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笔记|舟山嵊泗黄家台遗址发掘记

□朱雪菲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
2020年底,嵊泗基湖村黄家台遗址上进行着考古发掘的消息,正在基湖地区慢慢地扩散。有一天,工地上的宝鸡师傅悄悄地告诉我,村里有很多人说我们在造假。干考古自然最受不了这种质疑,尽管我一再地告诉自己一点闲言碎语而已,但依然耿耿于怀。我试图让师傅多复述一点村民口中对“造假”一事的说法。主旨大概是怀疑我们发掘出来的东西,是从岛外面带进来的。在我佩服起他们的脑洞之余,甚至觉得这个说法不无道理。大约5000年前的基湖沙堤住着一批良渚人,可不正是岛外迁来的么?
图片
黄家台遗址航拍
随着和嵊泗县政府、文旅局等的一系列参观者的交流,我开始理解村里面这种质疑的由来。从北宋时的“北界村”发展至今的嵊泗,很多本地人的祖上来自于晚清同治年间的岱山、宁波一带,还有少量来自台州、仙居等地。他们对嵊泗历史的追溯大多止步于宋代,新石器时代这种以千年计的过去他们从没想过。岛礁附近有沉船泊来一些晚近的瓷器,在这里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所以,村民也以为我们把船上的东西拉到了这里。按专业上讲,村民怀疑我们挖的是次生堆积。
这在发掘之前,我自己也怀疑过,甚至在上世纪90年代考古调查之后到三普前后,专家学者们也都对遗址的性质拿捏不准。因为,不钻探不知道是否有文化层的堆积,钻探了不发掘,也无法说明白堆积的具体性质。借配合基本建设的机会,我们挖了它600平。
这是我第一个当执行领队的工地,竟然也是整个舟山史前遗址的第一次正式考古发掘,并且,这还是浙江的第一个沙丘遗址。说到底,就是没经验呗。通过前期的钻探和断崖上剖面的结合,我认为遗址的堆积是很浅表的,表土下面就是,堆积也就30、40公分厚,深的能到接近一米。堆积下面是纯净的海沙,很多区域探铲打下去1米多厚完全都是纯净的海沙,我一度以为一个月左右就能完工了,而且最初考虑的防止沙壁坍塌而做支护的想法也没有了。
图片
良渚时期的贝壳堆积
随着一米多厚以贝壳为主的斜坡状文化堆积的揭露,我意识到我错了。贝壳层上厚厚的海沙欺骗了我。深的探方挖到了接近3米,为了防止沙壁坍塌只好留成斜壁,以至于底部的操作面变得十分有限。接近3米又毫不意外地出现了地下水,这关于岛上居民生计的水源,在探方里成了大大的隐患。底部的沙壁一泡水就簌簌地坍落。还是保命要紧,太深的探方我们没有继续下挖,尽管我知道并没有到底(即到出现人类活动以前的地层)。在工地最后收工时用土工布做了隔断就回填掉了。
黄家台遗址不是次生堆积,这是十分明确的了。唔知是好彩还是不好彩,我们发掘的位置恰好的遗址的边缘,倾倒生活垃圾的地方,一个遗址里最容易出遗物的地方。而生活垃圾叠压着的,无疑是某个时期的居住面。虽说以沙为主,但表面经过处理形成了一个又厚又硬实的沙层,我们可以像切豆腐块那样完整地取样。由于发掘面积有限,没有在沙层平面上找出其他的遗迹,是挺遗憾的,但至少初步了解了黄家台遗址的成因。这和大陆上的良渚人营建居所的套路是一样一样的。只不过良渚人通常堆筑的是土台,在岛上变成了就地取材的沙台。人们在沙台面上生活,在边缘处向更低的位置倾倒垃圾。
一米多厚以贝壳为主要特征的生活垃圾太珍贵了。经过拣选,除了大量的螺、蚶、牡蛎等小海鲜以外,还有一些很碎的鹿、猪等哺乳动物骨骼。只是和贝壳类相比,哺乳类、甚至鱼类的骨骼占比都不大。而且,经过小部分的浮选后,尚未见到任何淀粉类食物的迹象。日常器具很残碎,但个体数量之巨超乎想象。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与大陆上的良渚文化完全一样的器物群,姑且称为甲类,从带刻划纹的鱼鳍形、“T”字形鼎足、泥质黑皮的盆盘壶罐类残片,带戳点纹的泥质红陶口沿,石锛、石质“耘田器”等看,黄家台的居民应该就有一部分直接来自大陆的良渚人,或者,至少也应该是跳着岛过来的良渚人,连日常用具都随身携带至此。另一类则与典型良渚文化差异明显,姑且称为乙类,主要表现为以釜、鼎、圈足罐、支脚等为主的夹砂绳纹红陶、红褐陶。两类器物共时共生。
图片
甲类器物群
图片
乙类器物群
按照以往的理解,这批绳纹系的东西一出现,就直指“河姆渡”。定海区马岙地区的土墩遗址群就冠以了三十多年的“海上河姆渡”称号。可典型的河姆渡文化与良渚文化毕竟相隔近2000年,在黄家台这里,就算这批绳纹系的东西源在河姆渡,但它还是河姆渡吗?尽管没有做科技检测,但我相信这批绳纹系器物是嵊泗特产,或者至少也应是海岛特产,因为陶片中羼和的砂粒太像这里的基岩表层风化而成的那些渣渣了。要说它源于河姆渡,其实也只是在与河姆渡晚期的器物群做比较,比如,折沿绳纹釜、鸟首形支脚、敛口矮圈足豆等。而这些器物是否与河姆渡文化早期一脉相承,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事实上,河姆渡晚期大量的马家浜文化至崧泽文化因素的渗入,导致了想要摘取一个内涵与风格上相对单纯的“晚期河姆渡文化”,有天然的困难。因此,黄家台这批绳纹系的器物,包括一部分带有敛口传统的泥质灰陶豆,算不算早期典型河姆渡文化的支脉,还需要多加斟酌。
偏偏在这个时候,河姆渡文化分布核心的余姚,早于河姆渡文化的井头山遗址,被挖地不止三尺的艰辛工作给发掘了出来,成为浙江第一个贝丘遗址。第一次去井头山的时候,只觉得井头山的东西更贴近金衢盆地的跨湖桥。等挖了黄家台再去井头山的时候,我觉得井头山也贴近于晚期河姆渡文化中的一部分遗存。模模糊糊的有一根线,可以把8000多年的井头山、7000多年的金衢盆地跨湖桥、6000年左右的晚期河姆渡、5000年以后的嵊泗黄家台,串联起来。当然,要是能证明这其中的考古学文化谱系关系,可算是个大文章。也许我说的有点过于激动了,毕竟舟山群岛上的史前文化遗存才揭露了这么一个小角角。以后的发现若是能证明我的想法,或是纠正我的想法都是令人期待的。
图片
脑洞旅游广告
末了,学着诗人们抒个情,一首《无题》当结语。
《无题》
我在等一条船,
去到你的怀里。
那是一场时空的裂隙,
深不见底。
对你的记忆从何说起呢?
我不想由着尺度来规行矩步。
找一个晴朗的天气,
守着你从日出直到海钓的人空手而归。
潮退的时候,
沙滩上鬼鬼祟祟的贝壳成为果腹的晚餐。
然后,
我们点一盏昏暗的灯,
漫步在圆月里。
可是,
岛上的风不受约束,
只等来停航的消息。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