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红岛东风盐场盐田迎来收获季 年产海盐2500吨左右

图片
四名盐工将盐池中的盐推到岸边。
徐奎鹏展示刚收获的海盐。
青岛的古法制盐历史,可追溯至数千年之前,解放后又成为全国最早的晒盐场之一。2021年春天,经过一个冬天的风吹日晒,位于城阳区河套街道罗家营海域的东风盐场盐田迎来了收获季。4月8日,早报记者现场探访发现,曾经有着“清水捞白银”美誉的古法制盐技艺背后,饱含着晒盐汉子们的辛勤劳作。坚守古法制盐30多年的“盐三代”徐奎鹏介绍,古法制盐作为青岛文化的一部分,保留了最后一块千亩盐田,也是为了留住乡愁记忆!
现场
一亩盐田一天收获千斤
随着阵阵春风,身着白色胶鞋和工装,手拿工具的制盐汉子们,迎着明媚的春光,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对制盐工人来说,春天是一年当中最忙碌、最快乐的季节。4月8日一大早,城阳区河套街道罗家营海域的东风盐场,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12块盐田里,三五名工人为一小组,进入盐田开始捞盐。只见几名盐工“一”字排开,用长长的木制推板,合力将水底白色的细盐推到岸边后,人工装入袋子。短短两个多小时,一筐筐洁白如雪的精细海盐便被运到了岸上。
“看着很简单的收获背后,却要经历很长的制盐工艺过程。”一名盐工一边忙碌一边介绍,目前收获的这些都是春季盐,属于精细盐品,从古法制作工艺上,和工业用的大颗粒盐有所不同,每天需要用工具不停地在盐池中搅拌,在人工的控制下,不让盐结成大颗粒,一天大约要搅拌10多次,这样制成的盐不但精细,而且品质特别好。如果人工控制不到位,沉淀后的盐会结成像冰块一样的大晶体。只有人工在海水里不停搅动,让海水流动起来,才能使盐在结晶的过程中形成微小的颗粒。
记者了解到,东风盐场目前有千余亩盐田,其中包含精细盐田和粗颗粒盐田。作为我国优质海盐的生产地,盐场一直保留着一片古法晒盐场,挖掘传统古法晒盐工艺。每年3月中旬开始,东风盐田精细盐田就陆续开始收获,随着气温升高,盐田的产量也会进入高峰。从一开始的几百斤,到现在平均每亩每天收获1000多斤甚至更多。到了夏季,温度升高,产量也会跟着增高,平均每亩每天能收获2000多斤。
阳光越好产量越高
“今年春季的雨水不多,相反阳光充足,风也很给力。海水蒸发得快,盐的产量自然就会增高。”盐田工人介绍,古法晒盐,靠天吃饭,目前收获的全部是细盐,经过工厂净化杀菌后成为我们平时吃的食盐。春盐可以收获到秋季,接着就开始收获大颗粒粗盐,也就是工业用盐。
盐工介绍,海盐是纯天然物理生产,不需要二次加工,只需要进行净化杀菌,所以保留了盐本身完整的晶体结构和营养成分,含有更丰富的钙镁钾硫及铁锌等微量元素。古人曾形容捞盐是“清水捞白银”,但人工捞盐是个力气活。海水里刚结晶的湿盐沉甸甸的,一筐重200多斤。所谓“晒盐”,风力的大小和阳光的强弱决定了海水蒸发量的高低,也决定了盐产量的高低。古法晒盐是季节性的活,从每年春天开始忙碌,一直到11月中旬结束,出一茬盐需要整整一年的沉淀时间。这里的制盐采用古法,从开滩贮水到蒸发结晶,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天然无污染。
晒盐需要几十道工序
食盐是大海自然的馈赠,自古以来,青岛沿海主要以滩晒法生产原盐,按古老的工艺分为纳潮、制卤、结晶、收盐四大工序,而每道大工序中又分几十道复杂的精细工序。这些复杂的工序,在千百年的传承中,不断创新,延续至今。
“古法制盐,在时间的把握上十分讲究,成功与否和天气有很大关系,如果掌握不好时间节点,就会影响一年的收成。”每年春节前后,由于海上风力、暗流小,这时候的海水比较干净,所以制盐人会选择这个时间段抽取海水,然后经过一道道沉淀池,每一次沉淀都要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直到海水中盐的浓度变高,结出盐花,也就是盐的结晶体。经过10多次反复沉淀,最后将含盐浓度达26%的海水引入盐场沉淀池,等待收获。
老盐工介绍,制盐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沉淀,控制不好也会影响盐的质量。这道工序,要把海水的浓度控制住,超标过高的海水,盐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整个制盐过程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晒”,要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丰收。
