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非遗魅力回顾 原来我们如此富有

凉山新闻网讯(记者 李晓超)2021年初,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完成公示,新入选项目共计198项,其中四川省8项,凉山的“彝族刺绣”和“彝族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成功入选。

凉山州非遗保护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按照非遗法规定的“普查”、“名录建设”和“传承传播”三项制度积极开展工作,形成了以“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抢救性记录”“名录建设”“非遗+扶贫”等工作为重点的“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凉山非遗保护模式”。

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记者 冷文浩 摄

凉山是全省第一个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区,估计少有人知道,凉山州也是最早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和非遗保护中心的地区,成立时间分别是2006年和2011年9月。

2014年12月3日,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四川共有19个项目上榜。其中,凉山州有8个项目入选,为全省入选数量最多的申报地区,占42.11%。这8个项目分别是金阳县申报的“阿史拉则传说”项目,喜德县申报的“玛牧”,美姑县申报的“毕摩音乐”项目、“毕摩绘画”项目、“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祀”项目,昭觉县申报的“彝族服饰”项目,西昌市申报的“邛都洞经音乐”项目和德昌县“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项目。

第四届国家级项目申遗,凉山可谓绝代风华,一时无俩。

凉山州非遗保护中心继2015年对彝族器乐开展大型抢救性记录,成功记录200余首包括彝族月琴、口弦、马布、二胡、葫芦笙在内的彝族经典器乐曲目;2017年,非遗中心再次携手中国美姑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对毕摩音乐进行抢救性记录,成功纪录40首毕摩音乐;2018年4月初和12月底,州非遗保护中心分别在雷波和西昌,对包括彝族、藏族、汉族、布依族,以及摩梭人等不同民族和族群的经典民歌进行了抢救性记录,共采集260首经典民歌,基本摸清了我州传统音乐和民间艺人分布版图。

2014年,毕摩绘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几次大型抢救性记录,共采集不同民族和族群近千首珍贵的传统音乐,除盐源、木里、西昌和德昌等少数几个县市以外,其他各县市近80余名民间艺人参与了记录活动,活动成果丰硕,民间艺人之间也促进交流,增进了感情。记录成果除部分成果已转化成音乐光盘出版外,更多地用于全州民歌器乐数据库建设,部分被凉山州奴隶社会博物馆用于展馆背景音乐,有的转化为乡土音乐教材,广泛用于非遗进校园活动。

2018年7月,凉山州进入文旅部、国务院扶贫办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名单。2019年2月,唯品会驻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国家实践、凉山实验”,是国家扶贫攻坚的一项重大实践工程,翻开了我州“非遗+扶贫”崭新一页。

目前,凉山州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20项,省级项目名录111项,州级项目名录318项,县级项目名录1209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名(原12人,已去世1人),省级传承人95名,州级传承人300名,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省级非遗传习基地2个。

其中,在“十三五”期间,完成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工作,凉山州共有6项被列入省级;完成了第五批、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工作,共有78项被列入州级;完成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凉山州共有9人被命名并公布为国家级传承人;完成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我州共有15人被命名并公布为省级传承人;完成了第四、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共有115人被命名并公布为州级传承人。全州非遗项目名录、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与保护阵地都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壮大。

凉山州是四川省民族成份最多的市州,民族文化资源独具魅力,传统音乐文化丰富多彩、种类繁多,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植根于它生长的彝寨藏乡,傣村苗岭,14个世居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劳动中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使之成为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传统艺术珍宝,构成凉山蔚为壮观的文化生态景观。十多年来,凉山非遗保护工作创下无数傲人佳绩,一个个“第一”和“之最”背后,也包含了所有非遗保护工作人员默默付出心血和汗水。