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念英雄,纪念东江纵队港九大队

2021年3月份,香港大学房地产及建设系团队发表一份报告,建议保护鹿颈枪堡群。报告中称,研究团队以十年时间,于香港鹿颈山头发现十多座日本侵略时期建造的碉堡群,相信是香港现存状态最佳的日军防御构筑。
图片
碉堡当年用于日军防备抗日游击队而兴建。港大团队称部分碉堡已被列为二级历史建筑,希望港府文物部门加以保护。
抗日战争之前,香港属于英国殖民地,日本侵略者迅速打败“日不落帝国”的英军,却不得不建坚固的碉堡来防御游击队,直至今天,碉堡群依然坚固,可见当年用料之充分,也反映出日军对游击队的恐惧程度。
一支什么样的抗日武装让日本侵略者如此恐惧和胆寒?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让我们回到当年那段抗战岁月。
侵华日军1938年10月1日在广东登陆进行侵略,广州于10月21日不幸沦陷。日军驻扎在广东省宝安县(深圳市前身)深圳河北岸,与英军对峙。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数小时后,集结在广东的日军在中将酒井隆的指挥下,从宝安县入侵香港。
图片
虽然日军已经在边境虎视眈眈了三年,但是英国政府却一直未有重视,香港守军主要由驻港英军及英属印度陆军组成,仅仅在香港保卫战爆发的前一个月,才从加拿大调集一支增援部队赴港。英国本土自顾不暇,港英政府就在香港本地组建了香港义勇防卫军及香港华人军团,同时与当时的国民政府进行情报交流。
日军12月8日清晨进攻香港,8时空袭启德机场及深水埗军营。12月11日攻克英军在新界和九龙之间的最主要防线——醉酒湾防线,12月13日占领九龙,英军退守港岛。
12月18日晚,日军在炮轰造成的大火及浓烟掩护下,渡过维多利亚港登陆香港岛,英军不敌,翌日双方在黄泥涌峡爆发战斗,香港守军战死451人。日军在占领黄泥涌水塘及大潭水塘后拆毁抽水设施,使港岛的供水逐渐瘫痪;日军又在浅水湾及圣士提反书院等地屠杀战俘和护士,并威胁在入城后将对平民发动大屠杀,而人烟稠密的市区也爆发巷战。
图片
12月25日下午,英军陷入弹尽粮绝的困境,港督杨慕琦决定投降。当晚杨慕琦即抵达被日军作为总司令部的半岛酒店签署降书,与一万多名守军一同投降。
1942年2月20日,日军中将矶谷廉介成为首任日本占领时期总督。
图片
装备上并不落后的英国殖民者,仅仅抵抗了18天,就将香港拱手交给残暴的日军。不过对于英国,这也只是一块抢来的蛋糕,被别人抢走虽然可惜,但也没到要拼命的地步。
然而,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国人,却是一场深重灾难。日本在占领后强迫大量市民归乡,将大批港人驱逐至广东。
当时香港沦陷后,市面粮食不足,生活艰难。在日军占领初期,就有60万港人被迫离港,其中不少家庭于途中离散,或被迫抛弃幼儿、老人,或途中饿死、病死,至于途中被洗劫一空者更不计其数。
到了后期,为减少香港人口,日本宪兵队更在街头随意捉人强行押解离境甚至秘密杀害。到日本投降的1945年,香港的人口由1941年的161万跌至60万。战后在香港马鞍山乌溪沙、墨鱼洲均发现“万人坑”。
图片
因为日军控制着粮食,日占时期香港经常有市民饿死,甚至出现人吃人事件,街上常有皮包骨的弃尸。即使如此,弃尸的大腿肉还是经常被割走。港媒亦曾报道有妇人烹煮弃婴的新闻。当时市面曾盛传某些食肆使用人肉做成肉包,因为市面上根本不可能买到足够肉类。
根据后来档案资料显示,教会每日在市区街道上都收集到300至400具尸体,有时更多,曾经有一日达到731具。
图片
除了以上恶行,日军占领香港后,还设立多间慰安所奸淫妇女,又在市区恢复设立赌馆及烟馆,籍此赚取更多收入。并且做出规定,港人在街上每当见到日军,无论远近皆须作90度鞠躬;否则轻则遭受拳打脚踢,重则招致杀身之祸。除“居民证”外,市民亦须全家合影一张“全家福”照片,当日军查证件时出示,若照片中的家人不在,又无合理解释,便会被当作窝藏游击队成员一并抓走。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人,不甘为奴!
