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福开讲│“徐家外婆”徐特立

学党史 悟思想 开福开讲

中共开福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长沙市开福区委宣传部、清水塘街道四季花城社区、红色摇篮党建声音馆推出100期有声党史故事。

每一个英雄都值得被传颂。

【开福开讲】第6期

讲述|刘

《“徐家外婆”徐特立》

徐特立被公认为教育界的“长沙王”,是毛泽东最敬佩的老师之一。从蒙馆、初小、高小,到中学、师范、大学,他都任过校长;除因少了两颗门牙无法唱歌不能上音乐课外,当时师范、中小学开的各门课程他都上过;当年长沙一共有八百所学校,教员基本上都是他的学生。

徐特立爱生如子,以慈爱宽容的胸怀,获得学生的爱戴,当时的长沙女子师范的学生称他为“徐家外婆”。既有婆婆妈妈之意,更有体贴入微之感。既是尊称,也是昵称、爱称。

他每天巡视全校,看到家具课桌摆放不齐,都要亲自动手纠正,每遇刮风下雨,一定带上师生们关好门窗。一次查夜时,他发现有一位新生的脚烂了,便亲自打水给他洗脚上药。

长征途中,徐特立将年仅8岁、父母双亡的孤儿耀明收留在自己身边当通讯员。除了打水扫地跑跑腿,更多的时候是徐特立照顾他。怕他晚上尿床,徐特立每晚要多次叫他起来解手,有时候还得为他晒尿湿了的衣服和被子。人们都笑着说,这个小鬼哪里是徐老的勤务员,简直徐老成了他的勤务员。

任长沙女子师范校长时,徐特立在教室与饭堂的过道挂一块小黑板,以温柔敦厚的"诗教”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点评和教育。

有一天晚上查房,徐特立发现有人就寝铃响了还在走廊里一边走路一边谈笑,踩得地板“咚咚”响。当时他没有严加批评,只是示意她们赶快睡,第二天就在那块小黑板上写道:“脚尖踏地缓缓行,深恐眠人受我惊。为何同学不相惜,不出嘻声即足声? ”

看到有女生就寝时间到了还坐在厕所路灯底下织毛衣,他站在外面细声喊:“睡呀!睡呀!”第二天又作诗提醒:“昨夜已经三更天,厕所偷光把衣编。爱人要紧我同意,不爱自己我着急。”

有个别学生嫌饭菜不好,到厨房故意打烂一篮子饭碗。事后,徐特立把破碗搬到那块小黑板下,并在黑板上写道:“我愿诸生青出蓝,人财物力莫摧残。昨宵到底缘何事,打破厨房碗一篮。”

在长沙师范学校,个别同学别出心裁,把自创的谜语、笑话、漫画、打油诗等滑稽文稿用白纸贴在窗户上,叫作窗户报。徐特立不但不禁止,时不时还和大家一起观看,甚至还将其中有趣的作品推荐到一些报刊发表。

徐特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对有缺点、犯错误的同学,总是像慈母一样用炽热的心去感染、去帮助。他强调“体罚是野蛮的事情”,反对冷淡、疏远、歧视,更反对轻易处分、开除。

一次,有个学生因聚众闹事被开除了。事后,徐特立认为对这个同学不能就简单的开除了事。考虑再三,第二天又派人把那个学生追回来,语重心长和他交谈,然后亲自介绍他到长郡中学上学。

徐特立从不讲排场,经常是身穿粗布衣,脚下穿草鞋,有时下雨天就披一件蓑衣,以至于不少人背后叫他“徐大叫花子”。尽管自己经常穷得口袋布贴布,但他总是想方设法接济穷学生,田汉想买书却囊中羞涩,徐特立便把自己的购书折子给了他,令田汉终生难忘:“一片外婆心,满腹哀时泪。“

在长沙,在瑞金,在延安,徐特立都亲手创办了一批学校。条件再差的学校,到了徐特立手上也能“风生水起”,因此人们称他为“徐二镂锅”(镂锅,即用铁水补破锅)。擅镂破锅,缘于徐特立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他为人谦恭、实干,为老师做出了表率。

有时学校发不出工资,只供伙食,教师照样上好每一堂课。学校缺少必要的设备,老师、学生都主动从自己家里把物品搬到学校来。

办长沙师范时,徐特立就是白手起家。没有校舍,就将破旧的城隍庙收拾收拾临时凑合着用;教师不够,找朋友帮忙,只管吃饭不给钱;没有校工,就自己兼任;没有教材,就自己编。

办长沙女子师范也是一样,校舍、黑板、桌、椅都是借来的,没有经费,徐特立自己就到其他学校多兼课,将所得收入作为办学经费。为了紧缩开支,哪怕一张纸、一支笔都不随便使用。教师们丢弃的剩残粉笔头,徐特立随时捡起来装进鼓鼓囊囊的口袋里,并劝告同学们:"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细算人。"

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当院长时,没有科学仪器设备,没有必需的图书资料,甚至连基本的校舍都没有,徐特立就带领师生们建校舍,做教具,制作实验设备,编写教材。

在延安,徐特立的住地到学校要翻几个山头,每逢下雨,山陡路滑,他就打着赤脚,拄着拐杖,爬上爬下,从不迟到。有这样一位校长做榜样,老师们谁都不会掉以轻心,学生谁也不敢吊儿郎当。

——摘自《崇严尚实话标杆》

小科普:徐特立(1877~ 1968),湖南长沙县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

来源│红色摇篮党建声音馆

编辑│炎炎

一审│饶丽

二审│李香

三审│李亚雄

出品│开福区融媒体中心

点击分享告诉更多人

觉得不错记得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