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00亩湿地奔来眼底!滇池,你惊到我了!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滇池水质得到持续改善,纳入国家考核断面的12条河道全部达到“十三五”规划水质目标要求,滇池全湖水质保持Ⅳ类,滇池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动植物数量、种类都有了较大提升。掌上春城推出“和谐共生 COP15全球共赏滇池美”系列报道,探寻滇池动植物物种,呈现生物多样性在滇池生态治理中的喜人变化。
提到滇池湿地
你想到的是什么颜色?
绿色?
若只是这样,那你就out啦
滇池湿地
不仅有“落日黄”“水杉红”
还有郁金香盛开时的“五彩斑斓”
滇池湿地的颜色那可是非常丰富的~
近年来,捞渔河湿地、王官湿地、斗南湿地、海洪湿地等一个个经过提升改造、兼顾生态与景观功能的湖滨生态湿地展现出来,成为节假日市民休闲放松的首选目的地。来,跟随小掌一起去滇池湿地走走吧~
王官湿地
图片
地点:环湖东路
王官湿地位于官渡区滇池岸线至环湖路之间、广普大沟至大罗家沟以南的湖滨区域,占地面积715亩,被誉为昆明的“小济州岛”,近年来吸引了许多市民前去拍照打卡。
在滇池湖滨各生态湿地中,王官湿地湖滨岸线最为生态、自然。建设中,在确保生态和堤岸安全的前提下,对岸线进行了清淤和整理,采用自然生态的工程措施对驳岸进行防护,将约1.3公里的岸线恢复成自然滩涂,提高水体交换和滇池水体的自净能力。
呈贡斗南湿地
图片
地点:环湖东路北部,与官渡王官湿地相连
呈贡斗南湿地位于斗南社区环湖东路面湖一侧,北部与官渡王官湿地相连,其中一期615亩。
在滇池湖滨各生态湿地中,斗南湿地完整保留了湿地范围内柳堤的历史原貌,传承了昆明记忆。同时,将呈贡区其他市政建设需移栽的果树、乔木移栽至湿地适当区域,体现了鱼米之乡、瓜果之乡和花卉之乡的呈贡特色。
捞渔河湿地
图片
地点:环湖东路
捞渔河湿地位于大渔片区捞鱼河入湖口两侧,总面积800亩,种植了3.2万株中山杉,形成湖滨生态林带。
它集净化河道水质、科普宣传教育、休闲游憩及配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是最具代表性的环境保护型自然生态湿地公园。
南滇池湿地
图片
地点:晋宁区
位于晋宁区的南滇池湿地是昆明市首个国家湿地公园,距昆明主城区50余公里。南滇池湿地建设保留湖滨岸线原生态生物多样性原则,保留了湿地区域原有柳树、中山杉、芦苇等。充分利用区域地形,通过植被恢复工程,形成了乔、灌、草、挺水、沉水、浮水植物结合的相对完整的区系植被群落。种植有大乔木5000余株,水生植物3.8万平方米,保留和保护了自然滩涂、芦苇荡、海菜花、天然湖湾、鱼虾产卵保护区及鸟类迁徙地等自然景观。
海洪湿地
图片
地点:滇池北岸,盘龙江入湖口西侧
海洪湿地位于度假区海埂片区,盘龙江入湖口西侧,西起海埂公园,东至盘龙江,北靠湖滨路,南临滇池。项目在盘龙江西岸入湖河口湿地的基础上提升改造,总占地面积383亩,共种植中山杉、柳树、杨树等共计3万株,中山杉占99%。
海洪湿地的建设遵循“人工干预最小化,自然恢复最大化”的原则,因地制宜,依托原海埂新村、洪家小村、神牛水乡等范围实施滇池保护“四退三还”建设的生态林带,将常年处于淹积水、水体不流动的封闭沼泽湿地,提升改造成为生态功能完善的湖滨生态湿地,免费对市民开放。
图片
环湖湿地建设作为滇池综合保护治理体系的“六大工程”之一,已完成湖滨生态建设5.4万亩,滇池湖滨生态功能得到初步恢复。近年来,昆明全面开展滇池草海片区湿地建设和滇池湖滨湿地提升改造,完成了草海片区新河、王家堆、五号地块等湿地建设2703亩,实施了捞渔河、斗南、海东、宝丰、星海、海洪等湿地提升3656亩,完善了古城河、白鱼河入湖口及王官湿地布水系统,拆除沿湖防浪堤47公里,湖滨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目前已有鱼类23种、鸟类139种、水生植物303种。国内已消失多年的彩鹮成群出现在滇池湖滨,鸬鹚、白眉鸭等多年后重现滇池。西伯利亚红嘴鸥每年冬季长途迁徙来滇池过冬,彩鹮、白眉鸭、钳嘴鹳、小滨鹬、三趾滨鹬等珍稀鸟类在滇池湖滨出现。濒危银白鱼、滇池金线鲃等滇池特有物种又逐渐重现。
特别鸣谢: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提供资料支持。
图片来源昆明日报资料图、掌上春城组织活动所征集图片,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