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不用“抢”水 农作物却能“喝”饱水 芷江是如何做到的?

水清 渠畅 百姓乐
芷江“民生水利”惠民生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7日讯(记者 卢嘉俊 通讯员 龚卫国 祁春华 谢炎峰)“高标准水渠修建后,今年育秧用水更方便了。”4月6日,在芷江侗族自治县土桥镇杨公庙村,村民杨春在田间平整秧田劳作时高兴地介绍,去年底完工的梨溪口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让该村100余户村民田地灌溉问题得到解决。
小水利润泽大民生。芷江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全县农村水利建设达标提质,打造“民生水利”。近年来,该县投资近2.8亿元,完成新建、改造渠道276.19公里,完成高效节水灌溉10070亩,新增灌溉面积21068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79050亩,全县农田有效节水灌溉面积达17490公顷。按照“民办公助、先建后补”办法,该县以梨溪口中型灌区、新店坪红星灌区、两江口中型灌区等为重点,加快推进高效节水农田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水利保障。
图片
新改建点灌区渠道
“民生水利”建设好,还得保证农作物“喝”饱水。“过去种粮,最头疼的就是灌水。大家带着水泵和长长的管子,天不亮就得守在渠道上,还担心‘抢’不到水。”正在给秧田灌水的新店坪镇新京桥村村民楼红金介绍,用水协会将末级渠道进行了全面维修后,如今渠道的“毛细血管”遍布田间地头,村民再也不会出现因种稻用水出现截水、抢水等矛盾纠纷。
该县以水源为依托,以灌区、泵站为网络,以用水户为主体,引导农民组建用水协会。各协会按照“谁受益、谁管理、谁维修”的原则,组织相关农户对渠系进行维修改造,并将工程维护、灌溉管理、防汛、抗旱、水费收取等交给协会民主管理。截至目前,该县已组建“农民用水协会”154个,会员达20多万人。据了解,用水协会的建立健全,每年可为全县节约灌溉用水至少在1000万立方米以上。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