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龙潭谋划打造“竹木制品之都”

龙门县是惠州竹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也是广东省主要竹产区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龙门县铁岗镇(现龙潭镇铁岗社区)及周边就开始依托丰富的竹木资源,发展竹木加工产业。最辉煌的时候,龙门生产的竹签占据全国竹签市场的70%,但是由于自主品牌少,产值低,龙门竹签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就在竹制品企业逐渐减少的时候,当地木制品行业却柳暗花明如井喷式发展,重新撑起龙潭竹木制品产业的招牌。
经过几十年发展,龙潭竹木制品产业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然而,在实际发展中,土地制约、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缺乏能引领发展的龙头企业等因素制约了产业发展;企业经营方式保守,大部分成品利润外流,企业多而不大、大而不强等问题亟待解决。近日,南方日报记者专门走访当地新老两代创业者及龙潭镇政府负责人,从三方角度探寻龙门龙潭竹木制品产业路在何方。
●南方日报记者 林文通
全镇超半数人从事竹木加工行业
谈起龙潭镇乃至龙门县的竹木制品产业发展历程,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他就是龙潭镇木制品行业协会会长叶雨波,他是带动起龙潭镇木制品产业的第一人。
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叶雨波通过开设旅馆营生。“因为经营旅馆,免不了接触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一次机缘巧合,我了解到清远有一个县几乎家家户户都加工木制品,带动了不少人致富。”叶雨波回忆,1994年,他专程去清远“取经”,并且购买回几台机器,在家乡铁岗开起了工厂。刚开始,工厂的产品只有汽车坐垫上的木珠子,但产品出来了,却找不到销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叶雨波再次走出家门,到广州各个装饰材料批发市场走访。
在此期间,他看到了更多的木制品,瓶盖、桌腿、衣托、门把手、刀柄……一个个物件虽然小,却不可缺。木制品是一个“神奇”的行业,它几乎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需求量也是大大超出了叶雨波的认知。从此,他的工厂开始转型,不再只做单一的产品,而是根据上游企业需求来开拓市场,生意也越来越好。在他的带动下,当地村民也开始进入这一行业,两年间,铁岗镇就有了近100家木制品加工厂。
“那个年代,东莞有很多家具厂的配件需要从香港购买,成本高。后来,这些工厂逐渐将批发配件首选地定在省内,主要是广州的大型批发市场。”叶雨波回忆,在了解这一情况后,他们天天坐班车到东莞进行产品推广,从此,龙潭的木制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到了2000年,当地木制品加工厂已经达到400多家。2005年,随着铁岗镇与左潭镇合并成龙潭镇,这一行业的发展速度更是让人侧目。
随着龙潭镇在国内竹木制品市场名声大振,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商家慕名而来。来自顺德的竹木制品加工机械企业,来自东莞的刀具企业也专门来到龙潭开设门店抢占市场,带动了加工机械、印刷包装、物流运输、电子商务等上下游产业链条延伸发展。到了2020年,龙潭镇登记在册的竹木制品中小微企业已达1300多家,其中竹制品企业百余家,其余都是木制品企业。全镇2.8万户籍人口中,有近1.8万人从事这一行业。
随着消费者对木料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不断适应市场发展,当地大部分竹木制品加工企业开始从欧洲进口木材来进行加工。据叶雨波介绍,在巅峰时期,仅东莞大岭山一家原材料供应商一年销往龙潭镇的木料价值就有近5亿元。
小作坊模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瓶颈
如今,龙潭镇竹木制品加工成为当地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实现竹木产业及上下游配套产业年产值超20亿元。然而,红火局面的背后,龙潭镇竹木制品产业也一直经受转型升级的阵痛,不断寻求着发展壮大的道路。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每一样产品的生产技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都会遭到淘汰,不创新工艺寻求进步的话,始终都会被取代。龙潭镇竹木制品产业的第一次转型升级,就是技术的革新。为解决生产力低下、做工粗糙等问题,一批企业开始率先购置先进的设备并学习新的技术,数控雕刻机、激光雕刻机、数控车床等自动化设备也不断增加。第二次转型升级,是竹木制品的全面“触网”。2010年前后,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竹木制品加工企业开始“触网”,通过电商平台推销产品。随后,龙门县也建起竹木制品电商产业园。目前,在龙潭竹木制品加工企业中,有近700家企业涉足电商,不少人将生意做到了海外。