在日军侵略前,港英政府组建过华人军团。由于中国人的面孔,在英军投降后,许多华人士兵成功混入香港市民之中,避免被俘虏。后来他们又重新组织成为华人志愿连,可惜被英军编入东南亚部队,并没有在香港参加抗日战争。
英国人靠不住,中国人的土地还是要中国人来保卫。1938年,日军侵略广东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东人民成立多支抗日游击队,包括由曾生等人创立的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由王作尧等人创立的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等,后改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就是著名的东江纵队前身。
1941年12月9日,日军入侵香港后,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和第五大队立即支援香港抗日,至1941年底,游击队已经有100多人进入香港。游击队由队长黄冠芳和副队长刘黑仔带领,统领香港及九龙的抗日武装斗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香港人民迅速投入到抗日大潮中。1942年2月3日,以香港原居民为主的港九独立大队宣布成立,隶属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初期设有长枪队和短枪队,壮大后为方便指挥,按地区分为西贡、沙头角、元朗、大屿山、市区、海上,共六个中队。
图片
(行军中的东江纵队战士)
1941年12月9日,中共南方局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要求抗日力量设法营救滞留在香港的各界知名人士和国际友人。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中共南方工委副书记张文彬根据南方局的电令,召集中共广东党组织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的领导研究营救方案,先设法和香港沦陷区的各界知名人士联系上,然后由刘少文、潘静文、李健行等人将他们转移到香港的游击区,再由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负责把他们转移到惠阳、东莞和宝安的游击队根据地,最后由中共南方局、中共广东省委护送到安全地区。
图片
在6个月的时间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总共营救出了何香凝、柳亚子、茅盾、邹韬奋、胡绳、戈宝权、廖沫沙、张友渔、千家驹、于伶、丁聪等各界知名人士共800多人,此外还有当时的国军第七战区司令余汉谋的夫人上官贤德,陈汝棠等国民党的官员和眷属10余人和一大批国际友人,并接应了2000多名要求赴中国内地参加抗日战争的香港青年。
在营救中国文化界的同时,港九大队在拯救盟军上亦扮演了重要角色,共有20名英国人、54名印度人、8名美国人、3名丹麦人、2名挪威人、1名苏联人,以及1名菲律宾人获救,包括被囚的赖特上校等英军官兵及美军飞行员。另外,港九大队亦协助营救战俘,包括著名的赖廉士爵士、祈德尊爵士、王国栋教授和David Bosanquet。在太平洋战争进入反攻阶段,港九大队又抢救了多名因日军击落其飞机而跳伞的美国飞行员。例如1944年2月11日,美军第十四航空飞行指挥员兼教官克尔(Donald W. Kern)中尉在轰炸启德机场时被日军击中,跳伞降落观音山,后得到游击队小交通员李石仔等救助才逃过日军的搜捕。
图片
针对港九地区地域狭窄、回旋余地小、日伪军警林立、城镇密集的特点,港九大队着重发挥短枪队的高机动优势,多打小仗、巧仗,扰得敌人蒙头转向,袭得敌人笼破网穿,打得敌人惶惶不可终日,推动了城市游击战争的蓬勃发展。
名扬港九的传奇英雄刘黑仔,就是短枪队中涌现出的杰出代表。刘黑仔和队长黄冠芳率领短枪队以观音山、吊草岩一带为依托,频频奇袭日军,屡建战功。该队曾在狮子山下与日军的遭遇战中全歼日军1个分队;在窝塘村联合抗日自卫队夜袭日军兵营,全歼日军1个工兵分队;化装奇袭日军牛池湾哨所,全歼日伪军16人。
刘黑仔更是英勇无畏,曾3次化装挑着菜担进入九龙市区,击毙4名岗哨日军;设伏活捉日本高级特务东条正芝;驾船在九龙太古船坞内避过敌船,活捉了两名密探……
刘黑仔的赫赫战功还包括:保护美国空军飞虎队飞行员克尔中尉、击毙汉奸宪察队队长鲍鱼强、击毙日本少佐松本、击毙汉奸安景惠、炸毁启德机场……
图片
港九大队的英勇事迹令日军闻名丧胆、谈虎色变。经过艰苦斗争,港九大队在西贡、沙头角、元朗、大屿山、上水等地建立了抗日游击根据地,部队人数也于1943年春夏后增至约800人。灵活游击歼敌的同时,港九大队从1943年春开始,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作战。进入1944年后,这种反“扫荡”作战更加频繁,几乎月月都有,在5月1个月内竟多达8次。
1944年2月,日军出动1000余人,陆海空密切配合,以“远道奔袭”“分区拉网”“拉锯清剿”等战术,对沙田、西贡进行了为期17天的“扫荡”,企图一举歼灭港九大队。
图片
