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长征路】红军当年为何在于都集结?

顶端新闻·大河报特派记者 孙煊哲 吴国强 文图

1934年10月8日至10月17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部、中央政府以及红军主力一、三、五、八、九军团分别从瑞金、兴国、宁都、石城、长汀等地陆续抵达于都地域集结休整。在于都集结休整长达10天之久,在此期间各军团进行了兵员、武器弹药、粮款的补充。中共中央为什么要选择于都作为长征的集结出发地?

“首先是由中央红军选择的突围转移方向和路线所决定的。”于都县志办主任丁良跃介绍,中央红军主力突破第一道封锁线的突破口,选择在于都县南边的安远、信丰、赣县三县边境一线。于都县离这个预定突破口距离较近,红军野战军在这里集结出发突围,能达到安全、隐蔽、突然的目的。

长征出发时曾对中央红军进行军事部署,中央纵队为中路前进,红一军团、红三军团为左右前锋,红八军团、红九军团两翼掩护,红五军团负责后卫。根据安排,中央领导机关只有从瑞金撤离先到于都县城以北地域集结,才能使出发长征的红军部队按既定路线前进,而不致产生混乱。

还有一方面是因为,于都县与中央领导机关及各军团长征前所处的位置,路程较为均等。选择于都河北岸为红军主力突围转移前的集结地域,便于红军各军团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按计划撤离战场,开到指定地域集结、休整和补充,统一长征出发时间。

此外,于都县地处中央苏区腹地,革命开始早,红色政权巩固,群众基础好。在第五次反“围剿”后期,于都县是红军兵员的主要补充和训练基地,也是红军物资的补充基地。8万多人的红军部队集结在于都,安全保密和人员、物资补充都有充分的保障。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中央最高决策机关决定在于都地域集结出发长征。”丁良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