此后,尽管每年的产量逐渐增加,但竹木制品加工产业产值不高的尴尬局面却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是因为许多加工厂仍处于一种传统的小作坊模式,以接取配件代工订单为主,其中不少还是其他企业转包的业务,其产品根本没有附加值可言。
小作坊式的加工厂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不少人也因为这个行当建起楼房,开上了小车。但是,由于经营个体规模小,这一产业始终未能贡献出与庞大的产业链和市场相匹配的税收。龙潭竹木制品产业“富民”的目标是实现了,离“强镇”“强县”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面对痛点,最早作出改变的,依然是叶雨波。随着自己的业务不断拓展,国内外不少知名商家都找上门寻求合作。在沟通过程中,叶雨波明白到企业的规模和资质是多么重要,“你企业规模多大,有没标准化的厂房,用工情况怎么样,品控是否过关,这些都是别人是否跟你合作的重要内容。”考虑到企业发展前景和交通运输等原因,早在2001年,叶雨波就将工厂搬到了县里的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
“企业不能做大做强,就只能接最下游的代工订单,明明许多高端商品上精美的竹木制配件是你生产的,赚到的利润却很少。”对于当地竹木制品产业接下来如何持续健康发展,叶雨波将希望寄托于龙潭镇一直在筹划建设的竹木制品产业园上。他建议当地政府尽快建成产业园,并在厂房用地等方面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强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生产企业集聚,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下一步,要帮助龙潭镇的中小微企业扩大规模,打造出自己的品牌,生产出成品,跻身产业链的中上游,才能确保产业链的稳固。
同时,他也希望龙门县可以学习借鉴浙江云和县举办木制玩具文化节的经验,搭建起国际性的工艺品展览沟通平台,使龙潭的竹木制品企业拥有全球性的展示和推广舞台。
打造自主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近年来,龙潭镇蓬勃兴起的电商产业,为当地竹木制品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经营主体分散、集聚效应不明显等弊端也逐渐显露。“生活要进区,工业要进园。龙潭这边没有工业区,靠散户发展起来会比较难。”作为龙潭镇竹木制品新生代创业者之一的王历文道出了行业的心声。
2008年,满怀激情的王历文从深圳回乡创业。2017年底,为了改变家乡竹木制品产业散户为主的现状,他牵头成立惠州健木创业孵化园,希望创业孵化园能成为当地竹木制品行业的基地。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想象的简单,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创业孵化园还是难以为继。
“这次的经历让我明白很多事情,就目前来看,对于扶持新生企业,市、县还有不少短板需要补齐,创业的土壤还不够‘肥沃’。”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王历文认为当地竹木制品产业要做强做大,必须优先解决融资、土地和人才三个问题。
“资金永远是最关键的环节,在一线城市,企业遇到周转问题,可以通过仓单质押或者凭借手头上的订单进行‘订单贷’,但我们可能需要通过抵押个人固定资产才能渡过难关。”王历文说。其次,发展空间问题,也就是土地问题。一家竹木制品企业从小到大,必定要建设更多的厂房,开设更多流水线,招收更多的工人。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他同样将目光放在了龙潭镇竹木制品产业园上。在他看来,大家都有着强烈的发展需求,只要有了园区,不愁没有企业进驻。同时,园区建设起来了,就业环境好了,自然能吸引到更多的专业人才,形成良性循环。
“规模起来了,企业就有实力去生产成品,打造自己的品牌,如今在龙潭镇竹木制品行业中,很多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比较薄弱,这是必须要警惕的。在当下的商业环境中,知识产权真的很重要,特别是在外贸领域。”王历文介绍,目前他的企业已经申请了60多项专利,并已经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品牌,开始面向市场推出木制香薰类产品。
“我们之所以强调要做品牌,就是因为有了品牌才能赋予产品更多的附加值。”对于自身企业的发展,王历文也已经有了谋划,要向高端品牌发展,他希望龙潭的竹木制品能与龙门农民画相结合,并设立竹木制品博物馆,通过文化提升产品的价值。同时,他计划在国内重要城市开拓集互动与展示为一体的体验店,不断扩大龙潭竹木制品的影响力。
■声音
龙潭镇镇长邬少英:
筹建300亩园区
引导企业集中进园发展
事实上,叶雨波跟王历文心心念念的竹木制品产业园,龙潭镇政府已经有了规划。
“目前镇委、镇政府针对竹木制品加工产业的现状,已做好统筹规划,预留300亩的土地用于建设龙潭镇竹木加工园区和竹木行业电商大楼,引导竹木加工企业进园区集中发展经营并加以规范,最终形成当地的一个特色品牌。”在龙潭镇镇政府,镇长邬少英向记者介绍了龙潭镇竹木产业的发展计划。
