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冉庄地道战纪念馆 置身于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

图片
■冉庄古槐树。
图片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外貌。
4月5日,保定市清苑区冉庄村,赶在清明节假期前来参观地道战纪念馆的人们络绎不绝。青灰色民居、斑驳的枪眼、随处可见的地道口、作战工事,墙壁上依稀可辨的抗日标语,老槐树黝黑的枝叉、高擎的铁钟,都让人们如置身于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这是一个抗战时期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小村庄,曾让日军留下“宁绕黑风口,不从冉庄走”的哀叹,曾被评为“地道战模范村”。如今,这里已成为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所在地。
“地下长城”抗击日寇
据介绍,整个冉庄地道战景区包括纪念馆展厅、地道和遗址保护区三部分。经过多年以“文物保护”为原则的工程建设,目前冉庄地道战遗址保护区面积为20万余平方米,现仍保留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环境风貌,且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地道3000米、各种设置巧妙的地道口32个。街道上遍布的作战工事,墙上一条一条的抗日标语,以及十字街古槐上保留至今的累累弹痕,无不向世人展示着冉庄人民勇敢顽强、勤劳智慧的斗争精神。
走进位于冉庄村南九龙河桥边的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挖地道用的铁锹、镐头,照明用的油灯、蜡碗,支前用的推车、粮袋,冉庄民兵自己制造的土枪、土炮等,都在向人们无声地讲述着军民一心齐抗战、人民战争力量强的感人故事。
这座庄重、朴实的纪念馆,以“抗战奇观,地下长城”为主题,以冀中平原地道的形成、发展、完善及在抗日斗争中发挥的特殊作用为主线,以冉庄地道战为重点,向人们展示了冀中地道战波澜壮阔的斗争史,颂扬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展览采用现代设计语言与写实造景相结合的手法,充分展示冉庄地道战的创建、构造特点和战术战法。
馆内现有收藏品363件,其中革命文物98件,包括一级革命文物四件,并充实了大量的照片、图表、雕塑、绘画创作。利用丰富的陈展手法及互动模拟射击、幻影成像、三维图像、光电感应等高新技术,让展览更具参与性。让来到这里参观的人们回顾历史、纪念先烈、激发无限爱国热情。此外,地道战纪念馆还连通了冉庄村内的地道网,游客参观完纪念馆后,可直接从展厅内进入地道参观。
据悉,冉庄地道战纪念馆1959年建馆,冉庄地道战遗址1961年被评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又成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第一批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全国第一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近年来,冉庄地道战遗址游客每年达100万人次以上,先后有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等80多所大中专院校,成为纪念馆共建单位,将纪念馆定为定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神出鬼没,以弱胜强
在冉庄村下面,长达16公里多的地道,构筑成一座“地下长城”。这些地道一般宽0.7米至0.8米,高约1米至1.5米,上距地面2米多。地道以冉庄村十字街为中心,顺沿东、西、南、北大街共有4条干线地道,干线又延伸出24条支线。
冉庄村最早的地道,出现于1938年抗日战争初期。村民出于单纯防御目的,各家各户在村里村外挖隐蔽洞,俗称“蛤蟆蹲”。后来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逐渐把隐蔽洞加长,再把单口洞改为双口洞,成为地道的雏形。
随着经验的积累,地道由双口洞逐步发展成多口洞,洞身也逐步延长。在抗击日军的同时,边打边挖,最终挖成了户户相连、村村相通、上下呼应、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道网。