港九大队遂以西贡中队在内线积极进行麻雀战,机动灵活歼敌;以短枪队挺进外线九龙市区,神出鬼没伏击日军。2月13日,刘黑仔带领3名队员乔装奔赴市区九龙塘,处决了日军九龙宪兵司令部的汉奸翻译,令日军大为震惊;接着又和战友黄冠芳率队潜入启德机场,炸毁日军油库1座、飞机1架。同时,市区中队也全线出击,展开了“纸弹战”(散发传单)“地雷战”,成功爆破了九龙窝打老街四号铁路桥。几支队伍配合作战,迫使日军回援,仓促结束“扫荡”。
图片
开头香港大学要求作为文物保护的日军碉堡,也有一个悲壮的故事。1943年3月3日,两个连的日军在五十多名全副武装的宪兵带领下,进犯香港南涌村。游击队由于寡不敌众,装备悬殊,十一名游击队员不幸牺牲,四人负伤被捕。为防范游击队必然来到的报复,日本鬼子在村子附近修建了该批防御性碉堡,龟缩在碉堡内自保。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国民党政府不敢得罪英国,放弃了接收香港的权利,英军千里迢迢赶过来摘取胜利果实。根据全国斗争需要,中共中央指示东江纵队司令部,决定港九大队撤离香港。9月28日,油印的《撤退港九新界宣言》散发张贴在香港各区,“三年又八个月,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冒出生入死之险,不惜重大牺牲,救护盟邦人士,肃清土匪活动,破坏敌伪统治,保卫人民利益,确实尽了我们应有的努力,并做出了许多成绩……今天,全世界和全中国和平建设的时期来临了。在这新情况下,我队奉司令部命令,从港九新界地区撤退”,并郑重声明:“在宣言之日起,一星期内撤退完毕。”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要打内战,东江纵队作为江南一支孤军面临被国民党围剿的危险。前文所说的孤胆英雄刘黑仔,日本投降后的1946年5月1日,在广东被国民党反对派包围,在突围时不幸中弹,牺牲时年仅27岁。
图片
(影视剧中明星彭于晏饰演刘黑仔)
面对恶劣的斗争环境,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东江纵队北上山东,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的战斗序列,投入到解放全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中。
但即使是抗日英雄,在颠倒黑白的乱港派口中,依然是污蔑的对象。
2019年港九大队女战士,当时已89岁高龄的罗志萍出席香港金紫荆广场升国旗仪式。由于腿脚不便,还装了螺丝,无法从住处步行到广场,只能坐轮椅由亲人推着出席。升国旗时,罗志萍不顾伤痛,坚持起立以向国旗致敬。
这个爱国举动被乱港派大肆攻击,称其是作秀,甚至污蔑其“鬼上身”,也有乱港派无限发挥,称如果香港通过《国歌法》后,播国歌时瘫痪也要站起来。
图片
香港律师桑普则污蔑,港九大队“只集中力量打击国民党势力,根本无抗日意识”,只是扮演救伤、转移、营救战俘等角色,并无武装对抗日军。并恬不知耻称不像英、加两国军人参与“香港保卫战”一样与日军正面交锋,还批评港九大队待英军撤退后取走英国军人枪械,建立地下组织在香港进行情报收集工作的行为。
从日军建碉堡防御游击队,而不是防御这位香港律师口中的“英、加军人”,就可见谁是真抗日,谁是假抗日。
“修例风波”中,纪念港九大队抗日烈士纪念碑甚至被黑暴涂鸦。
由于“一国两制”,《英雄烈士保护法》目前还不能在香港实施,惩治这些污蔑英雄的败类。但是香港人民没有忘记东江纵队的英雄。2018年2月,为了纪念东江纵队港九大队和香港居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香港多个民间团体决定在沙头角罗家大屋设立抗战纪念馆。2019年香港黑暴肆虐的时候,元朗居民打出东江纵队的口号,游行反对黑暴。
在以往的香港大部分教育中,东江纵队港九大队这段历史被边缘化,甚至教育者还会有意无意的用扭曲历史观引导学生。修例风波后,香港会考中,向学生出日本侵华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种题目,正是乱港派扭曲学生三观的一个体现。
《香港国安法》实施后,港府从国情教育读本、通识教育、教科书等方面,正在一步步的拨乱反正,驱逐乱港派势力,让小朋友重新知道自己国家的历史。希望故事开头的日军碉堡,在未来能成为香港学生见证香港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1998年12月28日,香港特区政府隆重举行了“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阵亡战士名册安放仪式”。时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亲自将港九大队牺牲的115名烈士名册安放在香港大会堂供市民凭吊,并宣布:港九大队“是香港沦陷时期一支正式的武装部队,在保卫香港的战斗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香港沦陷的危亡时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香港同胞组成的港九大队慨然而起,挺身担负起香港抗战的重任,他们的光辉业绩将永载史册。
参考资料:1、朱姝璇《港九大队:插入香港敌后的尖刀》、《历经艰险坚持战斗,香港抗战中的港九大队》
2、新华社《寻访香港抗战老兵》
来源:有理儿有面微信公众号
编辑:曾佳佳
流程编辑: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