年产海盐2500吨左右
东风盐场相关负责人介绍,21世纪初,东风盐场盐田逐步退出青岛盐区,各企业开始退盐开发,盐田面积减少,原盐产量随之减少。至今,整个青岛盐区仅余东风盐场1000亩盐田面积,年原盐产量保持在2500吨左右。作为我国海盐的发源地,东风盐场有老一辈的回忆,有老青岛人忘却不了的味道,非常需要留下一片盐田,留下这一份历史,留下这一种工艺。在发展盐业特色旅游项目的同时,把老祖宗遗留下的青岛盐业文化传承下去。
看点
青岛人吃上本地海盐
一名老制盐工人回忆,随着社会的发展,井盐、矿盐大量开发利用,因为其产量高、价格低廉,迅速占领市场,挤压了海盐的生存空间。在盐业实行国家管控的年代,盐的主要用途为工业生产,因此营养价值高的海盐没了用武之地。
直到2017年初,随着全国盐业改革大幕拉开,长达两千多年的盐业专营自此打破,东风盐场也迎来希望的曙光。随后几年,东风盐场根据市场需求,迅速调整产品品类,从粗放的工业用盐到更加精细的食用盐,通过重拾古法晒盐工艺,让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海盐重新走上百姓餐桌。如今,让制盐工人欣慰的是,盐业博物馆正在以东风盐场为基地进行筹建,古法晒盐的工艺和文化也将拥有传播载体,世代相传。让人欣喜的是,2016年,东风盐场挖掘的传统古法晒盐工艺,产品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滩晒食用盐一级标准,并于2017年6月正式投产。当年11月,青岛“海若”牌天然海盐新品走上市场,成为备受市民欢迎的青岛本地品牌。
人物
“盐三代”传承老技艺
“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爷爷和父亲,在盐田里玩耍。那时候起就对盐有了情结。”今年52岁的东风盐业发展有限公司制盐公司副经理徐奎鹏介绍,从他爷爷那一辈就开始从事古法晒盐工作,他也在盐场工作了几十年,是当地名符其实的“盐三代”。记得第一次坐着父亲的大板车来到盐田,看到雪白的盐,徐奎鹏上前就抓了一把往嘴里放,惹得周围许多盐制工大笑不止。第一次接触盐田后,徐奎鹏和制盐结下了情缘。
徐奎鹏一直没有离开过这片盐滩。由于从小跟着爷爷和父亲学制盐,到了高中毕业,他很自然地从父亲手里掌握了古法制盐技艺的精髓,正式成为当地有名的制盐传承人。30多年的晒盐经历,让徐奎鹏对这片盐田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祖父两代一直守护着盐田,到他已经是第三代。这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承载着青岛几代人的乡愁记忆。
靠晒盐为生,在别人眼中是“清水捞白银”的美差,但背后的辛苦只有晒盐人自己知道。如今,作为青岛东风盐场最后千亩盐田的负责人之一,徐奎鹏基本上全年吃住在盐田,除了管理好几十号制盐工人外,主要还承担着盐田的保护工作。这些年来,为守护这片盐田,徐奎鹏学会了看云识天气,有大雨降临或极端天气,他总会提前防备。因为一场没有防备的降雨,很可能就会毁掉一池子的海盐。
“制盐过程最怕水,下雨时盐池子需要用苫布盖上。只要听到打雷,不管什么时候,也要保护好盐田的安全。”古法制盐中的特殊要求,让徐奎鹏记忆犹新。如今的东风盐场保留着最后一块千亩古法晒盐场,这也是他一直在东风盐场坚守的原因。在这里,他还能看到古法晒盐的熟悉场景,让保留在心底的那份乡愁找到了依托。作为我国海盐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有着老青岛人忘不了的味道。这一片盐田留下了一份乡愁,更为后人留下了一份文化遗产。
解读
红岛“渔盐耕读”底蕴深厚
青岛有着延绵700多公里的海岸线,自古以来就有晒海盐的传统。至今,在西海岸、即墨、胶州等海域仍零星分布着古法晒盐场,但由于规模小,鲜为人知。而位于胶州湾的红岛海域,由于地理优势,让这里的一代代渔民有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自然条件。经过长期的演变过程,红岛形成了“渔盐耕读”的文化底蕴,渔业和盐业共同缔造了红岛的美丽传说。