在残酷的斗争实践中,冉庄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艰苦劳动,把地道网建设得十分完备。地道分为作战用的军用地道和供群众隐蔽用的民用地道。地道内有指挥部、休息室、储粮室,设有路牌和油灯,还有地下兵工厂、翻眼、陷阱等多处秘密设施。
同时,充分利用村落地形地貌特征,在墙壁、地面、井壁、牲口槽、炕面、锅台、衣柜等不易发现处,巧妙地构筑地道口,并加以伪装,使敌人难以发现。为了便于监视、射击敌人,还利用高房、地面等有利的地形地貌,构筑工事多处,并与地道相通。战斗时在街道、路口遍布地雷,将引线引入地道。地上地下各种工事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个立体火力网,成为一座设施完备、隐蔽性强、能攻能守的地下长城。
冉庄人民利用地道优势,配合武工队、野战军对敌作战157次,打死打伤敌人2100余名,抗战时期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的光荣称号。地道战也成为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坚持持久战和敌后游击战的典范之一。
珍贵文物,感人肺腑
在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内,保存有四件珍贵的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其中,有三件与一个人有关,他就是烈士张森林。
张森林是冉庄一户富裕农家的子弟。华北沦陷以后,年近30岁的张森林目睹日寇暴行,毅然投笔从戎,1938年,他担任了清苑县冉庄抗日政权秘书。同年冬,区委吸收张森林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冉庄第一名共产党员、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年春天,张森林怀着悲愤激昂的心情,写下一首《从戎赋》:“东来魑魅践山河,神州烽烟血泪多。且将毫墨抛书案,怒持剑戟战群倭。”以此抒发自己投笔从戎、抗日救国之志。
在坚持对敌斗争中,张森林首先在自己家中挖了隐蔽洞。1940年秋,张森林调任区委书记兼清苑县大队政委。他指挥冉庄村干部带领游击组骨干及群众,先后挖了供区委、县委干部和群众用以藏身、藏物、藏粮的秘密洞穴,成为冉庄地道网的前身。
从1942年11月起,日伪军开始在冉庄周边修筑碉堡、炮楼,挖掘封锁沟。张森林领着民兵,发动全村老少,在村内原有的隐蔽洞的基础上,修建能藏能打的地道网。同时,在村内的主要路口修建地堡、观察点、暗室以及墙角枪眼。
1943年春天的一天,张森林在耿庄一老乡家组织秘密抗日会议。由于汉奸告密,次日清晨,耿庄、义和庄、段庄三个炮楼的敌人,将张森林和区委宣传委员黄岳及保定两名爱国青年学生的住所包围。张森林指挥两名学生安全脱险,他与黄岳则留下阻击敌人。二人与敌周旋良久,身负重伤的黄岳自尽殉国。而张森林突围至李庄时脚部受伤被捕。
张森林被押进炮楼后,日伪军软硬兼施逼他投降。酷刑之下,张森林“誓死不说半句投降话,宁死不当亡国奴!”,慨然就义,时年仅34岁。冉庄村民将张森林遗体偷运回村,发现烈士在内衣裳袋中留下了一首《就义辞》:“鳞伤遍体做徒囚,山河未复志未酬。敌酋逼书归降字,誓将碧血染春秋。人去留得英魂在,唤起民众报国仇!”
在冉庄地道战纪念馆中,还有一件国家一级革命文物“榆木炮”。这门榆木炮,是张森林带领冉庄村游击队员,砍下村南坟地一棵大榆树的树干,挖成中空后再用铁丝、铁条捆紧制成。游击队员将火药、石块、铁球等放入榆木炮膛内,点燃引信后轰击敌人,在多次战斗中发挥重大作用。
“庄稼汉庄稼汉,武装起来千千万,侵略者他敢来,地上地下一齐打,四面八方齐开战,打他个人仰马翻,打他个魂飞魄散,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这是在冉庄地道战遗址所拍摄的电影《地道战》中同名歌曲中的歌词。冉庄地道也随着这部红色经典电影而妇孺皆知,名扬大江南北。
如今,随着冉庄地道知名度不断提升,每年前来参观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对周边餐饮、住宿等行业起到明显带动作用,村民增收明显,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未来,将结合冉庄特色小镇建设,进一步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提升景区承载能力,通过红色旅游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来源:燕赵晚报
记者: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