这些年来,龙潭镇政府对当地竹木制品产业进行了多次摸底。作为传统的加工行业,当地竹木制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分布散,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产品粗加工、附加值低、集聚效应不明显等问题。龙潭镇竹木经营作坊逾千家,即使分别成立了竹制品行业协会和木制品行业协会,但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同行业的企业也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
“同时,存在的问题还有营商方式过于保守。龙潭镇竹木行业营商模式多以电商平台为主流,再分配加工的集成方式。”邬少英介绍,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只要维护好客户以及加工厂的关系,就可以维持生存,但赚取的是最低利润。同行业之间没有开放式的良性竞争,甚至出现一些企业为了私利,在市场竞争中采取不正当的手段。
“龙潭竹木制品行业的发展必须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规范发展、提质增效,在新的形势下,只有跳出传统的模式,加大创新力度,才能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邬少英告诉记者,当前,龙潭镇具体制定了三个工作计划,一方面,做好龙潭竹木加工产业的统筹规划,引导竹木加工企业集中进园区发展。同时,积极引导竹木加工行业创业者解封保守式思想,积极引进提升产品设计能力的人才,增强纳税意识,增强前端参与度的设计意识,扩大生产规模,加大技术投入,不再一味地走传统仿照生产之路。此外,要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培植名牌产品,并集中力量打造一个叫得响的区域公共品牌,提升龙潭竹木制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
有了用地保障,具体工作计划也制定了,为何龙潭竹木制品产业园仍未有实质进展?针对镇上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邬少英坦言,目前龙潭镇政府面临最大问题就是园区建设方的招商,这一招商不仅仅要看企业投资产业园的经济实力,还需要考察其今后管理和经营产业园的综合能力。“龙潭有土地资源,镇内也有亟待入园的中小微企业,我们是非常欢迎有实力的企业到龙潭投资。”
邬少英表示,龙潭竹木加工行业的未来还需要新一代创业者的不断努力和创新尝试才能突破重围,龙潭镇委镇政府也会一如既往地争取最好的营商环境供广大竹木行业加工企业生产经营,使全镇经济发展更上一个台阶,将龙潭镇打造成义乌式的“竹木制品之都”。
■观察眼
竹木制品产业突出重围
仍需多方合力
龙潭竹木制品产业有着深厚的基础和较长的历史,靠着一辈又一辈创业者的努力,当地的产品在海内外积累了较好的声誉。近年来,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不少年轻人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寻求新工艺,同时依托电商参与全球买卖,希望通过转型升级为龙潭竹木制品产业找到一条适合的发展之路。
然而,竹木制品产业作为传统产业,在其转型过程还是要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小微企业中更为突出。由于企业规模小,产品落后,只能代工一些粗加工配件,以价格战抢占市场份额,多数赚的是“辛苦钱”。而随着生产成本上涨,利润也会降低。更为现实的是资金和土地问题,企业信贷困难导致缺少资金周转,无法投入更多资金用于技术研发,缺少资金和拓展空间,企业也无法扩大规模,增加企业产值,形成恶性循环。
当前,龙潭镇选择的破局之路是建设竹木制品加工产业园,打造现代竹木加工产业集群,这少不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今年初,政协龙门县十届六次会议的大会发言环节,龙门县政协委员罗天威就代表民盟龙门县支部针对龙门竹木制品产业发展提出建议。他在发言中提出,政府部门要分类施策、科学规划,全力突破土地制约问题。一方面,针对龙头企业、引进企业,尽早规划建设竹木产业园区,给予专项用地指标,在园区内推动标准化厂房建设,规范经营行为,打造龙头品牌。另一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培育或引进一批有标准化厂房的竹木成品制造企业,与中小微厂商联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将全产业链利润留在本地;扶持龙头企业品牌打造,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指导企业竹木技能人才、电商团队培育,以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
早些年,龙潭镇就分别成立了竹制品行业协会和木制品行业协会。根据龙潭镇摸底情况,接下来,两个协会还需在企业和政府之间进一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行业信息交流、制定行规行约、增强行业发展自律能力,提高企业诚信经营意识。而作为经营主体,企业也要及时转变思维,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的引进,从生产配件到生产成品转变、从卖低端产品到卖高附加值产品转变,让竹木制品产业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实现“产业强镇”和“产业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