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今晚听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之《最后一课》

图片
今晚听电影
《我和我的家乡 · 最后一课》
(小编这边建议闭眼收听哦!)
图片
大家好,今天要为大家呈现的电影,叫做《我和我的家乡》。
电影简介
这部电影于10月1日上映,是《我和我的祖国》的姊妹篇,通过讲述中国五大地域的家乡故事,抒发人们的家国情怀,展示脱贫攻坚成果。我原先以为电影会整体氛围特别悲壮感人,但结果非常出乎意料,节奏轻快明亮,电影充满笑点,在以小见大中展示乡土情结,让观众在有笑有泪中感受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整部电影由五个有“我”及“家乡”元素的小故事串联而成,他们分别是《北京好人》、《天上掉下个UFO》、《最后一课》、《回乡之路》、《神笔马亮》。虽然故事讲述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却有着以感情为桥梁的互通性,给我们带了多重惊喜。那么在中国这五个不同区域到底发生着怎么样的故事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电影《最后一课》。
图片
《最后一课》
1992年,年轻的范老师的来到望溪村,这段支教路占据了他生命中的十年时光。“我当时来到这,只有两个学生,一个猪仔。我真想一走了之,但后来我留了下来,一家一家去说,终于,教室越来越满,读书声也越来越大……”二十八年后,这些来自大山的孩子们经历了一路奔赴,最终拥有了更广阔的天空和更灿烂的远方,而在这一路上,范老师就是他们的光。范老师在患阿尔兹海默症后,记忆停留在了几十年前在乡村支教的最后一课。短时间,村民们打房顶、拆架子,小孩子们当临时演员,小乡村一派热闹的景象。
图片
图片
影片采用过去与现实交织的拍摄手法,将范老师在苏醒后反复提及的颜料,二加二等于“掰”等伏笔一一解开,给观众以逐层递进的情绪体验,引领我们深入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过去的瓢泼大雨里,范老师冒雨取回的颜料撒在河里,二十八年后的那天,范老师还是走着那条路,只是路边的风景早已经改变。过去的落后与破败,如今的热闹与红火,在场景的交织中更加充满着感染力与震撼力。二十八年一晃而过,早已功成名就的范老师却依然惦念着那个贫穷落后的望溪村,他记得每一个孩子的脸,记得他们的点点滴滴,他正是中国乡村支教教师的缩影。无数的乡村教师带着知识与热情奔赴乡村,为了让那些孩子走出大山,为了让那一双双稚嫩的眼睛里永远有光,他们爱着,报以深情,予以一切。
图片
图片
故事的高潮在于姜晓峰的出现,二十八年前那个只能用黑色墨水画出学校的孩子,那个被嘲笑的孩子,却始终是个心中有光的孩子。范老师临走前,他送给范老师的画歪歪扭扭,那个哭鼻子的孩子没能等得到范老师的颜料,二十八年前的望溪村没能给他机会勾勒他五彩斑斓的梦;但范老师的存在却让他凭着那道光坚定地前行着,他变成了一个披荆斩棘的孩子,灯火阑珊的希望小学,便是梦想的归处。时光荏苒,从无到有,他终于给那幅黑白画填上了颜色。范老师站在希望小学面前,那句“姜晓峰,你的画,老师终于看懂了。”让每一位观众潸然泪下。范老师身后,已经长大的孩子们日子过的热闹而红火,望溪村真正成了望得见希望的地方。
图片
二十八年时光,是望溪村走向希望的长度;七十一年日夜,是我们走向幸福的征途。大山里澄澈的梦想,在中国有无数像范老师一样的乡村支教教师守护着,何其幸运。
图片
志愿者简介
我是浙江工商大学商务英语专业的徐倩。
在这次活动里我有幸参与写稿,对我而言,写稿虽然比较花费时间,但我很享受这一过程。如何将画面用文字生动地表达出来,这是最大的难题。我会将自己想象成盲人,询问自己这样的文字表述是否让听者有画面感,然后反复斟酌用字。虽然最后没有去现场看到他们“聆听电影”的画面,但想到自己的文字可以帮助他们“观看”影片,就激动不已。
浙江图书馆
口述电影服务介绍
浙江图书馆从2012年开始为盲人口述电影,并根据盲人读者的需求,选择经典、优秀的电影为其放映。经过多年的摸索,已形成一套严谨、专业的口述电影制作流程。
目前,浙江图书馆的口述电影保持在一个月一场的频率。除了服务浙江图书馆的盲人读者外,还会支持省内其他地区的图书馆。
每当问起志愿者,是什么让他们能默默无闻一直坚持着做这项公益服务时,他们的回答往往非常朴素:希望盲人朋友们也能感受到电影的乐趣,我们都一样。
图片
如果您对口述电影感兴趣
不妨从“今晚听电影”开始
成为我们的“爱心助盲”志愿者
用您的声音为盲人们带去视听盛宴
加入电话:
方洁
周二至周日9:00——17:30
邮箱:
(备注:口述电影志愿者报名)
-End-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后发表评论~
已显示所有评论

热门应用推荐

腾讯新闻·电脑版
腾讯新闻·电脑版
全网热点抢先获取
点击下载
腾讯新闻·电脑版
腾讯新闻·电脑版
24小时陪你追热点
点击下载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