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区芦庙镇雷庄村脱贫户孙占忠 赶着“金猪”奔小康

亳州新闻网 检查生猪、清扫猪舍、消毒灭菌、准备饲料……每天一大早,谯城区芦庙镇雷庄村脱贫户孙占忠就开始忙个不停,精心照料着自己的一群“金猪”宝贝。几年来,正是靠着发展生猪养殖,勤劳的孙占忠不但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还成了十里八村的养猪大户、致富能手。
“每天看着活蹦乱跳的小猪崽和膘肥体壮的大肥猪,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感觉浑身都是劲。” 孙占忠告诉记者,2014年,他因为治疗心脏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加之妻子患脑梗导致右眼失明,一家人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经过民主评议,他们全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先后享受到光伏扶贫、残疾人生活补贴、代缴新农合等扶贫政策,一家人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是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给俺家带来了新希望。”
孙占忠一直觉得“靠政府帮扶过日子并不光彩”,他时刻都在琢磨着怎样才能摘掉贫困的帽子,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获得幸福生活。经过多番考察,2016年底,在镇村干部的帮扶指导下,他选择了风险相对较低、市场销路较好的生猪养殖。
“猪圈是我们一砖一瓦搭建起来的,每一面墙都是自己用砖和水泥砌出来的。”孙占忠说,为了节约成本,他和妻子用了整整一个月才把猪舍建好。2017年初,他从集市上买了10头猪崽,开始尝试小规模养殖。
从此,孙占忠每天一大早就开始检查生猪、清扫卫生、喂猪,有时候夜里还要去猪舍转一圈,观察生猪的健康成长状况。在日常饲养管理中,他坚持一边养殖一边积累经验,技术上不懂就学,有空就和其他养殖户交流经验或者“拜师学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精心照料下,第一批生猪出栏8头,当年就收入3万多元,顺利实现了脱贫梦。
养猪尝到“甜头”,致富有了希望。孙占忠开始逐渐扩大养殖规模,调整养殖模式。从刚开始几十平方米的猪舍,扩建到近1000平方米的养殖场,并按照要求建设了沉淀池和晾粪场。“为了避免养殖风险,我今年调整了养猪模式。”孙占忠介绍,他将10头原种母猪分开来养,一头母猪一年可产崽两次,每次产猪崽10只以上,同时给每头猪崽单独建了圈舍,以利于小猪生长。
“2019年出栏了20多头育肥猪,年纯收入约6万元。2020年春节前卖了39头育肥猪,收入超过14万元。”孙占忠说,为了保证生猪肉质,他养殖的生猪周期相对较长,一般要超过300斤才出栏。
“现在国家扶贫政策恁好,只要勤劳肯干,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红火。”孙占忠说,现在他猪舍里还有大大小小的育肥猪100多头,“今后会把养殖场管理好,同时带动有意愿养殖的村民,一起养‘金猪’奔小康。”
(责任编辑:常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