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东龙山狗娃咪的百年记忆——访民间陶艺文化传承人陈五斤

商州区东龙山村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拐个弯,东龙山,狗娃咪,吹的欢。”童谣中的狗娃咪又称狗娃哨,是一种用陶土制成的哨子,吹出的响声清脆响亮,它不仅是一种儿童玩具,也是一件东龙山特有的民间手工艺,相传已有百年历史。

2011年,东龙山狗娃咪成功申报为商州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孩子们的玩具有了更多样式的选择,那些充满年代感的狗娃咪渐渐无人提及,而在东龙山村的一户小院里,71岁的陈五斤仍在默默坚持着制作狗娃咪。

在陈五斤家院子里,随处可见刚刚捏制完成的狗娃咪,红板土在墙角堆成了小山坡,灶房的炉子烧得红彤彤,里面正在烤制着“猴骑马”和“猴骑狗”,陈五斤坐在炉边,一边咳嗽一边往炉内添加柴火。问起他具体什么时候开始学会捏制狗娃咪,陈五斤已说不准。只记得儿时村里很多人都会捏。抓一把和好的红泥,手心先搓一个团,再揉成长条,掰个弯儿三两下捏出尾巴和腿,用筷子捅个小哨洞,再压出嘴和眼睛来,一个憨态可掬的狗娃咪就捏成了。

这门手艺对陈五斤来说是潜移默化中掌握的:“农民的娃,生下来看见门背后放着锄头,自己就知道拿上去刨地,这东西自己看着学着,不知不觉中就会了。”陈五斤打小就在闲暇时间给家里帮忙捏狗娃咪。在他印象中,村里人捏狗娃咪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谈及此事他略有些自豪地告诉记者:“我妈的手艺在当时可是村里数一数二的,那时候家里很大一部分经济来源,就是她捏狗娃咪挣的。”

据陈五斤回忆,狗娃咪曾经有过一段辉煌时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孩子们可玩的东西很少,谁要是手上拿个狗娃咪满村跑着吹,那在小伙伴们眼里可称得上是“太洋火了”。

东龙山得益于地理优势,有制作狗娃咪的天然原料——红板土,从而成为了狗娃咪的原产地,周边洛南、大荆、腰市等地群众纷纷前来购买,村民们除过自家摆地摊零售之外,还有很多小商贩一波接一波地到东龙山批发狗娃咪,再带到乡下集镇、庙会上去卖。陈五斤说:“当时狗娃咪售价2分钱一个,效益好的时候能挣三五元钱。三五块在原来可不得了,当时上学的学费才三块钱。”

陈五斤记得自己小时候母亲为了多挣点钱补贴家用,常常一天都伏在炉子旁边,边烧狗娃咪边上色,有时候甚至点着煤油灯忙到深夜。狗娃咪看起来精致小巧,但制作起来流程却十分麻烦。用陈五斤的话来说就是“累人得很”。

红板土碾碎过筛后,要晾晒几天再用水洒湿,和成泥团后捶打成泥坯。取泥坯捏好造型后,将其放在炉中烧制半个多小时取出,稍微散热,然后用凝固的松香棍均匀地按压烧成“黑炭”的狗娃咪,伴随着“滋滋”的声音和缕缕白烟,狗娃咪会立刻覆盖上一层乌黑铮亮的釉色,再用黄丹粉稍加点缀,一个成品狗娃咪才算完成。狗娃咪最早的时候造型其实比较简单统一,就是个半寸长的小猫或小狗,后来在不断的优化创新下,出现了“猴骑马”“猴骑狗”“狮子狗”等花样多变的造型。

时代发展迅速,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富起来,那个贫穷匮乏的年代离我们远去,陈五斤从祖辈们手中继承下来的狗娃咪也落入尴尬境地。

提起狗娃咪的现状,陈五斤心情有些复杂:“现在恐怕只有我一个人还在做这个玩意了,以前的时候还跟我老伴一起,现在她也过世了,孩子们也有自己的工作,这做起来工程比较复杂,也没有经济效益,没人愿意学。”

言语间,陈五斤透露着一丝无奈和失落,但从他住所俯拾皆是的原料、泥坯又可以看出,他并没有放弃对这件“难事”的坚持:“现在就是政府和文化部门一直在鼓励我继续做,但是我年龄也大了,不知道还能做多久,如果有人愿意把这门手艺学会也很不错,让它不至于最终消失就好。”(文:侯彬 图:米子扬)

(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