以苟同。
“真理愈辩愈明”,即使起初译者与读者对译著的质量与译者本人的翻译能力存在分歧,也应各自以言语和证据,在真诚的态度中将这场“辩论”进行到底。但从事件脉络来看,高某将译著截取片段与机翻比较的图片呈现给大家共同评判,而译者与其朋友却直接将人格问题作为挡箭牌,开始了对高某的抨击与压迫。
在众多网友看来实在正常的对翻译能力的批评,却被译者看作“人身攻击”。译者朋友寄给学校的举报信中,则开展“道德审判”,单方面将高某定义为“失足学生”,亲自“演示”了一次真正的“人身攻击”。此种在人格层面的“双标”,很难让人相信这不是拿人格问题作为面对批评的“挡箭牌”。
事实上,作为一部文学名著的公开出版译本,应当存在被社会公众评价与议论的空间。作为公开译本的作者,也应当具有把专业能力呈现给读者公开评价与议论的气度。换而言之,作为读者,享有对书籍以及译者的翻译能力的“批评自由”。而作为消费者,高某则享有对她所购买书籍的“差评自由”。从哪一个层面来说,译者与其朋友都没有理由来“堵住批评者的嘴”。动辄以人格为论,更是对文学、学术批评的破坏。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社会要发展,要包容不同的声音,文学亦然。随着多元与开放深刻嵌入社会发展的肌理之中,批评往往能够成为推动发展的一股关键力量。因此,在合理的框架之内,《休战》的译者应当对批评怀有更多的宽容。而《休战》所引发的这一场风波,或许能够为更多的作家、译者提供启示:丢开那些“挡箭牌”,直面批评又何妨?
文/刘宇轩(湖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