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最后一天去哪玩?消失84年的城隍庙三巡会“回来啦”!

清明节假期你都去哪里踏青了?“小人国”魔都四百年迎来第一个小长假。7大直辖园区中,“海上遇园”举行了丰富的清明民俗活动,也是最受欢迎的出行目的地,被誉为高清还原版的“清明上河图”。

豫园热闹在春秋,仕女纷纷结伴游

声势浩大的城隍庙三巡会公布了路线图,节日当天迎来人流高峰。豫园东园和西园内,花上枝桠,春光无限。还有杂耍和民俗艺人为庙市助兴。明前龙井也已上市,九曲桥附近的茶楼书场,备好了新年的第一杯新茶,等待游园踏青的人们。

城隍新年首出巡 人流高峰逾10万

每年的清明、中元和十月朝,城隍主神三次出巡,“保境安民、赈济孤魂”,即城隍庙三巡会。这一民俗盛事在人间已经中断了84年。恰逢清明,“魔都四百年”将恢复“小人国”里的三巡会。

今日,邑庙董事会公布了首届三巡会的路线图,公告沿途百姓和庙市商贩做好准备。清明节正午后,城隍巡游将依次途径金坛路上海道署、海防厅、四牌路上海道衙、肇嘉浜路、凝和路、尚文路、杨家桥、文庙路、过老西门大境路、老北门、大校场、转入福佑路、方浜路回庙。

出巡时,城隍老爷面擦彩漆,身穿蟒袍,坐八人大轿,前呼后拥,还有高昌司、长人司、新江司和财帛司四司陪同,排场隆重。

最前列的是“马执事”,24匹高头大马则分列两旁。马上大汉头戴银盔,脚蹬皮靴,威武肃穆。接着是三班六房,身穿皂衣,手握铁链。还有标配仪仗队——高跷、乐队、群舞……

市民手执鲜花一路随行。城隍每到一处,均设五牲酒筵,请他“饮酒啖肉”。经过闹市时,更是金鼓齐鸣、鞭炮竞响。

邑庙董事会表示,今年三巡会的人流量估计将达10万,对老城厢的公共管理是个考验。在升级安保力量的同时,也敬请市民安全出行,避免长时间聚集。

人间三月芳菲始 豫园踏青享天时

清明节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享受天时乐趣的节日。

人间三月芳菲始,秀甲东南的豫园也已经缀红点绿。大假山上花木葱茏,垂柳千丝,是市民踏青的首选。

大假山为豫园镇园之作,是明代著名叠山家张南阳唯一传世作品。高约12米,用数千吨武康黄石堆砌而成。山上峰峦起伏,曲径通幽。大假山上有二亭,一在山麓,名“挹秀亭”。一在山巅,称“望江亭”。游人登临,颇有置身山林之趣。

豫园里的亦舫、会景楼、万花楼、九狮轩等景点也是望春的好地方。赏柳之余,折枝条插于门前,据说可以避免虫疫。

老城厢的市民还有放风筝的习俗。清明时节,人们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吹送,据说这样能消灾祛病。到了夜间,风筝下挂上一串串彩色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武艺十八般 庙市好白相

城隍庙三巡会,是祈福的日子,也是白相的日子。每逢庙市,三穗堂前庭广场聚集了各色杂耍把戏,如舞刀、碎石、耍猴等。

市集里,剃头、卖鸟、补碗、修鞋的手艺人都来赶趟了。大大小小的摊贩星罗棋布,市场兴旺。

竹枝词描述人们“随意品茶看戏法,湖亭行过又登楼”。濠乐坊正在上演滑稽戏;飞丹阁是书画家们的聚会场所。

九曲桥边聚集了各色风味小吃摊,炒田螺、油豆腐细粉、鸡鸭血汤、面筋百叶,让眼馋的小孩子挪不开步子。还有舞龙舞狮的队伍定时表演。

豫园的茶楼名满上海,适宜歇脚。都说最香不过明前茶,吟雪楼、湖心亭等茶楼早就备好了春茶,就等着清明节开壶了!

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保护好您的健康与安全,请您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进入景区场馆佩戴口罩。同时,请您配合场馆做好入馆体温检测以及信息登记工作。

场馆已对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并在重点区域包括互动操作装置、手扶栏杆等点位进行多次消毒。

场馆每日测量员工体温并记录,体温正常方可工作,现场所有工作人员都按规定佩戴口罩。

*若因疫情等不可抗力原因致场馆关闭,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营业时间:9:00-21:00

地址:上海豫园百货天裕楼B1(旧校场路159号)

编辑 / 黄骞文

资料 / 豫园商城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