地处胶州湾北岸的红岛,早期称阴岛,原是胶州湾内的一个岛屿,由于水域水质优良,渔盐文化传承千年。当地渔民介绍,红岛有两个“天下第一鲜”:一个是红岛蛤蜊,皮薄肉嫩味鲜,另一个就是红岛海盐,纯正的大海味道。而作为渔盐古镇的红岛,曾多次挖出成片的古代盐井。数千年来,这里的海盐生产经历了“煮海为盐、刮碱取盐、掘井煮盐、盐田晒盐”的演变。
相传炎帝时期,在山东半岛南岸胶州湾北部莲花岛一带,住着一个原始的部落,部落首领名叫夙沙。有一天夙沙在海边煮鱼吃,他和往常一样提着陶罐从海里打半罐水回来,刚放在火上煮,突然一头野猪从眼前飞奔而过,夙沙见了岂能放过,拔腿就追,等他扛着打死的野猪回来,罐里的水已经熬干了,缶底留下了一层白白的细末。他用手指蘸了一点放到嘴里尝尝,味道又咸又鲜。夙沙把烤熟的野猪肉蘸着它吃,味道很鲜美。那白白的细末便是从海水中熬出来的盐。从此盐就走进了人类的生活,夙沙氏被后人称为“盐宗”。
记者了解到,城阳区韩家民俗村,以前是一片滩涂,到处杂草丛生。大约在2004年,居民在这里挖虾池时,发现一口井,经专家认证,这口井是早年用来煮盐的古井,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后来,当地将古井修复后保护起来,还在旁边设立煮盐用的器具,如今,这里已成为韩家民俗村的一处景点。
讲述
从刮碱取盐演变为引水晒盐
几千年前,我国的先民们就已经在海边晒制、煎熬海盐,从北到南绵长的海岸线上,分布着诸多盐场。过去人们习惯以省为单位划分盐场,于是就有辽宁盐场、长芦盐场、山东盐场、淮北盐场“四大盐场”之说。
位于城阳区河套街道的东风盐场,作为最后的盐田守望者,一代代制盐工一直坚守着这片盐田。老盐工张明田介绍,他和诸多盐工在盐场一干就是几十年,以前盐场的面积大,人多,效益好,最多的时候仅盐工就多达上千人。而这里的许多盐工都熟知古法制盐的技艺。
张明田介绍,在胶州湾北部红岛北岸平缓的海滩上,经过若干年潮起潮落、风吹日晒,曾自然形成了一层白色的盐花,人们用木板刮下来,经过加工,用于食用、交租、交换商品,这种取盐方式是“刮碱取盐”。在汉代,南部胶州湾内天气大旱,人们在掘井取水浇田时,发现井水比海水咸了许多,放在锅里煮,果然比海水取盐还多几倍,先民从此开始了掘井取水煮盐,这种取盐方式是“掘井煮盐”。
后来,有渔民偶尔将海水引入小池养鱼虾时发现,池子里的海水晒干后,里面出现一些亮晶晶的物质,大家意识到这就是珍贵的海盐,随后开始了圈池晒盐,获利颇丰。以后,大家纷纷效仿,才有了后来的一方方盐田。根据山东省“盐业志”记载,海盐生产的历史可以追溯几千年。沿海小规模的土法制盐仅能满足周边小范围的需求。
关注
东风盐场将成文旅新地标
如今的红岛东风盐场第三工区,被称为青岛最后一片盐田,占地面积约1000多亩。未来,这里将成为湿地公园上的海盐文化新地标。其实,最近几年,东风盐场已经开始尝试用新的方式传承古法制盐文化,到目前为止,已经接待了上千名中小学生,来到这里亲身体验古法制盐技艺。
红岛的海盐从来都是海盐中的上品,作为我国海盐的发源地之一,有老青岛人忘不了的味道,留下这一片盐田,就是为了将红岛盐业的历史、文化、工艺、操作、实物等最完整地保存下来。从东风盐场的历史变革看,从1957至1960年,经过多次调整,组成了马哥庄、程哥庄、张哥庄3个盐场,并于1968年进行了归并,定名为国营青岛东风盐场。1978年潮海盐场并入,成为青岛东风盐场原盐生产第三工区。至此,东风盐场占地面积达到364318公亩(1公亩为100平方米)。
“目前正开发盐业主题文化旅游项目,包括盐业博物馆、创意生活馆、场景式盐疗、户外体验区、露天卤水浴等产品,为的就是文旅融合,将古法制盐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知道青岛的制盐历史文化。”据介绍,青岛东风盐场是国内、省内海盐老滩技术改造最早的盐场。后来,为了减轻盐工劳动负荷,实现海盐生产机械化,改变旧操作,实施新工艺,把分散、零乱的盐滩改为集中式的新型盐场,上个世纪60年代,开启了历时10多年的老滩技术改造工程。此后全国第一台联合收盐机组在此试验成功。到了90年代末期,盐业价格波动较大,全国盐业整体经营不景气,东风盐场企业经历了近10年困难时期,一直坚持到了今天。
本版撰稿摄影/视频录制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康晓欢视频剪辑刘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