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让川中明珠熠熠闪光——乐至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工作纪实

生态宜居的乐至。姚阳 摄
1995年,乐至县人民政府获得“长防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1996年,乐至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
2000年,乐至被评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
2011年,乐至被评为“四川省绿化模范县”;
2016年,乐至被授牌为“现代林业重点县”;
2019年,乐至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
数十年砥砺,只为满目青翠。乐至聚力打造“精致城市·大美乐至”,扎实推进重点绿化工程建设,取得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双赢局面,为推进秀美宜居的成渝中部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筑牢了生态底色。
机制机构健全
措施有力有效
绿色,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本色,也是乐至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乐至向荒山宣战,先后组织大育大造,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县行动,积极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将部分国土绿化资金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落实适地适树原则,结合本地土壤、气候等实际条件设计树种结构、苗木规格等,造林作业设计率、审批率达到100%;严格执行限额采伐、严厉打击毁林犯罪、强化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等森林资源保护手段,森林质量全面提高。
目前,乐至城乡绿化面积进一步扩大,全民爱林护绿意识大大提高。全县有各类规模以上苗圃41个,常年育苗面积达1100亩。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1%、绿地率35.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2平方米。
向生态要效益
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近日,以“寻梦梨花·相约故里”为主题的劳动镇梨花节,吸引众多周边游客赏花游玩。像劳动镇这样依据本地绿色资源发展起来的节日,在帅乡还有很多。
近年来,乐至大力发展以柑橘、桃、李、梨、核桃、桑为主的经济林,选派林业科技人才到产业发展重点的乡、村蹲点,指导帮扶技术工作,举办童家桃花节、劳动梨花节、高寺果桑采摘节等生态节会活动,形成了“三纵三横”产业带,产业基地面积达22万亩,通过抚育柏木、核桃等中幼林和品种改良改造低效林,走出了一条增绿与增收、生态与生计相结合的林业发展之路。
2020年,乐至共完成营造林面积4万亩,其中营造杂柑、柠檬、桑树等特色经济林2万亩,中幼林抚育2万亩。乐至还不断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高寺产业大道、园林植物园等在建项目,启动旅游接待及科教博览展示中心、生物基质及专用肥料研发中心等新项目建设……
生态好、产业兴、农民富,乐至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持续“增值”,不断助力乡村振兴,壮大县域经济。
生态文明理念入人心
全民共建绿色帅乡
“抬眼见绿,开窗见花,空气又好。”居住在乐至县城南湖庄园的李大妈每天都会到附近广场跳坝坝舞,她说,“植树节我们带娃儿去种树,让他们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从“大地披绿”到“身边增绿”再到“心中播绿”,李大妈的“爱绿”意识是帅乡儿女内心的真实写照。
2016年以来,乐至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县”活动,实施“市民500米休闲计划”,综合打造二环路、南湖公园、天童大道和城区街道、小区绿化,城市文化品位、环境质量快速提升,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每天下班,骑着小黄车行进在帅乡大道上,满眼绿色,一天的疲惫都消了一大半。”市民王女士告诉笔者。
在乡镇,“绿色”有增无减。乐至场镇街道栽植了行道树,主干道设置了绿化带,还建立了绿化广场等各类公共绿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 32%;通过新农村示范区、综合体及居民聚居点建设,打造牛栏店村、孔雀寺村、旧居村等一大批集休闲、娱乐、观光于一体的集中居住型新农村。
目前,乐至有市级绿化美化示范村30个,县级绿化美化示范村50个,绿化覆盖率达30%,90%的集中居住型村庄建有休闲公园;乡村道路、溪沟、河流全面绿化,绿化率达90.5%。
绿满帅乡生活美。乐至,这颗川中绿色明珠,在帅乡儿女的呵护下,散发出持久光芒。
唐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