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小特精多”迈出产业发展新路子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地处黔中经济区的息烽县立足地理区位优势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丰富的气候条件,以龙头企业带发展、产业机构调整、强化技能培训三个方面为抓手,大力发展集高品质、多品种、差异化为一体的小特精多农产品,走出了一条优质高效、可持续性的、具有息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产业结构调整 多元发展促增收

“十三五”期间,息烽结合山地农业实际,认真谋划定位,聚集各项发展要素,优化产业机构调整,因地制宜寻找“特”色品种,把握“小”的生产和经营规模、追求“精”的高品质,引导农户发展葡萄、吊瓜、刺梨、李子、猕猴桃等个特色主导种植业,同时积极发展观光采摘为主的特色产业,推进百香果、桃、柑橘、枇杷等特色产业;依托畜禽产业发展基础,稳步推进参与发展肉鸡、生猪、生态渔业等养殖产业。

石硐镇大洪村猕猴桃基地

据悉通过生产品种品质和经营主体的多样化发展,“十三五”期间,息烽共完成产业结构调整面积达27.71万亩,经果林累计种植面积达27.9万亩,其中,2020年挂果面积达7.73万亩,实现产量6.89万吨,产值5.51亿元。2020年预计年出栏肉鸡1200万羽,实现产值6.5亿元,家庭牧场户均增收6万元以上,较十二五期末年出栏肉鸡228万羽增加了972万羽,增长比例为426.31%。启动了3000头种猪场和20个年出栏2200头的标准化猪舍建设,多措并举推动生态渔业(设施渔业)建设,2020年水产品产量预计达1013吨,实现产值3000万元。一产增加值到2020年底预计完成22.36亿元,比“十二五”期末11.9亿元增加10.46亿元。产业发展共带动农户3.45万户8.625万余人增收。

龙头企业引领 政策支持创品牌

在息烽产业发展体系中,龙头企业在壮大产业规模、带动产业升级中发挥着重要引擎作用。近年来,息烽通过贷款贴息、财政奖补等政策支持、开辟绿色通道、进行“一站式”服务等服务优化,大力引进培育农业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全县已引进和培育经营主体404家。其中,猕猴桃产业引进贵州中康、贵州苌楚等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成猕猴桃基地2万余亩,中康公司“猕天大圣”品牌产品分别在首届全国优质猕猴桃品鉴会和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银奖和金奖,品牌出口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肉鸡产业共引进德康公司等龙头企业4家,近3年,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全县肉鸡养殖实现连续增长。吊瓜近年来先后引进山友、黔蒌鑫、陆通等公司,投资2800余万元完善产业园区路网及加工展示区等。

同时,息烽县不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宅基地、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构建新型经营主体政策扶持、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坚持以农村“三变”改革为统揽,带动全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在全县建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160个,在160个村开展了农村“三变”改革工作,入股土地面积14.21万亩,入股经营主体259个,有效实现100%的村成立合作社、100%的农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全县投入财政资金1.27亿元用于“三变”改革,撬动社会资本5.39亿元,农民变股东4.2万户13.07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436户6792人,农民变股东实现收益18076.69万元,其中贫困户252.75万元;石硐镇大洪村“六权共享”模式得到充分认可,农村“三变”改革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

强化技能服务 收益共享振乡风

息烽县坚持“让教育培训进村入户、把创新理念送到田间地头。”2020年以来,围绕葡萄、刺梨、中药材、肉鸡等“3+2+N”优势特色产业加强农民培训力度,开展封闭式系统农技培训11期,共培训农业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等1159人,重点围绕产业发展政策、田间生产管护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开展县乡村组四级业务培训600余场次。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围绕有规模有特色的主导产业,成立了“一高级挂帅一品种”的专家服务团与省级科技特派员专家组,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试验示范、田间观察、入户指导及市场调研等工作,督促经营主体开展田间管护,共开展技术服务1850余次,服务农户3500余户次。

同时,通过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探索出“六权共享”(即村集体获得的分红收益进行再次分配,其中,弱有所扶股占5%、土地贡献股占25%、劳有所得股占25%、老有所养股占10%、社会治理股30%、环境保护股5%)及“六个农民”(即做感恩农民、守法农民、诚信农民、孝顺农民、奋发农民、文明农民)新机制,有效提升群众增收,引导群众积极作为,使得村规民约实施更加有力、乡风民俗更加淳朴。

来源:天眼新闻

编辑:安 恒

编审:王忠平

签发:文 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